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6-dihydro-4-<(benzoyloxy)methyl>-1-(2,3,5-tri-O-benzoyl-β-D-ribofuranosyl)-2(1H)-pyrimidinone | 102921-9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6-dihydro-4-<(benzoyloxy)methyl>-1-(2,3,5-tri-O-benzoyl-β-D-ribofuranosyl)-2(1H)-pyrimidinone
英文别名
3,6-dihydro-4-[(benzoyloxy)methyl]-1-(2,3,5-tri-O-benzoyl-β-D-ribofuranosyl)-2(1H)-pyrimidinone
3,6-dihydro-4-<(benzoyloxy)methyl>-1-(2,3,5-tri-O-benzoyl-β-D-ribofuranosyl)-2(1H)-pyrimidinone化学式
CAS
102921-96-0
化学式
C38H32N2O10
mdl
——
分子量
676.679
InChiKey
OPZLPEKYOXXGLY-XEXPGFJ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856.5±65.0 °C(predicted)
  • 密度:
    1.40±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9
  • 重原子数:
    50.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146.77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嘧啶-2-酮核苷作为胞苷脱氨酶的酸稳定抑制剂的合成。
    摘要:
    使用四氢尿苷(THU,2)和饱和2-氧代-1,3-二氮杂核苷作为口服胞苷脱氨酶(CDA)抑制剂使用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它们的酸不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这些化合物迅速转化为非活性核吡喃糖苷形式。通过功能化酸稳定但效力较低的CDA抑制剂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嘧啶酮(1)来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希望将其效力提高至THU达到的水平。C-4上羟甲基取代基的选择导致合成4-(羟甲基)-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嘧啶酮(10),3,4-二氢-4-(羟甲基)-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嘧啶酮(7)和3,4,5,6-四氢-4-(二羟甲基)-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对嘧啶酮(28)基于过渡态(TS)概念。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了关键的中间体前体4-[((苯甲酰氧基)甲基] -1-(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呋喃糖基)-2(H)-嘧啶酮(24)。 2-
    DOI:
    10.1021/jm00158a009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2-(甲巯基)-4-嘧啶甲酸 在 Pd-BaSO4 4-二甲氨基吡啶氢氧化钾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N,N-dimethylchloromethyleniminium chloride 、 氢气sodium carb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78.0~25.0 ℃ 、241.32 kPa 条件下, 反应 52.08h, 生成 3,6-dihydro-4-<(benzoyloxy)methyl>-1-(2,3,5-tri-O-benzoyl-β-D-ribofuranosyl)-2(1H)-pyrimid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嘧啶-2-酮核苷作为胞苷脱氨酶的酸稳定抑制剂的合成。
    摘要:
    使用四氢尿苷(THU,2)和饱和2-氧代-1,3-二氮杂核苷作为口服胞苷脱氨酶(CDA)抑制剂使用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它们的酸不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这些化合物迅速转化为非活性核吡喃糖苷形式。通过功能化酸稳定但效力较低的CDA抑制剂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嘧啶酮(1)来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希望将其效力提高至THU达到的水平。C-4上羟甲基取代基的选择导致合成4-(羟甲基)-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嘧啶酮(10),3,4-二氢-4-(羟甲基)-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嘧啶酮(7)和3,4,5,6-四氢-4-(二羟甲基)-1-β-D-呋喃呋喃糖基-2(1H)-对嘧啶酮(28)基于过渡态(TS)概念。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了关键的中间体前体4-[((苯甲酰氧基)甲基] -1-(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呋喃糖基)-2(H)-嘧啶酮(24)。 2-
    DOI:
    10.1021/jm00158a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