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R)-3-tert-butoxy-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 | 443899-4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R)-3-tert-butoxy-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2S,3R)-3-(tert-butoxy)-1-[(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2S,3R)-1-(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3-[(2-methylpropan-2-yl)oxy]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S,3R)-3-tert-butoxy-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443899-48-7
化学式
C24H27NO5
mdl
——
分子量
409.482
InChiKey
DTOQXZRPBAMOGM-RTWAWAE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78.6±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76.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重氮甲烷氯甲酸异丁酯(+)-(2S,3R)-3-tert-butoxy-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N-甲基吗啉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醚 为溶剂, 反应 72.25h, 以24%的产率得到(2S,3R)-3-tert-butoxy-2-(2-diazoacetyl)-pyrrolidine-1-carboxylic acid 9H-fluoren-9-yl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拟肽四氢呋喃[3,2-b]吡咯-3-酮和六氢呋喃[3,2-b]吡啶-3-酮基支架:合成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
    摘要:
    通过Fmoc保护的支架开发了(3aS,6aR)-四氢呋喃[3,2-b]吡咯-3-酮和(3aS,7aR)-六氢呋喃[3,2-b]吡啶-3-酮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参见图12和13。在这些新颖的双环支架中,特别是5,5-融合体系中的关键设计要素是与相应的反式融合的相比,顺式融合的几何结构的固有稳定性。由于位于酮β侧的桥头立体中心具有固定且稳定的构型,因此顺式环融合相对于反式环稠合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是稳定的这一事实为位于酮α侧的桥头立体中心提供了手性稳定性。为了体现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第12和13个构建基块,制备并用于拟肽抑制剂10、45a-e,11和46的固相组合合成。两个系列均手性稳定,其中5,5系列10和45a-e表现出对一系列CAC1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有效体外活性。 。化合物10是组织蛋白酶K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剂,在体外基于细胞的人体破骨细胞骨吸收试验中,它具有良好的主要DMPK特性以及有希望的活性。
    DOI:
    10.1016/j.bmc.2004.07.054
  • 作为产物:
    描述:
    (2S,3R)-3-formyloxy-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2-allyl ester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 在 四(三苯基膦)钯硫酸苯硅烷烯丙醇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5.5h, 生成 (+)-(2S,3R)-3-tert-butoxy-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拟肽四氢呋喃[3,2-b]吡咯-3-酮和六氢呋喃[3,2-b]吡啶-3-酮基支架:合成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
    摘要:
    通过Fmoc保护的支架开发了(3aS,6aR)-四氢呋喃[3,2-b]吡咯-3-酮和(3aS,7aR)-六氢呋喃[3,2-b]吡啶-3-酮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参见图12和13。在这些新颖的双环支架中,特别是5,5-融合体系中的关键设计要素是与相应的反式融合的相比,顺式融合的几何结构的固有稳定性。由于位于酮β侧的桥头立体中心具有固定且稳定的构型,因此顺式环融合相对于反式环稠合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是稳定的这一事实为位于酮α侧的桥头立体中心提供了手性稳定性。为了体现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第12和13个构建基块,制备并用于拟肽抑制剂10、45a-e,11和46的固相组合合成。两个系列均手性稳定,其中5,5系列10和45a-e表现出对一系列CAC1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有效体外活性。 。化合物10是组织蛋白酶K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剂,在体外基于细胞的人体破骨细胞骨吸收试验中,它具有良好的主要DMPK特性以及有希望的活性。
    DOI:
    10.1016/j.bmc.2004.07.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cyclic peptidomimetic tetrahydrofuro[3,2-b]pyrrol-3-one and hexahydrofuro[3,2-b]pyridine-3-one based scaffolds: synthesis and cysteinyl proteinase inhibition
    作者:Martin Quibell、Alex Benn、Nick Flinn、Tracy Monk、Manoj Ramjee、Yikang Wang、John Watts
    DOI:10.1016/j.bmc.2004.07.054
    日期:2004.11
    A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3aS,6aR)-tetrahydrofuro[3,2-b]pyrrol-3-ones and (3aS,7aR)-hexahydrofuro[3,2-b]pyridine-3-o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Fmoc protected scaffolds 12 and 13. A key design element within these novel bicyclic scaffolds, in particular the 5,5-fused system, was the inherent stability of the cis-fused geometry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used. Since the
    通过Fmoc保护的支架开发了(3aS,6aR)-四氢呋喃[3,2-b]吡咯-3-酮和(3aS,7aR)-六氢呋喃[3,2-b]吡啶-3-酮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参见图12和13。在这些新颖的双环支架中,特别是5,5-融合体系中的关键设计要素是与相应的反式融合的相比,顺式融合的几何结构的固有稳定性。由于位于酮β侧的桥头立体中心具有固定且稳定的构型,因此顺式环融合相对于反式环稠合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是稳定的这一事实为位于酮α侧的桥头立体中心提供了手性稳定性。为了体现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第12和13个构建基块,制备并用于拟肽抑制剂10、45a-e,11和46的固相组合合成。两个系列均手性稳定,其中5,5系列10和45a-e表现出对一系列CAC1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有效体外活性。 。化合物10是组织蛋白酶K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剂,在体外基于细胞的人体破骨细胞骨吸收试验中,它具有良好的主要DMPK特性以及有希望的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黎芦碱 鳥胺酸 魏因勒卜链接剂 雷迪帕韦二丙酮合物 雷迪帕韦 雷尼托林 锰(2+)二{[乙酰基(9H-芴-2-基)氨基]氧烷负离子} 达托霉素杂质 赖氨酸杂质4 螺[环戊烷-1,9'-芴] 螺[环庚烷-1,9'-芴] 螺[环己烷-1,9'-芴] 螺-(金刚烷-2,9'-芴) 藜芦托素 荧蒽 反式-2,3-二氢二醇 草甘膦-FMOC 英地卡胺 苯芴醇杂质A 苯并[a]芴酮 苯基芴胺 苯(甲)醛,9H-芴-9-亚基腙 芴甲氧羰酰胺 芴甲氧羰酰基高苯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肌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Β环己基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O-三苯甲基丝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6-氨基己酸 芴甲氧羰基-高丝氨酸内酯 芴甲氧羰基-缬氨酸-1-13C 芴甲氧羰基-beta-赖氨酰酸(叔丁氧羰基) 芴甲氧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五氟苯基脂 芴甲氧羰基-S-乙酰氨甲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PEG9-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8-琥珀酰亚胺酯 芴甲氧羰基-PEG7-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4-羧酸 芴甲氧羰基-O-苄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O-叔丁酯-L-苏氨酸五氟苯酚酯 芴甲氧羰基-O-叔丁基-D-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N6-三甲基硅乙氧羰酰基-L-赖氨酸 芴甲氧羰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L-脯氨酸五氟苯酯 芴甲氧羰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L-β-高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