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S,6S)-2,2-dimethyl-6-[[(2R,3S,6S)-3-methyl-6-prop-2-enyloxan-2-yl]methyl]-1,3-dioxan-4-yl]ethanol | 321667-1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S,6S)-2,2-dimethyl-6-[[(2R,3S,6S)-3-methyl-6-prop-2-enyloxan-2-yl]methyl]-1,3-dioxan-4-yl]ethanol
英文别名
——
2-[(4S,6S)-2,2-dimethyl-6-[[(2R,3S,6S)-3-methyl-6-prop-2-enyloxan-2-yl]methyl]-1,3-dioxan-4-yl]ethanol化学式
CAS
321667-11-2
化学式
C18H32O4
mdl
——
分子量
312.45
InChiKey
BOQPUCGHYXVHAF-BQJWPVK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4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S,6S)-2,2-dimethyl-6-[[(2R,3S,6S)-3-methyl-6-prop-2-enyloxan-2-yl]methyl]-1,3-dioxan-4-yl]ethanol 在 (-)-B-methoxydiisopinocamphenylborane 、 咪唑草酰氯溶剂黄146二甲基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25h, 生成 (2S,4R,6S)-1-((2R,3S,6S)-6-Allyl-3-methyl-tetrahydro-pyran-2-yl)-6-(tert-butyl-diphenyl-silanyloxy)-non-8-ene-2,4-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Leucascandrolide A 的全合成
    摘要:
    第 v 页 摘要 Leucascandrolide A (I) 是一种新属的多氧海洋大环内酯(方案 I),由 Pietra 及其同事于 1996 年从钙质海绵 Leucascandracaveolata 中分离出来。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随后的探险未能提供额外数量的 I。 I 的生物学特征的特点是对人类癌细胞系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以及对白色念珠菌的强大抑制作用。本论文描述了 leucascandrolide A 的全合成。 方案 I 中概述的合成计划依赖于我们实验室最近开发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的使用,并且出于灵活性和收敛性的原因选择了 Leucascandrolide A (I),一种多氧化的新属的海洋大环内酯(方案I),Pietra 及其同事于 1996 年从钙质海绵 Leucascandra Caveolata 中分离出来。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随后的探险未能提供额外数量的 I。 I 的生
    DOI:
    10.1021/ja003593m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Leucascandrolide A 的全合成
    摘要:
    第 v 页 摘要 Leucascandrolide A (I) 是一种新属的多氧海洋大环内酯(方案 I),由 Pietra 及其同事于 1996 年从钙质海绵 Leucascandracaveolata 中分离出来。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随后的探险未能提供额外数量的 I。 I 的生物学特征的特点是对人类癌细胞系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以及对白色念珠菌的强大抑制作用。本论文描述了 leucascandrolide A 的全合成。 方案 I 中概述的合成计划依赖于我们实验室最近开发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的使用,并且出于灵活性和收敛性的原因选择了 Leucascandrolide A (I),一种多氧化的新属的海洋大环内酯(方案I),Pietra 及其同事于 1996 年从钙质海绵 Leucascandra Caveolata 中分离出来。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随后的探险未能提供额外数量的 I。 I 的生
    DOI:
    10.1021/ja003593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Leucascandrolide A
    作者:Keith R. Hornberger、Christopher L. Hamblett、James L. Leighton
    DOI:10.1021/ja003593m
    日期:2000.12.1
    biological profile of I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as well as powerful inhibi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total synthesis of leucascandrolide A. The synthesis planning, outlined in Scheme I, relies on the use of asymmetric synthetic methods recently developed in our laboratories and was chosen for reasons of flexibility and convergency
    第 v 页 摘要 Leucascandrolide A (I) 是一种新属的多氧海洋大环内酯(方案 I),由 Pietra 及其同事于 1996 年从钙质海绵 Leucascandracaveolata 中分离出来。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随后的探险未能提供额外数量的 I。 I 的生物学特征的特点是对人类癌细胞系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以及对白色念珠菌的强大抑制作用。本论文描述了 leucascandrolide A 的全合成。 方案 I 中概述的合成计划依赖于我们实验室最近开发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的使用,并且出于灵活性和收敛性的原因选择了 Leucascandrolide A (I),一种多氧化的新属的海洋大环内酯(方案I),Pietra 及其同事于 1996 年从钙质海绵 Leucascandra Caveolata 中分离出来。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随后的探险未能提供额外数量的 I。 I 的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