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7,8',4'-tetrahydroxyisoflav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7,8',4'-tetrahydroxyisoflavone
英文别名
4',6,7,8-Tetrahydroxyisoflavone;6,7,8-trihydroxy-3-(4-hydroxyphenyl)chromen-4-one
6,7,8',4'-tetrahydroxyisoflav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10O6
mdl
——
分子量
286.241
InChiKey
CDRYROJFUGYDQ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刺芒柄花素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二甲基硫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6,7,8',4'-tetrahydroxyisoflav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多羟基异黄酮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羟基异黄酮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刺芒柄花素与作为溴化试剂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通过控制刺芒柄花素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使刺芒柄花素碳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相应的溴化物;(2)步骤(1)的溴化物在亚铜盐作用下与甲醇钠反应,使溴化物碳环上的溴原子被甲氧基取代,得到甲氧基化产物;(3)步骤(2)的甲氧基化产物在三氯化铝和二甲基硫醚作用下发生脱甲基反应,得到多羟基异黄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起始原料来源丰富,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短、产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大于99.0%,可用于药理活性研究。
    公开号:
    CN111560000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多羟基异黄酮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公开号:CN1115600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羟基异黄酮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刺芒柄花素与作为溴化试剂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通过控制刺芒柄花素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使刺芒柄花素碳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相应的溴化物;(2)步骤(1)的溴化物在亚铜盐作用下与甲醇钠反应,使溴化物碳环上的溴原子被甲氧基取代,得到甲氧基化产物;(3)步骤(2)的甲氧基化产物在三氯化铝和二甲基硫醚作用下发生脱甲基反应,得到多羟基异黄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起始原料来源丰富,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短、产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大于99.0%,可用于药理活性研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