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oxy-9-oxo-9,10-dihydroacridine | 6950-0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oxy-9-oxo-9,10-dihydroacridine
英文别名
1-methoxy-9,10-dihydro-9-acridinone;1-methoxyacridine-9(10H)-one;1-methoxyacridin-9(10H)-one;1-methoxy-10H-acridin-9-one;1-Methoxy-10H-acridin-9-on;1-methoxy-10H-acridin-9-one
1-methoxy-9-oxo-9,10-dihydroacridine化学式
CAS
6950-01-2
化学式
C14H11NO2
mdl
——
分子量
225.247
InChiKey
NSKBTSFWBPFPM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33.8 [u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SDS

SDS:8b7a6f72bebdf8cedca51cce428801ee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oxy-9-oxo-9,10-dihydroacridine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硝酸乙酸酐 、 sodium hydride 、 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88.0h, 生成 1-chloro-10-methyl-2-nitroacridin-9(10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吖啶酮-苯并咪唑环稠合配体:一类通过低能激发的镧系元素发光的新型敏化剂
    摘要:
    已经合成了两个单位三齿配体,即 HLAB1 和 HLAB2,它们具有融合在苯并咪唑吡啶框架上的吖啶酮发色团。它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 N-甲基吖啶酮和 N-甲基苯并咪唑发色部分之间的连接点。两种配体在纯乙腈中与 Ln(III) 离子自组装,形成通式 [Ln(L-ABX)(3)] 的热力学稳定的中性配合物(log beta(13) 在 22-25 范围内)。随后在同一溶剂中进行的光物理研究表明,配体 HLAB1 使铕发光敏感(Q(Eu)(L) = 10% 和 tau(Eu) = 0.93 ms),而配体 HLAB2 使发射 NIR 的 Ln(III) 离子的发光敏感,特别是 Yb-III(Q(Yb)(L) = 0.86 % 和 tau(Yb) = 29.3 微秒)。已确定这两种复合物的两种配体的敏化效率 eta(sens) 并发现约为 50-60%。这些配体的主要优点是它们的激发波长位于可见光范围
    DOI:
    10.1002/ejic.200901148
  • 作为产物:
    描述:
    2-(2-二甲胺乙基)-5-甲基-吡唑-3-基胺四磷十氧化物磷酸 、 sodium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1-methoxy-9-oxo-9,10-dihydro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吖啶酮-苯并咪唑环稠合配体:一类通过低能激发的镧系元素发光的新型敏化剂
    摘要:
    已经合成了两个单位三齿配体,即 HLAB1 和 HLAB2,它们具有融合在苯并咪唑吡啶框架上的吖啶酮发色团。它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 N-甲基吖啶酮和 N-甲基苯并咪唑发色部分之间的连接点。两种配体在纯乙腈中与 Ln(III) 离子自组装,形成通式 [Ln(L-ABX)(3)] 的热力学稳定的中性配合物(log beta(13) 在 22-25 范围内)。随后在同一溶剂中进行的光物理研究表明,配体 HLAB1 使铕发光敏感(Q(Eu)(L) = 10% 和 tau(Eu) = 0.93 ms),而配体 HLAB2 使发射 NIR 的 Ln(III) 离子的发光敏感,特别是 Yb-III(Q(Yb)(L) = 0.86 % 和 tau(Yb) = 29.3 微秒)。已确定这两种复合物的两种配体的敏化效率 eta(sens) 并发现约为 50-60%。这些配体的主要优点是它们的激发波长位于可见光范围
    DOI:
    10.1002/ejic.2009011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substituted-3(10H)-acridones as visible-light photosensitizers for organic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Kun Chen、Yong Cheng、Yongzhi Chang、Enqin Li、Qing-Long Xu、Can Zhang、Xiaoan Wen、Hongbin Sun
    DOI:10.1016/j.tet.2017.12.019
    日期:2018.1
    N-Substituted-3(10H)-acridon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visible-light organic photocatalyst. These photosensitizers are efficient for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N-aryl tetrahydroisoquinolines with various nucleophiles. Notably, N-methyl-3(10H)-acridone (Ia) is stable and can be effectively prepared. It is a water-soluble and atom-economic catalyst, and thus holds promise for green chemical applications
    N-取代的3(10H)-ac啶酮已被确立为可见光有机光催化剂。这些光敏剂对于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各种亲核试剂的氧化偶联反应是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N-甲基-3(10H)-ac啶酮(Ia)是稳定的并且可以有效地制备。它是一种水溶性且原子经济的催化剂,因此有望用于绿色化学应用。机理研究证实了单电子转移(SET)诱导的自由基过程和限速步骤。对光催化反应活性-结构关系的分析表明,cri啶酮是用于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稳健且可调节的光敏剂。
  • Use of N-lithiated ethyl anthranilates as 1,4-dipole equivalents in 1,4-dipolearyne cycloaddition: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synthesis of acridones
    作者:Subhash P. Khanapure、Baburao M. Bhawal、Edward R. Biehl
    DOI:10.1016/0040-4039(90)80169-m
    日期:1990.1
    A new strategy for acridones based on 1,4-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N-lithiated ethyl anthranilates, which function as 1,4-dipole equivalents, with arynes is reported.
    报道了基于N-锂化邻氨基苯甲酸乙酯的1,4-偶极环加成的a啶酮的新策略,其与芳烃起1,4-偶极当量的作用。
  • A short efficient route to acronycine and other acridones
    作者:Stephen Horne、Russell Rodrigo
    DOI:10.1039/c39910001046
    日期:——
    A Fries type of rearrangement of N-tosyl-o-iodobenzanilides, triggered by lithium–iodine exchange at low temperature is the key step in a general, regiospecific synthesis of acridones.
    一种以锂–碘交换为触发的低温重排反应,对N-托烯磺酰-o-碘苯乙酰胺进行Fries类型的重排反应,是一种普遍的区域选择性合成氨基酸的关键步骤。
  • 10-取代吖啶-3(10)-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 及其用途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0588468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本发明涉及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光敏剂,具体涉及如式I所示的10‑取代吖啶‑3(10)‑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光敏剂的用途。
  • Acridone derivatives: Design, synthesis, and inhibition of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ABCG2
    作者:Ahcene Boumendjel、Sira Macalou、Abdelhakim Ahmed-Belkacem、Madeleine Blanc、Attilio Di Pietro
    DOI:10.1016/j.bmc.2007.02.017
    日期:2007.4
    The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BCRP, ABCG2) is among the latest discovered ABC proteins to be involved in MDR phenotype and for which only few inhibitors are known. In continuing our program aimed at discovering efficient multidrug resistance modulators, we conceived and synthesized new acridones as ABCG2 inhibitors. The design of target molecules was based on earlier results dealing with ABCG2
    乳腺癌抗性蛋白(BCRP,ABCG2)是与MDR表型有关的最新发现的ABC蛋白之一,而对于它的抑制剂却鲜为人知。在继续我们旨在发现有效的多药耐药性调节剂的计划时,我们构思并合成了新的cri啶酮作为ABCG2抑制剂。靶分子的设计是基于较早的有关黄酮和色酮衍生物对ABCG2抑制作用的结果。将人类野生型(R482)ABCG2转染的细胞用于合理筛选抑制性cri烯。描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对ABCG2的抑制活性以及构效关系。正如其抑制米托蒽醌外排的能力所示,其中一种a啶酮甚至比参考抑制剂GF120918更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