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O-benzyl-α-L-rhamnopyranoside | 75336-8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O-benzyl-α-L-rham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S,3R,4R,5R,6R)-6-methoxy-2-methyl-5-phenylmethoxyoxane-3,4-diol
methyl 2-O-benzyl-α-L-rham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75336-81-1
化学式
C14H20O5
mdl
——
分子量
268.31
InChiKey
WFBUSWFXNJBFQV-DDNMXHN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68.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O-benzyl-α-L-rhamnopyranosid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methyl 3,4-di-O-acetyl-α-L-rham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鼠李糖酶的合成及13 C-NMR光谱研究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方便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新的立体选择性方法对亚苄基乙缩醛进行氢解环裂解,来合成甲基α-L-鼠李吡喃糖苷的所有单-和二-O-苄基醚。使用制备的二苄醚作为糖苷配基,所述(1→2) - ,(1→3) -和(1→4) -连接的鼠李糖鼠李糖衍生物(13 - 15)的合成。后者化合物的氢解和随后的乙酰化,得到五乙酸盐(16 - 18)甲基dirhamnosides,其在皂化提供的免费甲基dirhamnosides(的19 - 21)。16 – 18的乙酰化作用得到相应的去氧己糖六乙酸酯,其通过皂化转化为三种二糖。通过13 C-NMR光谱研究每种产物的结构,并且出于13 C-NMR研究的目的,甲基α-L-鼠李糖吡喃糖苷的单-O-甲基醚,甲酸酯的二乙酸酯和二-O-苄基醚。合成了这些化合物,以及甲基α-L-鼠李吡喃糖苷的二乙酸酯。
    DOI:
    10.1016/0040-4020(80)87028-1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Alpha-D-吡喃鼠李糖苷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氯化铝sodium methylat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methyl 2-O-benzyl-α-L-rham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鼠李糖酶的合成及13 C-NMR光谱研究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方便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新的立体选择性方法对亚苄基乙缩醛进行氢解环裂解,来合成甲基α-L-鼠李吡喃糖苷的所有单-和二-O-苄基醚。使用制备的二苄醚作为糖苷配基,所述(1→2) - ,(1→3) -和(1→4) -连接的鼠李糖鼠李糖衍生物(13 - 15)的合成。后者化合物的氢解和随后的乙酰化,得到五乙酸盐(16 - 18)甲基dirhamnosides,其在皂化提供的免费甲基dirhamnosides(的19 - 21)。16 – 18的乙酰化作用得到相应的去氧己糖六乙酸酯,其通过皂化转化为三种二糖。通过13 C-NMR光谱研究每种产物的结构,并且出于13 C-NMR研究的目的,甲基α-L-鼠李糖吡喃糖苷的单-O-甲基醚,甲酸酯的二乙酸酯和二-O-苄基醚。合成了这些化合物,以及甲基α-L-鼠李吡喃糖苷的二乙酸酯。
    DOI:
    10.1016/0040-4020(80)8702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te-Selective and Stereoselective <i>O</i>-Alkylation of Glycosides by Rh(II)-Catalyzed Carbenoid Insertion
    作者:Jicheng Wu、Xiaolei Li、Xiaotian Qi、Xiyan Duan、Weston L. Cracraft、Ilia A. Guzei、Peng Liu、Weiping Tang
    DOI:10.1021/jacs.9b11262
    日期:2019.12.18
    most prevalent trans-1,2-diols in various pyranoses can be systematically and predictably differentiated based on the model derived from DFT calculations.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ective O-alkylation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tereoselectivity of glycosylation reactions. The alkyl groups introduced to carbohydrates by OH insertion reaction can serve as functional
    碳水化合物是具有合成挑战性的分子,在所有生命系统中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和功能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来提高我们对这一类基本重要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的理解。然而,碳水化合物中看似相同的羟基的选择性官能化仍然是化学合成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我们在此描述了一种实用且可预测的方法,用于通过 Rh(II) 催化插入金属卡宾中间体对碳水化合物羟基进行位点和立体选择性烷基化。这代表了对碳水化合物进行系统修饰的最温和的烷基化方法之一。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表明,位点选择性是在 Rh(II)-carbenoid 插入步骤中确定的,该步骤更喜欢插入具有相邻轴向取代基的羟基。随后的分子内烯醇质子化决定了意想不到的高立体选择性。基于从 DFT 计算得出的模型,可以系统地和可预测地区分各种吡喃糖中最普遍的反式 1,2-二醇。我们还证明了选择性 O-烷基化方法可以显着提高糖基化反应的效率和立体选择性。通过
  • Facile Oxidative Cleavage of 4-<i>O</i>-Benzyl Ethers with Dichlorodicyanoquinone in Rhamno- and Mannopyranosides
    作者:David Crich、Olga Vinogradova
    DOI:10.1021/jo062411p
    日期:2007.4.1
    On exposure to dichlorodicyanoquinone in wet dichloromethane at room temperature, equatorial 4-O-benzyl ethers are removed with moderate sele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benzyl ethers in glycopyranosides and glycothiopyranosides.
  • Selective monobenzylation of methyl α-l-rhamnopyranoside and its 4-benzylether in the presence of tin(II) chloride
    作者:Rudolf Toman、Jozef Rosík、Miroslav Zikmund
    DOI:10.1016/s0008-6215(82)80019-0
    日期:1982.5
  • General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Rare Sugars via Ru(II)-Catalyzed and Boron-Mediated Selective Epimerization of 1,2-<i>trans</i>-Diols to 1,2-<i>cis</i>-Diols
    作者:Xiaolei Li、Jicheng Wu、Weiping Tang
    DOI:10.1021/jacs.1c13399
    日期:2022.3.2
    Although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rare monosaccharides, most of them involve lengthy steps. Herein, we report an efficient and general strategy that can provide access to rare sugars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ommon monosaccharides via a one-step Ru(II)-catalyzed and boron-mediated selective epimerization of 1,2-trans-diols to 1,2-cis-diols. The formation of boronate esters
    人聚糖主要由九种常见的糖组成部分组成。另一方面,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数百种单糖,其中大多数不易获得。获得这些稀有糖和相应的糖缀合物的能力可以促进对细菌中各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的研究,包括微生物群与人类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稀有糖也存在于各种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试剂中。尽管已经开发了几种用于合成稀有单糖的方法,但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冗长的步骤。在此处,反式二醇到 1,2-顺式二醇。硼酸酯的形成将平衡推向 1,2-顺式二醇产物,该产物可立即用于进一步的选择性功能化和糖基化。通过在天然产物或生物活性化合物中有效构建糖苷骨架,证明了该策略的实用性。
  • Synthesis and 13C-NMR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rhamnobioses
    作者:András Lipták、Pál Nánási、András Neszmélyi、Hildebert Wagner
    DOI:10.1016/0040-4020(80)87028-1
    日期:1980.1
    for the synthesis of all mono- and di-O-benzyl ethers of methyl α-L-rhamnopyranoside applying a new stereoselective method for the hydrogenolytic ring-cleavage of benzylidene acetals. Using the prepared dibenzyl ethers as aglycones, the (1→2)-, (1→3)- and (l→4)-linked rhamnosyl-rhamnose derivatives (13–15) were synthesised. Hydrogenolysis of the latter compounds and subsequent acetylation gave the
    已经开发了一种方便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新的立体选择性方法对亚苄基乙缩醛进行氢解环裂解,来合成甲基α-L-鼠李吡喃糖苷的所有单-和二-O-苄基醚。使用制备的二苄醚作为糖苷配基,所述(1→2) - ,(1→3) -和(1→4) -连接的鼠李糖鼠李糖衍生物(13 - 15)的合成。后者化合物的氢解和随后的乙酰化,得到五乙酸盐(16 - 18)甲基dirhamnosides,其在皂化提供的免费甲基dirhamnosides(的19 - 21)。16 – 18的乙酰化作用得到相应的去氧己糖六乙酸酯,其通过皂化转化为三种二糖。通过13 C-NMR光谱研究每种产物的结构,并且出于13 C-NMR研究的目的,甲基α-L-鼠李糖吡喃糖苷的单-O-甲基醚,甲酸酯的二乙酸酯和二-O-苄基醚。合成了这些化合物,以及甲基α-L-鼠李吡喃糖苷的二乙酸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