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O-(2'-O-benzoyl-desosaminyl)-10,11-anhydro-6-O-methyl-14,15-dehydroerythronolide A | 300840-7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O-(2'-O-benzoyl-desosaminyl)-10,11-anhydro-6-O-methyl-14,15-dehydroerythronolide A
英文别名
[(2S,3R,4S,6R)-4-(dimethylamino)-2-[[(3R,4S,5S,6R,7R,9R,11E,13S,14R)-14-ethenyl-4,13-dihydroxy-7-methoxy-3,5,7,9,11,13-hexamethyl-2,10-dioxo-1-oxacyclotetradec-11-en-6-yl]oxy]-6-methyloxan-3-yl] benzoate
5-O-(2'-O-benzoyl-desosaminyl)-10,11-anhydro-6-O-methyl-14,15-dehydroerythronolide A化学式
CAS
300840-70-4
化学式
C37H55NO10
mdl
——
分子量
673.844
InChiKey
MYUAJHMYULJHEX-ZVMNRNH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14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O-(2'-O-benzoyl-desosaminyl)-10,11-anhydro-6-O-methyl-14,15-dehydroerythronolide A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5%的产率得到5-O-(2'-O-benzoyldesosaminyl)-10,11-anhydro-3-deoxy-3-oxo-6-O-methyl-14,15-dehydroerythronolide A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14,15-Dehydroerythromycin A Ketolides: Effects of the 13-Substituent on Erythromycin Tautomerism.
    摘要:
    通过两种不同的路线从14, 15-脱氢红霉素A制备了酮类化合物。第一种方法涉及对3-脱落氨基-14, 15-脱氢红霉素A 2'-O-醋酸酯的3-OH进行氧化,意外地产生了高水平的3, 11-双氧化。这可能是由于在14, 15-脱氢红霉素A中9, 12-半缩酮的形成增加,同时11-OH基团暴露于氧化反应中。对14, 15-脱氢红霉素A的核磁共振(NMR)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显示在CDC13中的9-酮与9, 12-半缩酮的比例为9:1,而在CD3OD中则为1:1,与红霉素A在CDC13和CD3OD中对应的量子异构体比例30:1和6:1形成对比。将红霉素A环上的13-取代基从乙基更改为乙烯基,从而有利于9, 12-半缩酮的形成。基于这些发现,发展了第二种制备酮类化合物的路线,其中在氧化3-OH之前先消除11-OH。
    DOI:
    10.7164/antibiotics.54.27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14,15-Dehydroerythromycin A Ketolides: Effects of the 13-Substituent on Erythromycin Tautomerism.
    摘要:
    通过两种不同的路线从14, 15-脱氢红霉素A制备了酮类化合物。第一种方法涉及对3-脱落氨基-14, 15-脱氢红霉素A 2'-O-醋酸酯的3-OH进行氧化,意外地产生了高水平的3, 11-双氧化。这可能是由于在14, 15-脱氢红霉素A中9, 12-半缩酮的形成增加,同时11-OH基团暴露于氧化反应中。对14, 15-脱氢红霉素A的核磁共振(NMR)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显示在CDC13中的9-酮与9, 12-半缩酮的比例为9:1,而在CD3OD中则为1:1,与红霉素A在CDC13和CD3OD中对应的量子异构体比例30:1和6:1形成对比。将红霉素A环上的13-取代基从乙基更改为乙烯基,从而有利于9, 12-半缩酮的形成。基于这些发现,发展了第二种制备酮类化合物的路线,其中在氧化3-OH之前先消除11-OH。
    DOI:
    10.7164/antibiotics.54.2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