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氨基四氮唑 | 4418-61-5

中文名称
5-氨基四氮唑
中文别名
5-氨基-1H-四唑;5-氨基四氮唑无水合物;5-氨基-1H-四氮唑;5-氨基四氮唑 无水合物;5-氨基四唑
英文名称
5-aminotetrazole
英文别名
1H-tetrazol-5-amine;5-amino-1H-tetrazole;5-amino-1,2,3,4-tetrazole;5-AT;2H-tetrazol-5-amine
5-氨基四氮唑化学式
CAS
4418-61-5
化学式
CH3N5
mdl
MFCD00005248
分子量
85.0683
InChiKey
ULRPISSMEBPJ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1-205 °C(lit.)
  • 沸点:
    57.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50 g/cm3
  • LogP:
    -0.92 at 23℃
  • pKa:
    5.94±0.10 (Predicted,Most Acidic Temp: 25 °C)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板状晶体或柱状晶体。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在18℃时能溶于85倍的中。在碱液中,用高锰酸钾处理会分解成氢化二氧化碳;用亚硝酸钠及稀盐酸处理,则会变成相应的重氮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4.1
  • 安全说明:
    S16,S26,S37/3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危险类别:
    4.1
  • 危险品标志:
    Xi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11,R4
  • RTECS号:
    XF7465000
  • 包装等级:
    III
  • 储存条件:
    本品应密封在4℃下保存。

SDS

SDS:aad3aa672a758034404600256033ff60
查看
5-基-1H-四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
产品名称: 5-Amino-1H-tetrazol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固体 第2级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4级
急性毒性(经皮) 第4级
急性毒性(吸入) 第4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易燃固体
吸入或皮肤接触或吞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避免吸入。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若感不适,呼叫解毒
中心/医生。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轻轻洗。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5-基-1H-四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5-基-1H-四唑
百分比: >98.0%(LC)(T)
CAS编码: 4418-61-5
分子式:
CH3N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警,有爆炸的危险。由于爆炸的危险,远距离灭火。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切勿引起泄漏、溢出或分散。切勿产
生不必要的蒸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
防爆设备。避免冲击和摩擦。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确保容器不会受到未测影响,比如跌落或脱落。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5-基-1H-四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类白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201°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 微溶于(12g/L, 18°C)
[其他溶剂]
溶于: 酒精
不溶于: 醚
log分配系数 = -3.41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热、撞击、摩擦等条件下可能爆炸分解。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 火花, 明火, 静电, 冲击, 摩擦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强酸, 碱,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pr-mus LD50:2500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XF7465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5-基-1H-四唑 修改号码:5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5 % (by BOD), 9 % (by TOC), 0 % (by HPLC)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分配系数: -3.41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1.33 x 10-9
亨利定律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和专家。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然后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
学焚烧炉中慢慢焚烧。如果一次性焚烧大量物质,可能发生爆炸。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1项 易燃固体。
UN编号: 1325
正式运输名称: 可燃固体, 有机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5-氨基四氮唑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或灰白色固体,具有显著的碱性,可与常见的酸性物质结合成盐。其结构中包含四氮唑单元和基单元,同样可以与酸性物质结合形成盐。

应用

5-氨基四氮唑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常用作有机合成及医药化学中间体,主要用于含有四氮唑结构的药物分子和有机功能分子的合成。据相关文献报道,它还可用于生物分子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状固体,熔点为206-207℃。

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类别

爆炸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小鼠)LD50:2500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不稳定,与氢氧化钾混合会发生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高温下会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地方,并且需要与氢氧化钾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及雾状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OF TREATING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中性内切肽酶抑制剂的使用,用于制造用于治疗、改善和/或预防造影剂诱导性肾病的药物。该发明还涉及使用化合物Formula I中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5、X、A3、B1、s和n在此处定义,用于治疗、改善和/或预防造影剂诱导性肾病。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于治疗、改善和/或预防造影剂诱导性肾病的药理活性剂的组合。
    公开号:
    US20120122844A1
  • 作为产物:
    描述:
    氰胺 在 sodium azide 、 盐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69.2%的产率得到5-氨基四氮唑
    参考文献:
    名称:
    富氮咪唑,1,2,4-三唑和四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摘要:
    制备了基于咪唑,1,2,4-三唑和四唑的分子,以用于可能在富氮气体发生器中的应用。1-(1 H -1,2,4-三唑-3-基)-1 H-四唑(9),5-(1 H-四唑-1-基)-1 H -1,2的高能盐1,2,4-三唑-3-胺(10),1-(3-叠氮基-1- ħ -1,2,4-三唑-5-基)-1 ħ四唑(11)和3-叠氮基-1 ħ - 1,2,4-三唑-5-胺(12用各种阳离子部分制备)。计算了它们的密度,形成热,爆炸的化学能,爆炸速度和压力。由于相应化合物分子主链的高能量贡献,所有化合物都具有很高的正形成热。考察并讨论了唑环和硝基,氨基和叠氮基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DOI:
    10.1039/c3ra47227b
  • 作为试剂:
    描述:
    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 、 iron(II) chloride tetrahydrate 、 一水合肼5-氨基四氮唑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0.5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re low-dimensional CPs based on V-shaped diacylhydrazidate ligand from in situ acylation reaction
    摘要:
    Through employing the in situ acylation of N2H4 with ODPA (ODPA = 4,4'-oxydiphthalic dianhydride), three diacylhydrazidate-extended coordination polymers, M(ODPTH)(H2O)(3) (M = Fe (1), Co (2), Ni (3); ODPTH = 4,4'-oxydiphthalhydrazidate), were obtain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The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ounds 1, 2 and 3 are isomorphous and feature 1D double chain structures that are further connected through O-H center dot center dot center dot O hydrogen bonds into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s, which are stabilized by two kinds of offset face-to-face pi...pi interactions. All of titl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X-ray power diffraction and TG analysis. Furthermore, variable-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ies of compounds 1, 2 and 3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Fe(II), Co(II) and Ni(II) ions, respectively. (C) 2017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ica.2017.08.0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ergetic 2,2-Dimethyltriazanium Salts: A New Family of Nitrogen-Rich Hydrazine Derivatives
    作者:Valérian Forquet、Carlos Miró Sabaté、Guy Jacob、Yann Guelou、Henri Delalu、Chaza Darwich
    DOI:10.1002/asia.201500397
    日期:2015.8
    1‐dimethylhydrazine with NH2Cl or hydroxylamine‐O‐sulfonic acid yields 2,2‐dimethyltriazanium (DMTZ) chloride (3) and sulphate (4), respectively. The DMTZ cation was paired with the nitrogenrich anions 5‐aminotetrazolate (5), 5‐nitrotetrazolate (6), 5,5′‐azobistetrazolate (7), and azide (8), yielding a new family of energetic salts. The synthesis was carried out by metathesis reactions of salts 3 or 4 and a suitable
    1,1-二甲基与NH的胺化2 Cl或羟胺ö磺酸收率2,2- dimethyltriazanium(DMTZ化物(3)和硫酸(4)表示。DMTZ阳离子与富氮阴离子5-四唑酸酯(5),5-硝基四唑酸酯(6),5,5'-偶氮双四唑酸酯(7)和叠氮化物(8)配对,产生了一个新的高能盐家族。通过盐3或4与合适的盐的复分解反应进行合成。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使用重属盐时涉及的风险,我们使用电渗析法合成叠氮化物8,避免使用高度敏感的物种。DMTZ生物通过IR和多核NMR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使用DSC分析测量热稳定性,并使用标准测试确定其对经典刺激的敏感性。最后,讨论了固态氢键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
  •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itrogen-linked methyltetrazole-saccharinates
    作者:Amin Ismael、José António Paixão、Rui Fausto、Maria Lurdes S. Cristiano
    DOI:10.1016/j.molstruc.2012.04.018
    日期:2012.9
    0737 A, α = 96.517°, β = 107.543°, γ = 99.989°; Z = 2), 1-methyltetrazole-saccharinate units assume the most stable configuration for the isolated molecule, (1H)-1-methytetrazole iminosaccharin tautomeric form (1MTIS), with the N C spacer linking the two heterocycles. On the other hand, neat crystalline 2-methyl derivative units (space group P 1 ¯ , a = 7.8010 A, b = 8.6724 A, c = 9.4984 A, α = 114.083°
    摘要 利用 X 射线晶体学、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结晶相中氮连接的 1-和 2-甲基四唑糖精的分子结构,并辅以在 DFT(B3LYP)/6-31 上进行的量子化学计算。 ++G(d,p) 孤立分子的理论平。在纯结晶固体中(空间群 P 1¯ , a = 6.9763 A, b = 8.3097 A, c = 10.0737 A, α = 96.517°, β = 107.543°, γ = 99.989°; Z = 2-甲基四唑),1-甲基四唑-糖精单位假定分离分子的最稳定构型,(1H)-1-甲基四唑糖精互变异构形式 (1MTIS),NC 间隔基连接两个杂环。另一方面,纯结晶 2-甲基衍生单元(空间群 P 1¯ , a = 7.8010 A, b = 8.6724 A, c = 9.4984 A, α = 114.083°, β = 107.823°, γ = 93.080°;Z = 2)
  • 2-Methyl-substituted monotetrazoles in copper(<scp>ii</scp>) perchlorate complexes: manipulating coordination chemistry and derived energetic properties
    作者:Lukas Zeisel、Norbert Szimhardt、Maximilian H. H. Wurzenberger、Thomas M. Klapötke、Jörg Stierstorfer
    DOI:10.1039/c8nj05375h
    日期:——
    correlation between coordination chemistry and deduced energetic properties (thermal behaviour, and sensitivities towards mechanical and optical stimuli) of copper(II) complexes is investigated. Starting from a system comprising Cu(ClO4)2 and either of the ligands 2-methyl-5-aminotetrazole (1, 2-MAT) or 2-methyl-5H-tetrazole (2, 2-MTZ), typically altered parameters like the metal(II) centre, ligand, or
    研究了配位化学与推断的(II)配合物的能量性质(热行为以及对机械和光学刺激的敏感性)之间的拟议相关性。从包含Cu(CLO的系统开始4)2和任一配体的2-甲基-5-四唑(1,2-MAT)或2-甲基-5- ħ四唑(2,2- MTZ),典型地改变参数像属(II)中心,配体或抗衡离子已预先定义。取而代之的是,仅对配体浓度和溶剂体系进行了微小的改变,以便深入了解这种类型的能量配位化合物(ECC)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五个高能络合物[Cu(H 2 O)2(2-MAT)4 ](ClO 4)2 ·H 2 O(3),[Cu(H 2 O)2(2-MAT)4 ](ClO 4)2(4),[Cu(H 2 O)2(2-MAT)4 ](ClO 4)2 ·2 2-MAT( 5),[Cu(ClO 4) 2(H 2 O) 2(2-MAT) 2 ]( 6)和[Cu(H 2 O) 2(2-MTZ) 4 ]合成了(ClO
  • Substituent-dependent coordination modes of 1-methyl-5-R-tetrazoles in their cupric chloride complexes
    作者:Sergei V. Voitekhovich、Alexander S. Lyakhov、Vadim E. Matulis、Ludmila S. Ivashkevich、Oleg A. Ivashkevich
    DOI:10.1016/j.poly.2019.01.009
    日期:2019.4
    Abstract A series of cupric chloride complexes with 1-methyl-5-R-tetrazole ligands, where R = NH2, t-Bu, Ph, MeS, CH CH2, MeSO2, were synthesized by interaction of CuCl2·2H2O with the above ligands LNH2, LtBu, LPh, LMeS, LVin, and LMeSO2,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complexes [Cu(LNH2)3Cl2]·H2O (1), [Cu(LtBu)2Cl2] (2), [Cu(LPh)2Cl2] (3), [Cu(LMeS)2Cl2] (4), [Cu(LVin)Cl2]n (5), and [Cu(LMeSO2)(H2O)Cl2]n
    摘要通过CuCl2·2 与上述配体LNH2的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系列具有1-甲基-5-R-四唑配体配合物,其中R = NH2,t-Bu,Ph,MeS,CH CH2,MeSO2 ,LtBu,LPh,LMeS,LVin和LMeSO2。获得的配合物[Cu(LNH2)3Cl2]·H2O(1),[Cu(LtBu)2Cl2](2),[Cu(LPh)2Cl2](3),[Cu(LMeS)2Cl2](4),[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表征了Cu(LVin)Cl 2] n(5)和[Cu(LMeSO 2)(H 2 O)Cl 2] n(6)。观察到C5-取代基对四唑配体配位方式和配合物结构基序的影响。配合物1-4为单核,具有四唑环N4配位。配合物5呈现一维配位聚合物,其形成是以两个相邻(II)阳离子之间的三桥(双桥和四唑环N3,N4-桥)为代价的。在6 作为一维配位聚合物,配位链由交替的Cu(LMeSO2)
  • [EN] NOVEL DIHYDROQUINOLIZINON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br/>[FR] NOUVELLES DIHYDROQUINOLIZINONES POUR LE TRAITEMENT ET LA PROPHYLAXIE D'UNE INFECTION PAR LE VIRUS DE L'HÉPATITE B
    申请人:HOFFMANN LA ROCHE
    公开号:WO2015173164A1
    公开(公告)日:2015-11-19
    The invention provides novel compounds having the general formula: wherein R1, R2, R3, R4, R5, R6, X and Y are as described in the description and in the claims, as well as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or enantiomers, or diastereomers thereof. The invention also contains compositions including th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compounds.
    该发明提供了具有以下一般式的新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X和Y如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所述,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对映体,或非对映异构体。该发明还包括包括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和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方法。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