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两种不同的路线从14, 15-脱氢红霉素A制备了酮类化合物。第一种方法涉及对3-脱落氨基-14, 15-脱氢红霉素A 2'-O-醋酸酯的3-OH进行氧化,意外地产生了高水平的3, 11-双氧化。这可能是由于在14, 15-脱氢红霉素A中9, 12-半缩酮的形成增加,同时11-OH基团暴露于氧化反应中。对14, 15-脱氢红霉素A的核磁共振(NMR)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显示在CDC13中的9-酮与9, 12-半缩酮的比例为9:1,而在CD3OD中则为1:1,与红霉素A在CDC13和CD3OD中对应的量子异构体比例30:1和6:1形成对比。将红霉素A环上的13-取代基从乙基更改为乙烯基,从而有利于9, 12-半缩酮的形成。基于这些发现,发展了第二种制备酮类化合物的路线,其中在氧化3-OH之前先消除11-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