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ethyl-4-methyl-6-nitroquinolin-2-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ethyl-4-methyl-6-nitroquinolin-2-amine
英文别名
——
N,N-diethyl-4-methyl-6-nitroquinolin-2-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7N3O2
mdl
——
分子量
259.308
InChiKey
QZIQYVNPWVKVI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6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基于 AlphaScreen 的高通量筛选发现新型 53BP1 抑制剂
    摘要:
    肿瘤抑制因子 p53 结合蛋白 1 (53BP1) 是一种串联 tudor 结构域 (TTD) 蛋白,通过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的赖氨酸甲基化参与 DNA 损伤修复 (DDR) 途径。53BP1的失调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 53BP1 可以提高精确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的效率。因此,抑制剂的发现有利于53BP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应用。UNC2170 及其衍生物已被报道为具有适度活性的 53BP1 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因此,为了发现更好的 53BP1 抑制剂,50值 1.69 ± 0.73 μM。Microscale Themophoresis (MST) 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测定均证实了 DP308 和 53BP1-TTD 蛋白之间的直接结合,结合亲和力 (K d ) 约为 2.7 μM。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表明
    DOI:
    10.1016/j.bmc.2021.11605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基于 AlphaScreen 的高通量筛选发现新型 53BP1 抑制剂
    摘要:
    肿瘤抑制因子 p53 结合蛋白 1 (53BP1) 是一种串联 tudor 结构域 (TTD) 蛋白,通过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的赖氨酸甲基化参与 DNA 损伤修复 (DDR) 途径。53BP1的失调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 53BP1 可以提高精确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的效率。因此,抑制剂的发现有利于53BP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应用。UNC2170 及其衍生物已被报道为具有适度活性的 53BP1 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因此,为了发现更好的 53BP1 抑制剂,50值 1.69 ± 0.73 μM。Microscale Themophoresis (MST) 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测定均证实了 DP308 和 53BP1-TTD 蛋白之间的直接结合,结合亲和力 (K d ) 约为 2.7 μM。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表明
    DOI:
    10.1016/j.bmc.2021.116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novel 6-acylamino-2-aminoquinolines as potent Hsp90 C-terminal inhibitors
    作者:Fen Jiang、An-ping Guo、Jia-cheng Xu、Hui-Jie Wang、Xiao-fei Mo、Qi-Dong You、Xiao-Li Xu
    DOI:10.1016/j.ejmech.2017.07.080
    日期:2017.12
    In order to discover novel Hsp90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C-terminal ATP binding pocket, a novobiocin derivative based ROCS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virtual screening. Compound 13 was identified as the lead compound and then systematical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study was conducted. These efforts led to compound 69, which exhibited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against MCF7 and SKBr3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In 4T1 mice breast cancer models, 69 exhibited potent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and anti-metastasis effect. Compound 69 as a potent antitumor agent targeting the Hsp90 C-terminal is worthy of further pre-clinical study. (C) 2017 Published by Elsevier Masson SAS.
  • Discovery of a novel 53BP1 inhibitor through AlphaScreen-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作者:Yanli Sun、Haibo Lu、Xueyu Fang、Senhao Xiao、Feng Yang、Yantao Chen、Hongbo Wang、Xiaopeng Li、Jing Lu、Hua Lin、Cheng Luo、Kehao Zhao、Shijie Chen
    DOI:10.1016/j.bmc.2021.116054
    日期:2021.3
    genome editing. UNC2170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reported as 53BP1 targeted small molecular inhibitors with modest activities. Hence, to discover better 53BP1 inhibitors, we conducted an AlphaScreen assay 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HTS) and identified a novel and effective 53BP1-TTD inhibitor DP308 which disrupts the binding between 53BP1 and H4K20me2 peptide with an IC50 value of 1.69 ± 0
    肿瘤抑制因子 p53 结合蛋白 1 (53BP1) 是一种串联 tudor 结构域 (TTD) 蛋白,通过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的赖氨酸甲基化参与 DNA 损伤修复 (DDR) 途径。53BP1的失调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 53BP1 可以提高精确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的效率。因此,抑制剂的发现有利于53BP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应用。UNC2170 及其衍生物已被报道为具有适度活性的 53BP1 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因此,为了发现更好的 53BP1 抑制剂,50值 1.69 ± 0.73 μM。Microscale Themophoresis (MST) 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测定均证实了 DP308 和 53BP1-TTD 蛋白之间的直接结合,结合亲和力 (K d ) 约为 2.7 μM。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表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