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1,4-亚苯基双(乙炔-2,1-二基))二苯甲醛 | 192188-70-8

中文名称
4,4’-(1,4-亚苯基双(乙炔-2,1-二基))二苯甲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4-formylphenylethynyl)benzene
英文别名
4,4'-(1,4-phenylenebis(ethyne-2,1-diyl))dibenzaldehyde;4-[2-[4-[2-(4-formylphenyl)ethynyl]phenyl]ethynyl]benzaldehyde
4,4’-(1,4-亚苯基双(乙炔-2,1-二基))二苯甲醛化学式
CAS
192188-70-8
化学式
C24H14O2
mdl
——
分子量
334.374
InChiKey
UBVTYTLZFMRCC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1,4-亚苯基双(乙炔-2,1-二基))二苯甲醛三氟乙酸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4-bis(4-dipyrrilylphenylethy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多个双吡喃部分的金属配位制备的纳米级球形结构
    摘要:
    苯基乙炔基桥联双吡喃“二聚体”已经进行了 ZnII 络合,得到了配位聚合物,根据间隔单元,它在溶液中和基底上提供了荧光胶体球形物体。使用 THF 和水的混合物,观察到独特的形态,例如钟形和“高尔夫球”状结构。
    DOI:
    10.1021/ja0637301
  • 作为产物:
    描述:
    4-(5,5-dimethyl-1,3-dioxan-2-yl)phenylethy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乙胺三苯基膦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4,4’-(1,4-亚苯基双(乙炔-2,1-二基))二苯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Singlet energy transfer in bis(phenylethynyl)phenylene-bridged zinc–free base hybrid diporphyrins
    摘要:
    通过酸催化双(4-甲酰基苯乙炔基)苯 8 和 9 以及 3,5-二叔丁基苯甲醛 11 与双(3-己基-4-甲基吡咯-2-基)甲烷 12 的双缩合反应,或通过钯催化乙炔取代的卟啉 14 与 1,4-二碘苯的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组双(苯乙炔基)苯桥二卟啉 1â3。通过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无锌基杂化二卟啉 1â3(ZH) 分子内单子激发能量的转移。 测定的 kEN 值顺序为 1(ZH) > 2(ZH) â 3(ZH)。研究从通空和通键相互作用的不同贡献角度讨论了能量传递机制。
    DOI:
    10.1039/a606700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When dithiafulvenyl functionalized π-conjugated oligomers meet fullerenes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作者:Karimulla Mulla、Yuming Zhao
    DOI:10.1039/c3tc30626g
    日期:——
    aldehyde-endcapped oligomer products. This reaction provides an appealing approach for efficient fluorescence turn-on sensing of fullerenes. Furthermore, the DTF-attached oligomers showed strong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with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 to form soluble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in certain chlorinated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methylene chloride and chloroform. The dispersion of SWNTs effected
    合成了具有线性和Z形分子结构的一系列π共轭低聚物,在末端位置官能化了供电子二富富烯基(DTF)。除了紫外-可见吸收和伏安分析所揭示的显着丰富的电子和氧化还原特性外,这些DTF封端的低聚物还显示出氧化C的易反应性在空气中富勒烯敏化C键,将非荧光DTF-低聚物转变为高荧光醛封端的低聚物产品。该反应为富勒烯的有效荧光开启传感提供了一种吸引人的方法。此外,附有DTF的低聚物显示出与单壁碳纳米管(SWNT)的强烈非共价相互作用,从而在某些化有机溶剂(例如)中形成可溶性超分子组装体二氯甲烷氯仿。发现DTF低聚物对SWNT的分散是高效的(每毫升高达0.29 mg的SWNT),并且对小直径的纳米管表现出选择性。加入碳氢化合物溶剂(如己烷)后,所得SWNT悬浮液很容易解离,在过滤和溶剂冲洗后释放出不含低聚物分散剂的原始SWNT。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