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Octaprenyl-4-hydroxy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Octaprenyl-4-hydroxybenzoate
英文别名
4-carboxy-2-[(2E,6E,10E,14E,18E,22E,26E)-3,7,11,15,19,23,27,31-octamethyldotriaconta-2,6,10,14,18,22,26,30-octaenyl]phenolate
3-Octaprenyl-4-hydroxy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47H69O3-
mdl
——
分子量
682.0
InChiKey
UTIBHEBNILDQKX-LQOKPSQI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7
  • 重原子数:
    50
  • 可旋转键数:
    2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1
  • 拓扑面积:
    60.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甲萘醌(维生素K2)和泛醌(辅酶Q)的生物合成。
    摘要: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含有萘醌甲萘醌(MK;维生素K2),去甲基甲萘醌和苯醌泛醌(辅酶Q; Q)。两种醌均源自the草酸途径,该途径被称为“具有许多分支的代谢树”。萘醌的生物合成有两种不同的途径。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以及这些植物都使用邻琥珀酰苯甲酸酯途径,而少数则使用了他他洛辛途径。Q的醌核直接来自分支酸,而MK的醌核则来自异氰酸酯的分支酸。两个醌的异戊烯基侧链均来自通过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非甲羟戊酸)途径形成的异戊烯基二磷酸,并且甲基来自S-腺苷甲硫氨酸。此外,MK生物合成需要2-酮戊二酸和辅助因子ATP,辅酶A和硫胺素焦磷酸。尽管两个醌均源自the草酸酯途径,但它们的生物合成存在重要差异。MK生物合成中的异戊二烯侧链在倒数第二步引入,并伴随脱羧作用,而Q生物合成中的异戊二烯侧链则在第二步引入,并保留羧基。在MK生物合成中,直至异戊二烯化的所有途径反应
    DOI:
    10.1128/ecosalplus.3.6.3.3
  • 作为产物:
    描述:
    4-hydroxybenzoate 、 All-trans-octaprenyl diphosphate(2-) 生成 3-Octaprenyl-4-hydroxybenzoatepyrophosphor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in microorganisms
    摘要:
    苯醌的喹啉核,即泛醌(辅酶Q;Q),来源于细菌和真核微生物中的黄嘌呤代谢途径。泛醌并非维生素,因为哺乳动物从必需氨基酸酪氨酸中合成它。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直接从蝶呤中获取生物合成Q所需的4-羟基苯甲酸。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可以从蝶呤或酪氨酸中形成4-羟基苯甲酸。然而,与哺乳动物不同,酿酒酵母菌通过黄嘌呤代谢途径在体内合成酪氨酸。虽然从4-羟基苯甲酸到Q的途径反应在两种生物中是相同的,但发生顺序不同。4-羟基苯甲酸经历一个异戊二烯化、一个脱羧和三个羟基化反应,与三个甲基化反应交替进行,最终形成Q。甲基化反应的甲基来自S-腺苷甲硫氨酸。虽然异戊二烯侧链在大肠杆菌中通过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非甲基戊二酸)途径形成,但在酵母菌中通过甲基戊二酸途径形成。
    DOI:
    10.1111/j.1574-6968.2001.tb1083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mbrane-associated reactions in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in Escherichia coli. 3-octaprenyl-4-hydroxybenzoate carboxy-lyase
    作者:R.A. Leppik、I.G. Young、F. Gibson
    DOI:10.1016/0005-2736(76)90407-7
    日期:1976.7
    factor of molecular weight less than 10 000. The carboxy-lyase reaction was also shown to be strongly stimulated by dithiothreitol and methanol. The properties of the carboxy-lyase are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other enzymes concerned with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in E. coli which have been studied in vitro. The fact that the substrate of the carboxy-lyase is membrane-bound and the enzyme is stimulated
    已经开发了一种灵敏且定量的3-辛烯基-4-羟苯甲酸酯羧裂合酶测定方法。该酶催化大肠杆菌中泛醌生物合成中的第三次反应,已部分纯化,并确定了其某些特性。已发现在使用法国压力机制备的细胞提取物中,相当大比例的羧化酶活性可以从膜部分中分离出来。凝胶过滤显示该酶的分子量约为340000。为了获得最佳活性,羧基酶需要Mn2 +,洗过的膜或磷脂提取物,以及分子量小于10,000的不确定的热稳定因子。还表明二苏糖醇和甲醇强烈刺激了羧裂合酶反应。将羧基裂解酶的性质与在体外进行研究的与大肠杆菌中泛醌生物合成有关的其他三种酶进行了比较。羧基裂合酶的底物是膜结合的,并且该酶被磷脂刺激,这一事实表明,它在体内通常与细胞质膜结合起作用。
  • Distribution of isoprenoid quinone structural types in bacteria and their taxonomic implication
    作者:M D Collins、D Jones
    DOI:10.1128/mr.45.2.316-354.1981
    日期:1981.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