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酰肼(halofenozide),商品名称 Grub Stop、Macb。是由美国氰胺公司(现属巴斯夫公司)和罗门哈斯公司(现属Dow AgroSciences公司)于1998年联合开发的双酰肼类杀虫剂。
氯虫酰肼适用于蔬菜、茶树、果树、观赏植物及水稻等多种作物。主要防治对象包括日本甲虫、欧洲金龟子、东方甲虫、南部蒙面金龟子以及鳞翅目幼虫,如地老虎、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等。此外,它对蔬菜、棉花及谷物中的鳞翅目害虫(如烟草天蛾、云杉色卷蛾、秋黏虫、玉米穗蛾、甜菜夜蛾、棉贪夜蛾和莎草黏虫)以及鞘翅目害虫(如马铃薯甲虫、日本丽金龟等)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溶解度氯虫酰肼在水中溶解度为12.3mg/L(25℃),并在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异丙醇3.1%,环己酮15.4%,芳烃溶剂0.01%~1%。其性质在热、光和水中均较为稳定。
作用机理氯虫酰肼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可通过促使鳞翅目害虫提前蜕皮来发挥效果。该化合物可降低幼虫血淋巴中蜕皮激素的浓度,使蜕皮过程无法完成,新表皮不能骨质化和暗化。处理后的昆虫肠自行挤出,导致血淋巴和蜕皮液流失,最终引起虫体失水、皱缩直至死亡。
氯虫酰肼抑制蜕皮作用可发生在昆虫自然蜕皮前的任何时间,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则主要作用于被处理虫的自然蜕皮过程中。1988年K.D. Wing首次研究发现,非甾醇蜕皮激素类杀虫剂和天然昆虫蜕皮激素(20E)一样作用于蜕皮激素受体(EcR),通过激活的蜕皮激素与细胞内受体蛋白相结合,调节特定基因的转录。这些化合物还阻止乌木苷合成,并影响神经和肌肉上的钾通道传导。
相较于RH-5992、RH-2485,RH-0345对鳞翅目的活性较低,但对鞘翅目活性很高,表现出独特的土壤内吸作用,能够有效杀灭金龟子幼虫和其他土壤害虫。
毒性氯虫酰肼的急性经口LD₅₀(mg/kg):大鼠2850,小鼠2214。大鼠和兔急性经皮LD₅₀≥2000mg/kg。对兔眼睛中等刺激,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大鼠吸入LC₅₀>2.7mg/L。长期毒性的NOEL(90d, mg/(kg·d)):狗3.8,大鼠5.7。诱变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N'-tert-butyl-N-(4-chlorobenzoyl)hydrazine | 23875-76-5 | C11H15ClN2O | 226.706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thiocarbonic acid O-[N'-benzoyl-N'-tert-butyl-N-(4-chlorobenzoyl)hydrazino-methyl] ester S-ethyl ester | 353759-03-2 | C22H25ClN2O4S | 448.971 |
—— | N'-benzoyl-N'-tert-butyl-N-(4-chlorobenzoyl)hydrazine-carboxylic acid chloromethyl ester | 353757-50-3 | C20H20Cl2N2O4 | 423.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