香紫苏醇(英文名 Sclareol)是从天然唇形科植物——香紫苏植物(Salvia Sclare L.)的茎、叶中萃取而成的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95-105℃。它具有微弱的琥珀香气,气味细腻、扩散强烈且持久,能给香精带来生动和谐的香气,是合成龙涎香产品的理想原料,主要用于合成龙涎内酯及降龙涎醚等天然龙涎香代用品,少量用于香精调配。
在医药领域,它具有抗菌消炎、利胆、抗癌的功效。在农药领域,则用于防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杀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活性和防御功能活性。
性质香紫苏醇具有类似龙涎香的香气,持久且细腻,是合成龙涎香产品的理想原料。它通常通过石油醚提取加工获得。烟草中的硬尾醇降解后会产生环醚、1,2,5,9-四甲基-2-羟基十氢萘、2-羟基补身酮和香紫苏内酯,而香紫苏内酯经还原生成重要的降龙涎香醚。
香紫苏又名南欧丹参或莲座鼠尾草。这是一种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高度约为1~2米,下部茎木质化,直立分枝,全株覆盖着短绒毛。单叶对生,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轮状花序,花两性,颜色为粉红、浅紫或白色,苞片宽卵形,花冠雪青色。小坚果呈卵圆形,灰褐色且光滑。花期在6~7月,种子成熟于7月。
这种植物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但怕涝。幼苗不耐荫。原产于欧洲南部,五十年代引入中国,目前陕西、河北、河南和浙江等地广泛分布。特别是生长于陕西北部浅山区的香紫苏,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适宜的温湿度及海拔高度,生产的产品含酯量高且香气纯正。适应性广,耐寒、耐旱、耐瘠薄,幼苗怕涝能耐-8℃至-10℃低温,成年植株能耐-25℃左右低温。开花前期需充足水分才能高产。种子繁殖宜秋播,翌年6月中下旬即可采收香紫苏原料。公园和庭院中应在春季播种。
合成方法香紫苏醇可以从香紫苏(Salvia Sclare L.)水蒸气提油后的残渣用溶剂萃取获得,或者直接从香紫苏植物用溶剂萃取后经水蒸气蒸馏,除去挥发油后再脱蜡、重结晶得到产品。常用的溶剂有石油醚和三氯乙烯,混合溶剂可以是甲醇或乙醇或乙二醇的石油醚溶液。
化学性质香紫苏醇为白色结晶体,沸点超过340℃,熔点101-103℃,比旋光度为-11°。能溶解于95%乙醇和油类中,并带有极微弱的琥珀香气。
用途主要用于合成具有龙涎香和琥珀香味的香料,也可直接应用于调制香水香精。
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