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2,2,4,4,6,6,8,8,10,10-tridecafluoro-10-iododecane | 871021-6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2,2,4,4,6,6,8,8,10,10-tridecafluoro-10-iododecane
英文别名
——
1,1,1,2,2,4,4,6,6,8,8,10,10-tridecafluoro-10-iododecane化学式
CAS
871021-66-8
化学式
C10H8F13I
mdl
——
分子量
502.057
InChiKey
XEDLMBPJHQQSJ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5.6±8.0 °C(Predicted)
  • 密度:
    1.7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8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2,2,4,4,6,6,8,8,10,10-tridecafluoro-10-iododecane 在 sodium dithionite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5%的产率得到sodium polyfluorohexylsulph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FLUOROCARBOXYLIC ACIDS
    [FR] PROCESSUS DE SYNTHESE D'ACIDES POLYFLUOROCARBOXYLIQUE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公式为:Rf(CX2CF2)m-1CX2COOH酸的过程,其中Rf是由1到6个碳原子组成的线性或支链全氟烷基,X为F或H,公式中m为2到6的整数。该过程通过将公式为:Rf(CX2CF2)mSO2Na的磺酸盐与自由基引发剂反应来实现。根据一种有利的形式,Rf是由2到4个碳原子组成的线性或支链全氟烷基。根据另一种有利的形式,m为3到5的整数。
    公开号:
    WO200512106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偏氟乙烯五氟碘乙烷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1,1,1,3,3-五氟丁烷 作用下, 75.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6.0h, 生成 1,1,1,2,2,4,4,6,6,8,8,10,10-tridecafluoro-10-iododecane1,1,1,2,2,4,4-heptafluoro-4-iodo-butane2H,2H,4H,4H-Nonafluor-1-jod-hexan 、 1,1,1,2,2,4,4,6,6,8,8-undecafluoro-8-iodo-oc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偏二氟乙烯调聚物的新型氟化表面活性剂
    摘要:
    C n F 2 n +1(VDF)x –(CH 2)p –的合成 其中n  = 2,4; x  = 2、3、4; p  = 0、1、2和VDF以及 分别代表偏二氟乙烯(VDF)和I,OH或CO 2 H的代表。首先,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研究了VDF与C n F 2 n +1 –I自由基端粒化以直接形成低分子量端粒的过程:引发剂,温度和溶剂有利于C n F 2 n +1(VDF的形成) )x I.在任何实验条件下,均观察到•C n F 2 n +1的区域选择性自由基加成自由基到VDF的亚甲基位置上。然后,在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这些VDF端粒进行乙烯化,同时对含VDF的碘化物反应物进行定量转化。R F(VDF)x C 2 H 4 I变成R F(VDF)C 2 H 4 OH的化学变化分为两个步骤:(i)由DMF /水的混合物(其含量为6/1导致最佳条件);(ii)随后是碱性介质,以将R F(VDF)x
    DOI:
    10.1016/j.jfluchem.2011.06.0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