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是一种新一代高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其体内活性比第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强150-250倍。由于选择性较高,不影响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功能,大剂量使用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物质分泌无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
来曲唑主要用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PR阳性)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与雌激素有关,绝经前女性的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而绝经后主要是由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这种转化主要是通过一种酶——芳香化酶进行的。来曲唑正是通过抑制这种酶从而达到降低雌激素水平的目的。
作用机制来曲唑可以竞争性地与细胞色素P450酶的亚单位血红素结合,从而抑制芳香化酶,导致所有组织中雌激素生物合成减少。由于肿瘤缺少了雌激素这一养分,其转移和复发的风险也会降低。
适应症多项临床前研究表明来曲唑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在毒性,无诱变性和致癌作用,且毒副反应较小、耐受性良好。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抗雌激素药物相比,其抗肿瘤作用更强。适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以及乳腺癌早期的治疗。
来曲唑片与阿那曲唑的区别来曲唑片:
阿那曲唑:
随机分组试验表明,每天口服来曲唑2.5mg后,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或中度,以恶心(2%-9%)、头痛(0%-7%)、骨痛(4%-10%)、潮热(0%-9%)和体重增加(2%-8%)为主要表现;其他少见的还包括便秘、腹泻、瘙痒、皮疹、关节痛、胸痛、腹痛、疲倦、失眠、头晕、水肿、高血压、心律不齐、血栓形成、呼吸困难、阴道流血等。
多数患者服用来曲唑后能较好地耐受,但药三分毒。其副作用主要包括:
来曲唑属于妊娠用药X级,美国FDA未批准该药物用于诱导排卵。但至今的研究表明,来曲唑不会增加先天畸形的风险。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来曲唑作为诱导排卵的一线用药。
根据来曲唑的半衰期,在早卵泡期给药时会在受精卵着床前被清除。尽管如此,该药物与所有诱导排卵的药物一样,医生必须在开始用药前确定患者未妊娠。建议给予来曲唑前进行血液妊娠试验。
化学性质吡咯型芳构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乳腺癌。
生产方法4-溴甲基苯腈(I)和三唑在氯仿-乙腈中反应生成物(Ⅱ),再与4-氟苯腈,在叔丁醇钾存在下,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即得来曲唑。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4-((4-cyanophenyl)(1H-1,2,4-triazol-1-yl)methyl)benzamide | —— | C17H13N5O | 303.323 |
1,4-二氯二苯甲基-1,2,4-噻唑 | 1-[di(4-chlorophenyl)methyl]-1H-1,2,4-triazole | 102994-04-7 | C15H11Cl2N3 | 304.178 |
—— | 1-(bis(4-bromophenyl)methyl)-1H-1,2,4-triazole | —— | C15H11Br2N3 | 393.08 |
4-(1H-1,2,4-三唑-1-基甲基)苯甲腈 | 4-((1H-1,2,4-triazol-1-yl)methyl)benzonitrile | 112809-25-3 | C10H8N4 | 184.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4-[(4-氰基苯基)-氟-(1,2,4-三唑-1-基)甲基]苯甲腈 | 4-[α-(4-cyanophenyl)-α-fluoro-1-(1,2,4-triazolyl)methyl]-benzonitrile | 143030-47-1 | C17H10FN5 | 303.298 |
4-(1H-1,2,4-三唑-1-基甲基)苯甲腈 | 4-((1H-1,2,4-triazol-1-yl)methyl)benzonitrile | 112809-25-3 | C10H8N4 | 1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