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聚糖酶可以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获得。目前,其生产主要依靠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发酵。这种酶能水解木聚糖,以随机方式作用于木聚糖主链,使之降解为低聚木糖及木糖。木聚糖酶的催化机制主要是双替位机制(Dou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也有极少数执行单替位机制(Sing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木聚糖酶是一种能够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和木糖的多组分复合酶系,在半纤维多聚糖资源的利用以及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来源木聚糖结构复杂,主链上常连有种类不一的支链。因此,要有效降解和利用木聚糖,需要多种酶的作用。广义上的木聚糖酶是一种多聚复合酶,是能降解木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它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蜗牛、甲壳动物、反刍动物、海洋藻类以及陆地植物组织等。已被报道能够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包括木霉、曲霉、青霉、链霉菌和某些细菌,其中以木霉、曲霉和细菌产生的木聚糖酶研究较多,不同来源的木聚糖酶其酶学性质也有所不同。
应用 造纸中的应用在制浆和造纸工业中常用氯进行漂白,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木材半纤维素主链中含有两种基本成分——木聚糖和葡甘露聚糖,而木聚糖酶能够水解木聚糖。它能增强纸浆纤维的多孔性,有利于化学药品的渗透,从而提高木质素的提取率,实现用少量氯达到漂白效果。
饲料中的应用谷物细胞壁中含有的阿拉伯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会影响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将木聚糖酶与其他如葡聚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植酸酶等一起应用于动物饲料中,这些酶能破坏阿拉伯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的整体结构,从而减小原材料粘度,促进家禽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木聚糖酶广泛用于面包加工制作。它能作用于水不溶性的木聚糖主干,释放出水溶性的阿拉伯木聚糖,降低水不溶性木聚糖的分子量,从而提高面包烘焙质量。阿拉伯木聚糖的广泛水解会导致水分在面筋及淀粉中的重新分配,使面团更加柔软且富有粘性。小麦中的木聚糖会影响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制品的质量,而木聚糖酶能够有效地改变生面团的流变性质。
生产纯化技术与纯度是决定木聚糖酶生产成本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统工艺中,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大部分通过色谱法得到纯化。虽然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多步纯化耗时、回收率低,不适合高纯度木聚糖酶的产业化生产。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基于双水相纯化技术(Aqueous Two-Phase,ATPS)、三相分离体系(Three-phase Partitioning ,TPP)和扩张床吸附技术(Expanded bed adsorption ,EBD)。使用TPP纯化Aspergillus niger木聚糖酶时,活性回收率达到60%,纯化倍数达到95倍。而利用扩张床吸附技术纯化木聚糖酶尽管最大只有21.8%的活性回收率和30倍的纯化度,但该方法经济、省时且无需对发酵液进行沉淀澄清。
用途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