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lose是与支链淀粉一起构成淀粉粒的主要成分(一般占20—25%),是一种仅以α-1,4-键连接的长链吡喃葡萄糖化合物,也称β-直链淀粉。它在水中不膨胀而溶解,但与热水不能形成典型的糊状物,在冷却时会与碘呈蓝色反应,分子量约5万。从溶于温水或稀酸的淀粉可溶部分加酒精沉淀可以得到amylose,其中含有极少的β-1,6-分支结构。在麦芽中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切断α-1,4键)以及异淀粉酶的作用下,它可以完全水解至麦芽糖。
分子结构直链淀粉分子中葡萄糖单位以α-1,4葡萄苷键连接而成,呈直线形状不分枝,链长约为100~6000个葡萄糖基元。自然界的淀粉中所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因植物品种而异,普通谷类和薯类淀粉含直链淀粉在17%~27%之间,粘玉米、粘高粱和糯米等不含直链淀粉,全部是支链淀粉。虽然有的品种也含有少量的直链淀粉,但比例通常低于2%。
直链淀粉由250到300个葡萄糖分子以α 1,4糖苷键连接成线状,并卷曲成螺旋结构,有一个非还原性末端及一个还原性末端。其分子量差异很大,从数千乃至150,000不等;与碘起反应呈蓝色,这是因为直链淀粉悬浮于水中时,其螺旋卷曲的内部为分子碘(I2)所占据。
支链淀粉则没有上述特性,因此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将两者分开。常用的方法包括醇的选择沉淀法和纤维吸附法(如棉花或滤纸可以强烈地吸附直链淀粉)。
退减作用(Retrogradation)淀粉分子含有大量羟基,使淀粉具有亲水性,并能形成氢键以缔合在一起。线型直链淀粉容易互相并排并形成链间氢键,当这些氢键足够多时,多个直链淀粉分子会形成聚集体,从而降低其溶解度和水合能力,形成凝胶体。这种现象称为退减作用。
温度越高(80~150℃),退减程度越低;直链淀粉分子越大,退减速度越慢。pH值在5~7时退减最快,在pH大于10或小于2时退减不能进行或速度很慢。一价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能阻滞退减。
用途 生化研究了解amylose及其性质有助于生化研究,如在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递送系统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