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Diethylamino-4-methylquinoline | 20168-6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Diethylamino-4-methylquinoline
英文别名
4-methyl-N,N-diethylquinolin-2-amine;diethyl-(4-methyl-[2]quinolyl)-amine;Diaethyl-(4-methyl-[2]chinolyl)-amin;N,N-diethyl-4-methyl-2-quinolinamine;N,N-diethyl-4-methylquinolin-2-amine
2-Diethylamino-4-methylquinoline化学式
CAS
20168-69-8
化学式
C14H18N2
mdl
——
分子量
214.31
InChiKey
BFCKVHWFVMGJF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16.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Diethylamino-4-methylquinoli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硝酸1-羟基苯并三唑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基于 AlphaScreen 的高通量筛选发现新型 53BP1 抑制剂
    摘要:
    肿瘤抑制因子 p53 结合蛋白 1 (53BP1) 是一种串联 tudor 结构域 (TTD) 蛋白,通过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的赖氨酸甲基化参与 DNA 损伤修复 (DDR) 途径。53BP1的失调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 53BP1 可以提高精确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的效率。因此,抑制剂的发现有利于53BP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应用。UNC2170 及其衍生物已被报道为具有适度活性的 53BP1 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因此,为了发现更好的 53BP1 抑制剂,50值 1.69 ± 0.73 μM。Microscale Themophoresis (MST) 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测定均证实了 DP308 和 53BP1-TTD 蛋白之间的直接结合,结合亲和力 (K d ) 约为 2.7 μM。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表明
    DOI:
    10.1016/j.bmc.2021.116054
  • 作为产物:
    描述:
    勒皮啶 N-氧化物三乙胺亚磷酸二异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四氯化碳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80%的产率得到2-Diethylamino-4-methyl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叔胺的H-膦酸酯介导的喹啉N-氧化物胺化:2-二烷基氨基喹啉的温和无金属合成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合成策略,可在室温下在无金属条件下,在一个锅中由容易获得的喹啉N-氧化物,叔胺,H-膦酸二异丙酯和四氯化碳(CCl 4)合成2-二烷基氨基喹啉。
    DOI:
    10.1002/adsc.2013010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atayanagi,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49, vol. 69, p. 137,140
    作者:Katayanagi
    DOI:——
    日期:——
  • Hansen, Bo W.; Pedersen, Erik B.,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1, # 8, p. 1485 - 1491
    作者:Hansen, Bo W.、Pedersen, Erik B.
    DOI:——
    日期:——
  • HANSEN B. W.; PEDERSEN E. B., LIEBIGS ANN. CHEM., 1981, NO 8, 1485-1491
    作者:HANSEN B. W.、 PEDERSEN E. B.
    DOI:——
    日期:——
  • Discovery of a novel 53BP1 inhibitor through AlphaScreen-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作者:Yanli Sun、Haibo Lu、Xueyu Fang、Senhao Xiao、Feng Yang、Yantao Chen、Hongbo Wang、Xiaopeng Li、Jing Lu、Hua Lin、Cheng Luo、Kehao Zhao、Shijie Chen
    DOI:10.1016/j.bmc.2021.116054
    日期:2021.3
    genome editing. UNC2170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reported as 53BP1 targeted small molecular inhibitors with modest activities. Hence, to discover better 53BP1 inhibitors, we conducted an AlphaScreen assay 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HTS) and identified a novel and effective 53BP1-TTD inhibitor DP308 which disrupts the binding between 53BP1 and H4K20me2 peptide with an IC50 value of 1.69 ± 0
    肿瘤抑制因子 p53 结合蛋白 1 (53BP1) 是一种串联 tudor 结构域 (TTD) 蛋白,通过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的赖氨酸甲基化参与 DNA 损伤修复 (DDR) 途径。53BP1的失调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 53BP1 可以提高精确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的效率。因此,抑制剂的发现有利于53BP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应用。UNC2170 及其衍生物已被报道为具有适度活性的 53BP1 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因此,为了发现更好的 53BP1 抑制剂,50值 1.69 ± 0.73 μM。Microscale Themophoresis (MST) 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测定均证实了 DP308 和 53BP1-TTD 蛋白之间的直接结合,结合亲和力 (K d ) 约为 2.7 μM。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表明
  • H-Phosphonate-Mediated Amination of Quinoline<i>N</i>-Oxides with Tertiary Amines: A Mild and Metal-Free Synthesis of 2-Dialkylaminoquinolines
    作者:Xiaolan Chen、Xu Li、Zhibo Qu、Diandian Ke、Lingbo Qu、Likun Duan、Wenpeng Mai、Jinwei Yuan、Jianyu Chen、Yufen Zhao
    DOI:10.1002/adsc.201301065
    日期:2014.6.16
    A synthetic strateg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2‐dialkylaminoquinolines from easily available quinoline N‐oxides, tertiary amines, diisopropyl H‐phosphonate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in one pot under metal‐free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已开发出一种合成策略,可在室温下在无金属条件下,在一个锅中由容易获得的喹啉N-氧化物,叔胺,H-膦酸二异丙酯和四氯化碳(CCl 4)合成2-二烷基氨基喹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