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H-benzo[5,6]chromeno[4,3-b]quinolin-11-amine | 1363325-9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H-benzo[5,6]chromeno[4,3-b]quinolin-11-amine
英文别名
——
8H-benzo[5,6]chromeno[4,3-b]quinolin-11-amine化学式
CAS
1363325-93-2
化学式
C20H14N2O
mdl
——
分子量
298.344
InChiKey
OLLPZYBLAUGXM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3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48.1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H-benzo[5,6]chromeno[4,3-b]quinolin-11-aminesodium acetate乙酸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0.33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Chromenoquinoline-based thiol probes: a study on the quencher 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fluorescent Off–On characteristics
    摘要:
    本研究报道了基于色烯并喹啉的荧光探针4、5和6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硫醇的检测能力。通过改变马来酰亚胺基团在色烯并喹啉荧光团中的相对位置,减少了背景荧光。与探针5相比,探针4和6的较低背景荧光可以通过其较小的kr/knr值来解释。提出了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来解释荧光淬灭的现象,且其程度依赖于马来酰亚胺淬灭剂的位置。通过理论计算评估了荧光的关-开特性。所有探针仅对含硫醇的氨基酸具有选择性。探针4和6对硫醇的检测能力显著优于探针5。探针4对不太受阻的硫醇(分别为Hcy、Cys和GSH时荧光增强185倍、223倍和156倍)表现出更好的荧光响应,而探针6则在对更加受阻的硫醇时(分别为Hcy、Cys和GSH时荧光增强180倍、205倍和245倍)显示出更高的荧光增强。探针6对体积更大的硫醇GSH的更好响应归因于C-4位置的空间拥挤和GSH基团的体积,这迫使琥珀酰亚胺单元呈现近乎正交的构象。这种空间排列对于降低琥珀酰亚胺基团的荧光淬灭能力至关重要。探针4、5和6的应用通过使用96孔板系统和活细胞成像进行了裸眼检测硫醇的验证。
    DOI:
    10.1039/c2ob27192c
  • 作为产物:
    描述:
    2-(2-丙炔氧基)-1-萘醛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copper(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8H-benzo[5,6]chromeno[4,3-b]quinolin-11-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Chromenoquinoline-based thiol probes: a study on the quencher 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fluorescent Off–On characteristics
    摘要:
    本研究报道了基于色烯并喹啉的荧光探针4、5和6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硫醇的检测能力。通过改变马来酰亚胺基团在色烯并喹啉荧光团中的相对位置,减少了背景荧光。与探针5相比,探针4和6的较低背景荧光可以通过其较小的kr/knr值来解释。提出了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来解释荧光淬灭的现象,且其程度依赖于马来酰亚胺淬灭剂的位置。通过理论计算评估了荧光的关-开特性。所有探针仅对含硫醇的氨基酸具有选择性。探针4和6对硫醇的检测能力显著优于探针5。探针4对不太受阻的硫醇(分别为Hcy、Cys和GSH时荧光增强185倍、223倍和156倍)表现出更好的荧光响应,而探针6则在对更加受阻的硫醇时(分别为Hcy、Cys和GSH时荧光增强180倍、205倍和245倍)显示出更高的荧光增强。探针6对体积更大的硫醇GSH的更好响应归因于C-4位置的空间拥挤和GSH基团的体积,这迫使琥珀酰亚胺单元呈现近乎正交的构象。这种空间排列对于降低琥珀酰亚胺基团的荧光淬灭能力至关重要。探针4、5和6的应用通过使用96孔板系统和活细胞成像进行了裸眼检测硫醇的验证。
    DOI:
    10.1039/c2ob27192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hromenoquinoline-based fluorescent off–on thiol probe for bioimaging
    作者:Dnyaneshwar Kand、Arunasree Marasanapalli Kalle、Sreejith Jayasree Varma、Pinaki Talukdar
    DOI:10.1039/c2cc16593g
    日期:——
    A new chromenoquinoline-based fluorescent off–onthiol probe 2 is reported. In aqueous buffer solutions at physiological pH, the probe exhibited 223-fold enhancement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by a Michael addition of cysteine to the maleimide appended to a chromenoquinoline. Cell permeability and live cell imaging of thiols are also demonstrated.
    报道了一种新的基于色喹啉的荧光脱醇探针 2。在生理 pH 值的性缓冲溶液中,通过迈克尔将半胱酸添加到附有喹啉的马来酰亚胺上,探针的荧光强度增强了 223 倍。还证明了醇的细胞渗透性和活细胞成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