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多种方法制备氯代烷烃,如氯代正丙烷。可采用盐酸和醇为原料制取,或者用氯气与烃反应制取,也可通过其他加成或取代的方法制备。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有氯源参与反应。随着我国联碱法纯碱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副产品氯化铵的市场问题日益突出,氯化铵的开发利用成为纯碱工业的重要课题。许多思路用于回收氨,并将其转化为氯化氢、氯气和其他氯产品。由醇与氯化铵反应制取氯代烷烃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制备 氯代正丙烷的制备将氯化锌与氯化铵按摩尔比 1∶1 混合均匀,加热熔化至温度为 340℃。通入丙醇蒸汽与熔液反应,生成一氯丙烷和水的混合气体。经冷凝分离后,提纯可得氯代正丙烷产品。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产品的纯度可达97%。
无色液体。熔点 -122.8℃,沸点 46.6℃(或47.2℃),相对密度 0.897(15/4℃),折射率 1.3884,闪点 18℃。能与醇、醚混溶,并可溶于约300份水中。
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生产农药、医药等领域。
生产方法由正丙醇与盐酸反应制得。将无水氯化锌溶解在盐酸中,搅拌下逐步加入正丙醇。加完后回流反应,至115-120℃蒸出全部氯丙烷。粗产品经过工业硫酸洗涤、水洗涤、10%碳酸钠洗涤及再次用水洗涤后,经氯化钙干燥并进行分馏,收集44.6-47.5℃的馏分即得成品。此外,正丙醇与五氯化磷反应也可制备氯丙烷。
类别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口服 - 大鼠 LD50: 2000 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可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易燃;燃烧产生有毒氯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需通风且保持低温干燥,应与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氯代异丁烷 | 1-chloro-2-methylpropane | 513-36-0 | C4H9Cl | 92.5685 |
氯乙烷 | chloroethane | 75-00-3 | C2H5Cl | 64.5147 |
3-氯丙胺 | 3-chloropropan-1-amine | 14753-26-5 | C3H8ClN | 93.556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3-二氯丙烷 | 1,3-Dichloropropane | 142-28-9 | C3H6Cl2 | 112.987 |
氯丁烷 | 1-Chlorobutane | 109-69-3 | C4H9Cl | 92.5685 |
2-氯丙烷 | 2-chloropropane | 75-29-6 | C3H7Cl | 78.5416 |
1,2-二氯丙烷 | 1,2-Dichloropropane | 78-87-5 | C3H6Cl2 | 112.987 |
1,1-二氯丙烷 | 1,1-dichloropropane | 78-99-9 | C3H6Cl2 | 112.987 |
氯乙烷 | chloroethane | 75-00-3 | C2H5Cl | 64.5147 |
3-氯-1-丙醇 | 1-chloro-3-hydroxypropane | 627-30-5 | C3H7ClO | 94.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