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甲基-6(5H)-菲啶酮 | 4594-73-4

中文名称
5-甲基-6(5H)-菲啶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methylphenanthridin-6(5H)-one
英文别名
5-methyl-5H-phenanthridin-6-one;N-methylphenanthridin-6(5H)-one;5-Methyl-6(5h)-phenanthridinone;5-methylphenanthridin-6-one
5-甲基-6(5H)-菲啶酮化学式
CAS
4594-73-4
化学式
C14H11NO
mdl
——
分子量
209.247
InChiKey
UWZASNFULUENA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SDS

SDS:6d288bfe2d5687f155b81ef468e5226e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甲基-6(5H)-菲啶酮二异丁基氢化铝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基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25%的产率得到5-methylphenanthridin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FtsZ抑制剂5-甲基菲啶鎓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摘要:
    设计,合成和评估了5-甲基菲啶鎓衍生物对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细胞分裂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5A2,5B1,5B2,5B3,5C1和5C2显示在目标的最佳的抗菌活性用4微克/毫升的抗的MIC值枯草芽孢杆菌ATCC9372和化脓性链球菌PS,显示出比Sanguinarine更好的2倍的活性。SARs表明,在2-位具有烷基侧链的5-甲基菲啶鎓衍生物,尤其是直链烷基侧链发挥了更好的针对目标的抗菌活性。
    DOI:
    10.1016/j.bmcl.2017.06.005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苯甲酸氯化亚砜 、 [2-(1H-pyrazolyl-κN2)-6-((diphenylphosphino)amine-κP)phenyl-κCl]palladium(II) chloride 、 potassium acet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5-甲基-6(5H)-菲啶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和酰胺和磺酰胺在分子内直接进行丙烯酰化的催化剂载量的进一步降低
    摘要:
    的直接芳基化Ñ取代ö -bromobenzanilides和苯磺酰胺通过Ç 已使用非常低的催化剂负载量开发了H键官能化。这种新颖的具有成本效益且更可持续的方法依赖于PCN型钯钳夹复合物作为高活性钯源,可提供对菲啶酮,联芳基杜仲和相关杂环系统的通用有效访问。在该方法中已经观察到水作为助溶剂的有益作用,其不受芳烃部分的电子作用或酰胺或磺酰胺氮上的空间上需要的取代基的严重影响。此外,为了理解所用钯配合物在该反应中的作用,已经进行了许多实验(动力学图,中毒试验,TEM,ESI)。
    DOI:
    10.1002/adsc.2014011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C(sp<sup>3</sup>)−H Bond Cleavage in Pd(0)-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Alkane Arylation Adjacent to Amides and Sulfonamides
    作者:Sophie Rousseaux、Serge I. Gorelsky、Benjamin K. W. Chung、Keith Fagnou
    DOI:10.1021/ja103081n
    日期:2010.8.11
    reactivity of C(sp(3))-H bonds adjacent to a nitrogen atom can be tuned to allow intramolecular alkane arylation under Pd(0) catalysis. Diminishing the Lewis basicity of the nitrogen lone pair is crucial for this catalytic activity. A range of N-methylamides and sulfonamides react exclusively at primary C(sp(3))-H bonds to afford the products of alkane arylation in good yields. The isolation of a Pd(II) reaction
    可以调整与氮原子相邻的 C(sp(3))-H 键的反应性,以允许在 Pd(0) 催化下进行分子内烷烃芳基化。降低氮孤对的路易斯碱度对于这种催化活性至关重要。一系列 N-甲基酰胺和磺酰胺仅在初级 C(sp(3))-H 键上反应,以高产率提供烷烃芳基化产物。Pd(II) 反应中间体的分离使得能够评估反应机理,重点是碱在 C(sp(3))-H 键断裂步骤中的作用。这些化学计量研究的结果,连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为协调的金属化-去质子化 (CMD) 过渡态提供了罕见的实验支持,此前已在烷烃 C(sp(3))-H 芳基化中提出了这种过渡态。而且,DFT 计算揭示了新戊酸盐添加剂作为磷化氢从 Pd(II) 中间体解离的促进剂的额外作用,使 CMD 过渡态成为可能。最后,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揭示了反应速率表达及其与新戊酸盐浓度的关系。
  • 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洛阳师范学院
    公开号:CN10492672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本发明涉及菲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取邻卤芳胺和芳基甲醇(或芳胺和邻卤芳基甲醇)、钌催化剂、钯盐、氮杂环咪唑盐和碱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N2气保护下加热,通过氢转移反应和碳氢键活化反应一步生成菲啶酮类化合物,为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取代菲啶酮类衍生物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底物便宜范围广、产率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A Pd-catalyzed, boron ester-mediated,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two aryl halides to synthesize tricyclic biaryls
    作者:Zhilong Chen、Xiaodong Wang
    DOI:10.1039/c7ob01237c
    日期:——
    Tricyclic biaryls are important scaffold structures in many natural products and lead compounds in drug discovery. The formation of a biaryl unit is often the key step for the synthesis of tricyclic biaryls. Despite significant progress toward the synthesis of biaryl compounds in recent years, the direct cross-coupling of two different aryl halides is still challenging and robust methods are lacking
    三环联芳基在许多天然产物中是重要的支架结构,在药物发现中是先导化合物。联芳基单元的形成通常是合成三环联芳基的关键步骤。尽管近年来在合成联芳基化合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两种不同的芳基卤化物的直接交叉偶联仍然具有挑战性,并且缺乏可靠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在钯催化剂和硼酸酯存在下两种不同的芳基卤化物的直接交叉偶联,这为合成三环联芳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用的互补方法。
  • Oxidation during reductive cyclisations using Bu3SnH
    作者:W.Russell Bowman、Harry Heaney、Benjamin M. Jordan
    DOI:10.1016/s0040-4020(01)96061-2
    日期:1991.1
    Reductive cyclisations using Bu3SnH include an “oxidation” step if the removal of an acidic proton from the intermediate cyclised radical, by Bu3SnH acting as a base, is favourable. A “pseudo” SRN1 mechanism is proposed.
    如果通过Bu 3 SnH作为碱从中间环化自由基中除去酸性质子是有利的,则使用Bu 3 SnH进行的还原环化包括一个“氧化”步骤。提出了一种“伪” S RN 1机制。
  • Potassium <i>tert</i>-Butoxide Promoted Intramolecular Arylation via a Radical Pathway
    作者:Daniela Sustac Roman、Yoko Takahashi、André B. Charette
    DOI:10.1021/ol201160s
    日期:2011.6.17
    Potassium tert-butoxide mediate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aryl ethers, amines, and amides was efficiently performe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in high regioisomeric ratios. The reaction proceeds via single-electron transfer to initiate the formation of an aryl radical, followed by a kinetically favored 5-exo-trig and subsequent ring expansion.
    钾叔丁醇介导的分子内的芳基醚,胺和酰胺的环化有效地在微波辐射下进行,以提供在高比率的区域异构体的相应的产品。该反应通过单电子转移进行以引发芳基的形成,随后是动力学上有利的5 -exo-trig和随后的扩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