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Methoxyphenyl)-3-oxopropyl]cyclohexanone | 73669-7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Methoxyphenyl)-3-oxopropyl]cyclohexanone
英文别名
2-[3-(4-methoxyphenyl)-3-oxopropyl]cyclohexan-1-one
2-[3-(4-Methoxyphenyl)-3-oxopropyl]cyclohexanone化学式
CAS
73669-77-9
化学式
C16H20O3
mdl
——
分子量
260.333
InChiKey
BNAFQQVBCCSNH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4-Methoxyphenyl)-3-oxopropyl]cyclohexanone三氟化硼乙醚硫化氢双氧水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2-(4-Methoxy-phenyl)-3,4,5,6,7,8-hexahydro-2H-thiochromene 1,1-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tereochemical specificity of the palladium-catalyzed hydrogenation of cyclohexa[b]thiopyra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摘要:
    DOI:
    10.1007/bf0047637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口服活性抗疟疾3取代的三恶烷:新的合成方法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基于对青蒿素样抗疟药作用机理的机械理解,设计了一系列结构简单的3-芳基-1,2,4-三氧杂环己烷5,并由商业反应物以三至五次操作制备。在每种情况下,将3-芳基作为亲核试剂连接。以电子互补的方式,通过附接亲电性氟代烷基酯来制备3-(氟代烷基)-三恶烷6。这些新的三恶烷的体外和体内抗疟药评估均显示12 gβ-甲氧基-3-芳基三恶烷5g,5j,5k和51具有很高的效力,而结晶氟苄基醚三恶烷5k甚至在口服给啮齿动物时也特别有效。如将六甲基杜瓦瓶苯重排成六甲基苯所示,
    DOI:
    10.1021/jm970686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rowave‐Mediated Facile Synthesis of Steroid‐like 1,5‐Diketones from Mannich Salts
    作者:H. Surya Prakash Rao、E. Poonguzhali、S. P. Senthilkumar
    DOI:10.1080/00397910701845514
    日期:2008.2.1
    Abstract A facile synthesis of some diketones that fit into a steroid motif was achieved from Mannich salts and cyclic keton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摘要 在微波辐射下,曼尼希盐和环酮轻松合成了一些适合类固醇基序的二酮。
  • Stolbova, T. V.; Klimenko, S. K.; Kharchenko, V. G.,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0, vol. 16, p. 170 - 173
    作者:Stolbova, T. V.、Klimenko, S. K.、Kharchenko, V. G.
    DOI:——
    日期:——
  • STOLBOVA T. V.; KLIMENKO S. K.; XARCHENKO V. G., ZH. ORGAN. XIMII, 1980, 16, HO 1, 178-183
    作者:STOLBOVA T. V.、 KLIMENKO S. K.、 XARCHENKO V. G.
    DOI:——
    日期:——
  • KLIMENKO S. K.; TYRINA T. I.; SOROKIN N. N., XIMIYA GETEROTSIKL. SOED.,(1987) N 5, 614-619
    作者:KLIMENKO S. K.、 TYRINA T. I.、 SOROKIN N. N.
    DOI:——
    日期:——
  • KLIMENKO, S. K.;TYRINA, T. I.;SOROKIN, N. N., ZH. ORGAN. XIMII, 24,(1988) N 9, S. 2008-2010
    作者:KLIMENKO, S. K.、TYRINA, T. I.、SOROKIN, N. 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