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本脲,又称为优降糖或达安疗,是一种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其降血糖作用在磺酰脲类中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250倍。该药物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胰腺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并增强外源性和内源性的胰岛素效应,从而加强胰岛素受体后的作用。格列本脲口服吸收快且蛋白结合率高,在30分钟后开始起效,1.5小时达到峰值,持续时间长达16~24小时。其分布容积为0.1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95%,半衰期约为4~8小时。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以6种代谢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中两种羟基化物无降血糖作用。
临床应用格列本脲主要用于治疗轻度和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近期一项国际研究发现,该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某些细菌感染,如在类鼻疽的治疗中,使用格列本脲可将死亡率降低约一半。
格列本脲的作用机制 降血糖作用格列本脲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该药作用迅速且强效,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适用于血糖较高、其他磺酰脲类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与格列美脲相比,格列本脲在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摄取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增加糖原合成和脂肪形成等方面。
作用机制对比 葡萄糖转运和代谢的作用格列本脲可通过刺激关键酶活性及改善葡萄糖转运子 (GLUT4) 的转位/去磷酸化来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具体表现在提高糖原合成及脂肪形成的增加方面,如激活糖原合成酶的能力,格列美脲是格列本脲的2.5倍;激活脂肪合成酶的能力,格列美脲为格列本脲的1.9倍。
对 GPI-PLC 的作用格列本脲与胰岛素一样可激活GPI-PLC(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从而改善细胞磷酸化状态。当存在胰岛素抵抗时,格列美脲仍能激活该酶,其在磺酰脲类药物中的胰外作用最强,能提高糖源合成2.5倍、脂肪形成1.9倍。
注意事项 用药指导使用过程中需注意,格列本脲不可与噻嗪类利尿药或糖皮质激素类合用;避免同时服用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等;保泰松可增强其降血糖作用,应避免同服。此外,与磺胺类、氯霉素合用时需谨慎调整剂量以防止低血糖性休克的发生。
化学性质格列本脲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68-173℃,不溶于水但微溶于乙醇、丙酮和氯仿。
用途与分类该药物主要用于降血糖作用,并适用于中度及轻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属于有毒物质类别,毒性分级为中毒。
安全存储与运输应将格列本脲存放在低温通风干燥的地方,并避免火灾和氧化物烟雾释放。
灭火剂选择发生火灾时,可使用水、二氧化碳、泡沫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4-[2-(2-甲氧基-5-氯苯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 | 5-chloro-2-methoxy-N-(4-sulfamoylphenethyl)benzamide | 16673-34-0 | C16H17ClN2O4S | 368.841 |
4-[2-(5-氯-2-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乙基]苯磺酰氯 | 4-(2-[(5-chloro-2-methoxyphenyl)formamido]ethyl)benzene-1-sulfonyl chloride | 33924-54-8 | C16H15Cl2NO4S | 388.271 |
5-氯-2-甲氧基-N-(2-苯基乙基)苯甲酰胺 | 5-chloro-2-methoxy-N-phenethylbenzamide | 33924-49-1 | C16H16ClNO2 | 289.76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desmethyl glyburide | 57334-90-4 | C22H26ClN3O5S | 479.985 |
—— | N-[2-(4-[N-(cyclohexylcarbamoyl)-sulfamoyl]-phenyl)-ethyl]-5-hydroxy-2-methoxybenzamide | 1334544-50-1 | C23H29N3O6S | 475.566 |
4-[2-(2-甲氧基-5-氯苯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 | 5-chloro-2-methoxy-N-(4-sulfamoylphenethyl)benzamide | 16673-34-0 | C16H17ClN2O4S | 368.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