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hieno[3,2-f]quinoline-2-carboxaldehyde | 190512-4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hieno[3,2-f]quinoline-2-carboxaldehyde
英文别名
thieno[3,2-f]quinoline-2-carbaldehyde
thieno[3,2-f]quinoline-2-carboxaldehyde化学式
CAS
190512-41-5
化学式
C12H7NOS
mdl
——
分子量
213.26
InChiKey
AFUGQPIZFQXOK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6.7±25.0 °C(Predicted)
  • 密度:
    1.40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光学纯双功能化杂螺旋烯的实用合成
    摘要:
    光学活性 2-(羟甲基)- 和 2-(乙基硫代羰基)[1] 苯并噻吩并 [5',4' : 2,3][1] 苯并噻吩 [4',5 : 4,5] 噻吩并 [3,2-f ]喹啉含有 π-过量噻吩和 π-缺陷吡啶单元是通过使用外型-3-氨基-2-羟基冰片烷作为手性助剂制备的。该过程包括分离通过 1,2-二芳基乙烯的光环化制备的螺旋非对映异构体和通过硫醇盐离子去除手性助剂。螺旋烯的大规模制备可以通过改进的光环化反应程序来完成。2-(羟甲基)-和2-(乙硫羰基)[1]苯并噻吩并[5',4': 2,3][1]苯并噻吩并[4',5': 4,5]噻吩并[1]对映异构体的光学纯度3,2-f]喹啉>99.5%。它们的绝对构型是通过比较 CD 光谱确定的。
    DOI:
    10.1246/bcsj.70.891
  • 作为产物:
    描述:
    thieno[3,2-f]quinoline-2-carboxylic acid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重铬酸吡啶硫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thieno[3,2-f]quinoline-2-carbox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学纯双功能化杂螺旋烯的实用合成
    摘要:
    光学活性 2-(羟甲基)- 和 2-(乙基硫代羰基)[1] 苯并噻吩并 [5',4' : 2,3][1] 苯并噻吩 [4',5 : 4,5] 噻吩并 [3,2-f ]喹啉含有 π-过量噻吩和 π-缺陷吡啶单元是通过使用外型-3-氨基-2-羟基冰片烷作为手性助剂制备的。该过程包括分离通过 1,2-二芳基乙烯的光环化制备的螺旋非对映异构体和通过硫醇盐离子去除手性助剂。螺旋烯的大规模制备可以通过改进的光环化反应程序来完成。2-(羟甲基)-和2-(乙硫羰基)[1]苯并噻吩并[5',4': 2,3][1]苯并噻吩并[4',5': 4,5]噻吩并[1]对映异构体的光学纯度3,2-f]喹啉>99.5%。它们的绝对构型是通过比较 CD 光谱确定的。
    DOI:
    10.1246/bcsj.70.8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tho-Fused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as Efficient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作者:Kazuhiko Tanaka、Hideji Osuga、Naoki Tsujiuchi、Masashi Hisamoto、Yuichi Sakaki
    DOI:10.1246/bcsj.75.551
    日期:2002.3
    We describe the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1,2-dithienylethylene derivatives (DTE-8–15) consisting of ortho-fused heterocyclic systems such as benzodithiophene and naphthothiophene. The compounds 8–13 are highly fluorescent in toluene solution and their intensities are approximately two times as large as 4,4′-bis(2,2-diphenylethenyl)biphenyl (18).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of compounds 8–15, except for 14, are 2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18. Although a maximum luminance of 9 in a multilayer device of structure ITO/CuPc/NPD/9/Alq3/LiF/Al is low (186 cd m-2), the brightness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doping the host emitters such as 18 and 9,10-bis(2-biphenylyl)-2-(t-butyl)anthracene (19) with 9.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device doped with 8 (5%) in the layer of 19 exhibits blue emission with a maximum luminance of 30000 cd m-2 at a driving voltage of 14 V and a luminous efficiency of 2.42 lm W-1 at 5V.
    我们描述了由苯并二噻吩噻吩等正交融合杂环系统组成的 1,2-二噻吩乙烯生物(DTE-8-15)的合成和光学特性。化合物 8-13 在甲苯溶液中具有高荧光,其强度约为 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18)的两倍。除 14 号化合物外,8-15 号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是 18 号化合物的 2 倍。虽然 9 在 ITO/CuPc/NPD/9/Alq3/LiF/Al 结构的多层器件中的最大亮度较低(186 cd m-2),但通过在 18 和 9,10-双(2-联苯基)-2-(叔丁基)(19)等主发射体中掺杂 9,亮度会显著提高。在 19 层中掺入 8(5%)的电致发光(EL)器件在 14 V 的驱动电压下发出蓝色光,最大亮度为 30000 cd m-2,在 5V 电压下的发光效率为 2.42 lm W-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