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氟环戊烷 | 1481-36-3

中文名称
氟环戊烷
中文别名
氟代环己烷
英文名称
fluorocyclopentane
英文别名
——
氟环戊烷化学式
CAS
1481-36-3
化学式
C5H9F
mdl
——
分子量
88.1249
InChiKey
YHYNFMGKZFOMA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2 °C / 300mmHg
  • 密度:
    0.91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进行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目前没有已知的危险反应,应避免接触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海关编码:
    2903890090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保持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确保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eaec079e388ec7dff68eaf79d7661971
查看
氟环戊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Fluorocyclopentan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2级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氟环戊烷
百分比: >95.0%(GC)
CAS编码: 1481-36-3
分子式: C5H9F
氟环戊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氟环戊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52 °C/40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91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氟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焚烧时需要特别注
意该物质是高度可燃的。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UN编号: 1993
氟环戊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正式运输名称: 易燃液体,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氟环戊烷1,3-丁二烯乙基氯化镁 、 copper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78.0~5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0.17h, 以6%的产率得到3-cyclopentyl-but-1-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3-二烯与烷基氟化物和格氏试剂的铜催化区域选择性加氢烷基化
    摘要:
    由CuCl 2,烷基格氏试剂和1,3-二烯原位生成的铜络合物作为催化活性物质,对通过烷基氟通过CF键裂解的1,3-二烯1,2-加氢烷基化起催化活性作用。烷基被选择性地引入到1,3-二烯的内部碳原子上,从而产生了支链末端烯烃产物。
    DOI:
    10.1002/anie.201503288
  • 作为产物:
    描述:
    2-戊醇N,N-二乙基(2-氯-1,1,2-三氟乙基)胺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76%的产率得到氟环戊烷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producing fluoro-compound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成本较低且易于处理的N-(2-氯-1,1,2-三氟乙基)二乙胺生产高纯度氟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几乎不产生氯化副产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氟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醇衍生物进行氟化:R1R2R3COH (其中R1代表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烷基羰基、烷氧羰基、芳基羰基或芳氧羰基;R2和R3分别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烷基羰基、烷氧羰基、芳基羰基或芳氧羰基,其中R1、R2和R3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共同形成环结构,带有或不带有杂原子)与N,N-二乙基-2-氯-1,1,2-三氟乙基胺反应,形成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氟化合物:R1R2R3CF (其中R1、R2和R3如上所定义),其特征在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醇衍生物:R4OH (其中R4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芳基)。
    公开号:
    US20090030228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redox-catalyzed deoxyfluorination of activated alcohols with Selectfluor®
    作者:María González-Esguevillas、Javier Miró、Jenna L. Jeffrey、David W.C. MacMillan
    DOI:10.1016/j.tet.2019.05.043
    日期:2019.8
    Herein we disclose a deoxyfluorination of alcohols with an electrophilic fluorine source via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This radical-mediated C–F coupling is capable of fluorinating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cohols efficiently, complementing previously reported nucleophilic deoxyfluorination protocols.
    在本文中,我们公开了通过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用亲电子氟源对醇进行脱氧氟化。这种自由基介导的C-F偶联能够有效地氟化仲醇和叔醇,从而补充了先前报道的亲核脱氧氟化方案。
  • 1,1,2,2-Tetrafluoroethyl-N,N-dimethylamine: a new selective fluorinating agent
    作者:Viacheslav A. Petrov、Steve Swearingen、Wonpyo Hong、W. Chris Petersen
    DOI:10.1016/s0022-1139(01)00372-4
    日期:2001.6
    The title compound has been prepared in 96–98% yield by the reaction of tetrafluoroethylene and dimethylamine. 1,1,2,2-Tetrafluoroethyl-N,N-dimethylamine (1) is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reagent for the conversion of alcohols into alkyl fluorides. Reaction of 1 and primary alcohols proceeds with high yield form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lkyl fluorid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However, the reaction
    通过四氟乙烯和二甲胺的反应,可以制备标题化合物,产率为96–98%。发现1,1,2,2-四氟乙基-N,N-二甲基胺(1)是将醇转化为烷基氟化物的有效试剂。1和伯醇的反应在高温下以高收率形成了相应的烷基氟化物。但是,仲醇和叔醇的反应在0–10°C下迅速发生,产生相应的烷基氟化物作为主要产物以及一些烯烃。
  • The Uranyl Cation as a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for C(sp <sup>3</sup> )−H Fluorination
    作者:Julian G. West、T. Aaron Bedell、Erik J. Sorensen
    DOI:10.1002/anie.201603149
    日期:2016.7.25
    transformation have used bench‐stable fluorine atom sources; however, many still rely on the use of UV‐active photocatalysts for the requisite high‐energy hydrogen atom abstraction event. Uranyl nitrate hexahydrate is described as a convenient, hydrogen atom abstraction catalyst that can mediate fluorinations of certain alkanes upon activation with visible light.
    对于医药,农业和材料科学家而言,未活化的C(sp 3)-H键的氟化仍然是理想的且具有挑战性的转变。进行该转化的先前方法使用了台式稳定的氟原子源。然而,对于必要的高能氢原子提取事件,许多人仍然依靠使用紫外线活性光催化剂。硝酸铀酰六水合物被描述为一种方便的氢原子提取催化剂,当用可见光活化时,它可以介导某些烷烃的氟化。
  •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compounds by substituting halogen atoms
    申请人:MITSUI CHEMICALS, INC.
    公开号:EP1486479A1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The invention pertains to a method in which a halogen atom of an organic compound is replaced with a group derived from a nucleophilic agent, at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by the following method which includes a step of reacting the nucleophilic agent with an organic material having a halogen atom bonded to a carbon atom having four σ bonds, more specifically: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rganic compound having Q, the method including a step of reacting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2) with an organic starting material having at least one halogen atom bonded to a carbon atom having four σ bonds so as to replace the halogen atom in the organic starting material with Q:         MQa     (2) (wherein M represents an alkali metal atom, an alkali earth metal atom, or a rare earth metal atom; Q represents a moiety of an inorganic acid or an active hydrogen compound derived by eliminating a proton, wherein Q is a halogen atom different from the halogen atom in the organic starting material having the halogen atom bonded to the carbon atom having the four σ bonds; and a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1 to 3)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1) (wherein Z- represents an anion derived by eliminating a proton from an inorganic acid or an active hydrogen compound; R2 is the same or different; R2 each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C1-C10 hydrocarbon group or two R2 on the same nitrogen atom may be bond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ring with the nitrogen atom).
    这项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其中有机化合物中的卤素原子被来自亲核试剂的基团取代,且产率高效率高,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将亲核试剂与具有与碳原子形成四个σ键的卤素原子相结合的有机材料反应的步骤,更具体地说:一种用于生产具有Q的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由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至少一个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四个σ键的有机起始材料反应,以将有机起始材料中的卤素原子替换为Q:         MQa     (2) (其中M代表碱金属原子、碱土金属原子或稀土金属原子;Q代表由消除质子衍生的无机酸或活性氢化合物的基团,其中Q是不同于有机起始材料中卤素原子的卤素原子,该卤素原子与具有四个σ键的碳原子相结合;a表示1到3的整数),在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存在下 (其中Z-代表由无机酸或活性氢化合物中消除质子衍生的阴离子;R2相同或不同;R2各自独立地表示C1-C10烃基,或者两个R2在同一氮原子上可能与彼此结合形成与氮原子的环)。
  • Stabilization of Photocatalytically Active Uranyl Species in a Uranyl–Organic Framework for Heterogeneous Alkane Fluorination Driven by Visible Light
    作者:Xuan Zhang、Peng Li、Matthew Krzyaniak、Julia Knapp、Michael R. Wasielewski、Omar K. Farha
    DOI:10.1021/acs.inorgchem.0c00850
    日期:2020.12.7
    When photoactivated, the uranyl ion is a powerful oxidant capable of abstracting hydrogen atoms from nonactivated C–H bonds. However, the highly reactive singly reduced [UVO2]+ intermediate is unstable with respect to disproportionation to the uranyl dication and insoluble tetravalent uranium phases, which limits the usage of uranyl ions as robust photocatalysts. Herein, we demonstrate that photoactivated
    当被光活化时,铀酰离子是一种强大的氧化剂,能够从未活化的C–H键中提取氢原子。但是,高反应性会单独还原[U V O 2 ] +中间体在关于铀酰指示剂和不溶性四价铀相的歧化方面是不稳定的,这限制了将铀酰离子用作坚固的光催化剂。在这里,我们证明光活化的铀酰离子可以通过在铀酰-有机骨架非均相催化剂NU-1301中固定和分离它们而稳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随时间变化的电子顺磁共振表明,NU-1301中可见光激活的铀酰离子比同质对应物具有更长寿命的U(V)和自由基。非活化烷烃氟化的稳定性。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