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环酯红霉素 | 55224-05-0

中文名称
环酯红霉素
中文别名
大威霉素;红霉素A碳酸酯
英文名称
Erythromycin A cyclic 11,12-carbonate
英文别名
Davercin;(1R,2R,5R,6S,7S,8R,9R,11R,13R,14R)-8-[(2S,3R,4S,6R)-4-(dimethylamino)-3-hydroxy-6-methyloxan-2-yl]oxy-2-ethyl-9-hydroxy-6-[(2R,4R,5S,6S)-5-hydroxy-4-methoxy-4,6-dimethyloxan-2-yl]oxy-1,5,7,9,11,13-hexamethyl-3,15,17-trioxabicyclo[12.3.0]heptadecane-4,12,16-trione
环酯红霉素化学式
CAS
55224-05-0
化学式
C38H65NO14
mdl
——
分子量
759.932
InChiKey
NKLGIWNNVDPGCA-ZDYKNUM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5°C (dec.)
  • 沸点:
    859.8±65.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氯仿(微溶)、乙醇(微溶)、甲醇(微溶)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53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18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15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20°C|

SDS

SDS:3f6a34254e501e89aa842acc8c2ea7d3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环酯红霉素是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引入环碳酸酯基极大地改善了红霉素的亲脂性,从而增强了其吸收能力。实验表明,这种结构改变降低了血清蛋白结合率,提高了抗菌活性并降低了毒性。本品对多种细菌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和革兰氏阴性菌(如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等),对各种厌氧菌(除脆弱类杆菌和梭杆菌外)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此外,环酯红霉素还对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军团菌属、弯曲菌属及阿米巴等其他微生物也有疗效。

与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相比,本品在体外对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活性相当或更优。生物半衰期比红霉素长3倍,比克拉霉素长2倍,对有胚胎毒性的克拉霉素而言,其对胎儿的安全性更高。耐酸性能是红霉素的2~3倍,抗菌活性更是红霉素的2-8倍。在对抗肺炎链球菌的作用中,环酯红霉素的表现优于甲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比甲红霉素更优的疗效。

现有环酯红霉素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和干混悬剂。虽然已有剂型给药方便,但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生物利用度不足等问题,在需要迅速达到高血药浓度时,常需采用静脉给药方式。尤其对于因某些原因不能吞食或胃肠道功能障碍而无法口服的患者,注射剂更为适用。

适应症

环酯红霉素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多种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咽炎、细菌性肺炎(如支原体肺炎)、口腔炎、军团病、白喉、百日咳、猩红热、红癣、类丹毒、淋病、早期梅毒、软下疳、尿道炎、弯曲菌肠炎及阿米巴肠炎等。

药理作用

环酯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通过结合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作为红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引入环碳酸酯基极大地改善了红霉素的亲脂性,从而增强了吸收能力。

用法用量
  • 成人:首次剂量为500~750mg,之后每12小时服用250~500mg。严重感染时可加倍。

  • 儿童:首次按体重30mg/kg给药,之后每12小时按体重15mg/kg给药。

生物活性

环酯红霉素是红霉素的衍生物,通过结合于5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能有效治疗其他微生物感染。

靶点
  • 抗菌
体外研究

环酯红霉素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作为一种拥有十个立体异构中心和两个糖基(L-克拉定诺糖和D-脱氧氨基葡萄糖)的物质,它自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来一直是改善其生物活性的重要起点,这些药物虽然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耐受性,但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环酯红霉素四甲基胍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4" POSITION SUBSTITUTED MACROLIDE DERIVATIVE
    [FR] DÉRIVÉ DE MACROLIDE SUBSTITUÉ EN POSITION C-4"
    摘要:
    一种由化学式(I)表示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对红霉素耐药细菌有效(例如,耐药的肺炎球菌、链球菌和支原体)。
    公开号:
    WO2012115256A1
  • 作为产物:
    描述:
    碳酸乙烯酯红霉素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0h, 生成 环酯红霉素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4" POSITION SUBSTITUTED MACROLIDE DERIVATIVE
    [FR] DÉRIVÉ DE MACROLIDE SUBSTITUÉ EN POSITION C-4"
    摘要:
    一种由化学式(I)表示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对红霉素耐药细菌有效(例如,耐药的肺炎球菌、链球菌和支原体)。
    公开号:
    WO2012115256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C-4" POSITION SUBSTITUTED MACROLIDE DERIVATIVE<br/>[FR] DÉRIVÉ DE MACROLIDE SUBSTITUÉ EN POSITION C-4"
    申请人:TAISHO PHARMA CO LTD
    公开号:WO2012115256A1
    公开(公告)日:2012-08-30
    A macrolid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I) effective against erythromycin resistant bacteria (for example, resistant pneumococci, streptococci and mycoplasmas).
    一种由化学式(I)表示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对红霉素耐药细菌有效(例如,耐药的肺炎球菌、链球菌和支原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