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2-(3-Bromo-4-hydroxy-phenyl)-ethylamino]-1-(toluene-4-sulfonyl)-3,4-dihydro-1H-pyrrolo[4,3,2-de]quinolin-8-one | 220034-6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2-(3-Bromo-4-hydroxy-phenyl)-ethylamino]-1-(toluene-4-sulfonyl)-3,4-dihydro-1H-pyrrolo[4,3,2-de]quinolin-8-one
英文别名
10-[2-(3-Bromo-4-hydroxyphenyl)ethylamino]-2-(4-methylphenyl)sulfonyl-2,7-diazatricyclo[6.3.1.04,12]dodeca-1(12),3,7,9-tetraen-11-one
7-[2-(3-Bromo-4-hydroxy-phenyl)-ethylamino]-1-(toluene-4-sulfonyl)-3,4-dihydro-1H-pyrrolo[4,3,2-de]quinolin-8-one化学式
CAS
220034-65-1
化学式
C25H22BrN3O4S
mdl
——
分子量
540.437
InChiKey
ZJBBUDNHASTZO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iscorhabdin生物碱的仿生方法:Discorhabdins C和E和Dethiadiscorhabdin D的总合成。
    摘要:
    Discorhabdin生物碱的特征性螺二烯酮结构很容易通过酪胺取代的吲哚喹啉亚胺26、35和36与氯化铜,三乙胺和氧的反应而形成。这种环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仿生途径,可以合成Discorhabdins C和E(41和42)。未溴化的螺二烯酮40在Pd / C上与氢反应生成烯酮46。在α位置的溴化反应得到溴烯酮的混合物,在用碱性氧化铝处理后,该溴烯酮会平滑转化为去噻二氢腐霉菌素D(4)。
    DOI:
    10.1021/jo9815397
  • 作为产物:
    描述:
    tert-butyl (2-(7-(benzyloxy)-6-methoxy-1H-indol-3-yl)ethyl)carbamat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potassium nitrososulfonate 、 氢气 、 sodium hydride 、 碳酸氢钠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 为溶剂, 生成 7-[2-(3-Bromo-4-hydroxy-phenyl)-ethylamino]-1-(toluene-4-sulfonyl)-3,4-dihydro-1H-pyrrolo[4,3,2-de]quinolin-8-one
    参考文献:
    名称:
    Discorhabdin生物碱的仿生方法:Discorhabdins C和E和Dethiadiscorhabdin D的总合成。
    摘要:
    Discorhabdin生物碱的特征性螺二烯酮结构很容易通过酪胺取代的吲哚喹啉亚胺26、35和36与氯化铜,三乙胺和氧的反应而形成。这种环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仿生途径,可以合成Discorhabdins C和E(41和42)。未溴化的螺二烯酮40在Pd / C上与氢反应生成烯酮46。在α位置的溴化反应得到溴烯酮的混合物,在用碱性氧化铝处理后,该溴烯酮会平滑转化为去噻二氢腐霉菌素D(4)。
    DOI:
    10.1021/jo98153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Biomimetic Approach to the Discorhabdin Alkaloids:  Total Syntheses of Discorhabdins C and E and Dethiadiscorhabdin D
    作者:Kelly Marshall Aubart、Clayton H. Heathcock
    DOI:10.1021/jo9815397
    日期:1999.1.1
    The characteristic spirodienone structure of the discorhabdin alkaloids is readily formed by reaction of the tyramine-substituted indoloquinonimines 26, 35, and 36 with cupric chloride, triethylamine, and oxygen. This cyclization provides a possibly biomimetic route to discorhabdins C and E (41 and 42). The unbrominated spirodienone 40 reacts with hydrogen over Pd/C to give enone 46. Bromination at
    Discorhabdin生物碱的特征性螺二烯酮结构很容易通过酪胺取代的吲哚喹啉亚胺26、35和36与氯化铜,三乙胺和氧的反应而形成。这种环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仿生途径,可以合成Discorhabdins C和E(41和42)。未溴化的螺二烯酮40在Pd / C上与氢反应生成烯酮46。在α位置的溴化反应得到溴烯酮的混合物,在用碱性氧化铝处理后,该溴烯酮会平滑转化为去噻二氢腐霉菌素D(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