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二氨基吩嗪 | 655-86-7

中文名称
2,3-二氨基吩嗪
中文别名
2,3-吩嗪二胺;邻苯二甲酸二烷酯;2,3-二氨基酚嗪
英文名称
2,3-diaminephenazine
英文别名
2,3-diaminophenazine;DAP;2,3-Diaminophenazin;phenazine-2,3-diamine;Phenazindiamin-2,3;2,3-phenazinediamine;diaminophenazine;OPDox
2,3-二氨基吩嗪化学式
CAS
655-86-7
化学式
C12H10N4
mdl
MFCD00160693
分子量
210.238
InChiKey
VZPGINJWPPHRL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
  • 沸点:
    339.7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2389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5.1 [u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7.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n,Xi
  • 安全说明:
    S2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22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存放于惰性气体中,以避免与空气接触。

SDS

SDS:9f14ff254f7d805d21a0f90bef414f76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3-Diaminophenazi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2,3-Phenazinediami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2,3-Phenazinediamine
别名
: C12H10N4
分子式
: 210.23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Phenazine-2,3-diyldiami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655-86-7
EC-编号 211-512-0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 300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426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离体的基因毒性 - 人 - 淋巴细胞
细胞发生分析
离体的基因毒性 - 人 - 淋巴细胞
DNA损伤
离体的基因毒性 - 人 - 淋巴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SG157765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的信息
版权所有:2011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保证此产品的性质。
公司对任何操作或者接触上述产品而引起的损害不负有任何责任,。更多使用条款,参见发票或包
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2,3-二氨基酚嗪呈棕色至黄色针状物状。加热升华时形成黄色结晶,与锌粉共热可产生2-氨基吩嗪和少量吩嗪。它可用于检测铋、镉、铅、铜和汞。

生物活性

2,3-二氨基酚嗪(2,3-phenazinediamine)是一种吩嗪的氨基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发光、电化学及生物化学等领域。

化学性质

2,3-二氨基酚嗪为黄色至浅棕色针状结晶(苯胺/二甲苯),熔点为264℃。它溶于乙醇和苯。

用途

2,3-二氨基酚嗪是治障宁的中间体,同时也是一种用于测定铋、镉、铅、铜和汞等金属的试剂。

生产方法

可通过邻苯二胺在三氯化铁-盐酸作用下反应、氧化并环合得到2,3-二氨基酚嗪。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二氨基吩嗪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2,3-diaminophenazine salt
    参考文献:
    名称:
    2,3-二氨基吩嗪盐作为传感器在纯水中识别 氰根离子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2,3‑二氨基吩嗪盐作为传感器在纯水中识别氰根离子的应用,当在2,3‑二氨基吩嗪盐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F‑,CN‑,Cl‑,Br‑,I‑,AcO‑,H2PO4‑,HSO4‑,ClO4‑,SCN‑,只有CN‑的加入可以溶液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并发出亮黄色荧光;也只有加入CN‑能使主体溶液迅速由橘红色变为亮黄色。滴定实验表明,2,3‑二氨基吩嗪盐对CN‑荧光响应的最低检测限为7.54×10‑9M,对CN‑紫外响应的最低检测限为6.62×10−6M。因此,2,3‑二氨基吩嗪盐高选择、高灵敏实现CN‑的裸眼识别和荧光识别,并且该识别不受其它共存离子的干扰。
    公开号:
    CN108409675B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铜掺杂沸石咪唑框架-8纳米晶体进行癌细胞成像
    摘要:
    制备了铜掺杂的咪唑骨架-8(Cu / ZIF-8),并检查了其过氧化物酶样的氧化催化活性,并证明了其在癌细胞成像中的适用性。通过在室温下简单的溶液化学反应,制得了Cu / ZIF-8纳米晶体,该晶体在H 2 O 2存在下催化氧化邻苯二胺的有机底物。与过氧化物酶类似,Cu / ZIF-8纳米晶体通过乒乓机制氧化了底物,活化能为59.2 kJ mol -1。掺杂的铜原子充当了活性位点,预计在催化过程中会生成活性铜中间体,而未掺杂的ZIF-8则没有任何氧化活性。Cu / ZIF-8纳米晶体具有低细胞毒性,并通过与癌细胞中各种活性氧之间的H 2 O 2相互作用而显示出催化活性。这种体外的氧化活性通过利用邻苯二胺的氧化产物发出的光致发光而使癌细胞成像,而在没有Cu / ZIF-8纳米晶体的情况下这是微不足道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Cu / ZIF-8纳米晶体是用于分析微生物系统的有前途的催化剂。
    DOI:
    10.1002/asia.2018007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emical Oxidation Specific to Distorted Aromatic Amines Providing <i>ortho</i>-Diketones
    作者:Martin Jakubec、Susanne Hansen-Troøyen、Ivana Císařová、Jan Sýkora、Jan Storch
    DOI:10.1021/acs.orglett.0c01190
    日期:2020.5.15
    singlet oxygen as an oxidizer and the reaction is specific to distorted aromatic systems. The versatility of the prepared diketones and tetraketones was proven in several heterocycle-forming reactions. The observed adjustment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original molecules is valuabl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molecules based on helicenes.
    描述了提供螺旋状邻二酮的氨基螺旋的直接可见光促进的氧化。结果表明,胺的氧化是通过单线态氧作为氧化剂通过[2 + 2]环加成反应进行的,并且该反应特定于扭曲的芳族体系。在几个形成杂环的反应中证明了所制备的二酮和四酮的多功能性。观察到的原始分子理化性质的调节对于进一步开发基于螺旋的功能分子是有价值的。
  • Metal Complexes of a Hexameric Network Tetrapyrazinoporpyrazine: I. 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作者:A. B. Korzhenevskii、L. V. Markova、S. V. Efimova、O. I. Koifman、E. V. Krylova
    DOI:10.1007/s11176-005-0356-1
    日期:2005.6
    Metal complexes of a hexameric network tetrapyrazineporpyrazine were synthesized by template polycyclotetramerization of pyrazine-2,3,5,6-tetracarboxamide in an urea melt in the presence of a corresponding metal acetate; irrespective of the metal, the polymerization degree of the polymeric ligand does not exceed six. A method for structural assessment of such compounds was proposed.
    六聚网络四吡嗪并吡嗪金属配合物是通过在尿素熔体中以相应的金属乙酸盐为模板对吡嗪-2,3,5,6-四甲酰胺进行模板聚合环化四聚反应合成的;无论金属种类如何,聚合物配体的聚合度不超过六。提出了这类化合物结构评估的方法。
  • Copper(II) complexes as catalyst for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o-phenylenediamine to 2,3-diaminophenazine
    作者:Raghvi Khattar、Anjana Yadav、Pavan Mathur
    DOI:10.1016/j.saa.2015.01.115
    日期:2015.5
    Two new mononuclear copper(II) complexes [Cu (L) (NO3)2] (1) and [Cu (L) Br2] (2) where (L = bis(1-(pyridin-2-ylmethyl)-benzimidazol-2-ylmethyl)ether) a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 UV–Visible, IR spectroscopy, EPR and cyclic voltammetry. The complexes exhibit different coordination structures; the E1/2 value of the complex (1) is
    两个新的单核铜(II)配合物[Cu(L)(NO 3)2 ](1)和[Cu(L)Br 2 ](2),其中(L =双(1-(吡啶-2-基甲基)-合成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红外光谱,EPR和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配位结构。所述Ë 1/2的复合物(的值1)被发现是相对较复杂的(更阴极2)。DMF中低温下的X波段EPR光谱支持四边形扭曲的复合物(1)而复合物(2)显示了三个不同的g值,表明菱形几何形状。这些配合物被用作由分子氧辅助将邻苯二胺有氧氧化为2,3-二氨基吩嗪的催化剂。反应的初始速率取决于Cu(II)配合物以及底物的浓度,并且发现与硝酸根结合的配合物更高,而乙酸根阴离子的存在则作为反应的温和抑制剂,可能会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质子。抑制表明,在另一个重要的催化步骤中还需要产生的质子。
  • Free-Standing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s Constructed with Engineered Protein Containers Show in Crystallo Catalytic Activity
    作者:Marcel Lach、Matthias Künzle、Tobias Beck
    DOI:10.1002/chem.201705061
    日期:2017.12.11
    strategy to assemble binary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s with oppositely charged protein containers as building blocks. Here, we show that these free‐standing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s are catalytically active. The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nside the protein scaffold are accessible for a range of substrates and show oxidase‐like and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The stable superlattices can be reused for several
    确定的纳米结构催化剂的构造具有挑战性。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一种策略,以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容器作为构建基块组装二元纳米颗粒超晶格。在这里,我们证明了这些独立的纳米粒子超晶格具有催化活性。蛋白质支架内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可用于多种底物,并显示类似氧化酶和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稳定的超晶格可重复使用几个反应周期。与易于聚集且难以表征的基于本体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相比,基于工程蛋白容器的纳米颗粒超晶格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合成途径,可以控制结构中的非均相催化剂,从而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和组成。
  • Biphasic oxidation of sulfide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partially water-soluble cationic salphen complex
    作者:Amir Abdolmaleki、Saeed Malek-Ahmadi
    DOI:10.1007/s13738-012-0120-5
    日期:2012.12
    Sulfides were selectively oxidized to the corresponding sulfoxides or sulfones in good yields by hydrogen peroxide using a partially water-soluble cationic manganese(III)–salphen complex as an efficient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for chemoselective oxida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cationic salt is more active than its neutral form.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eaction
    使用部分水溶性的阳离子锰(III)-山芬配合物作为温和的化学选择性氧化的有效相转移催化剂,可通过过氧化氢将硫化物选择性地氧化成相应的亚砜或砜,并获得良好的收率。实验数据表明,阳离子盐比其中性形式更具活性。反应速率的加快归因于Mn(III)-Salphen催化剂内置的吩嗪盐的相转移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