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2-oxopyrrolidin-1-yl)quinol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2-oxopyrrolidin-1-yl)quinoline
英文别名
1-(5-Quinolyl)-2-pyrrolidinone;1-quinolin-5-ylpyrrolidin-2-one
5-(2-oxopyrrolidin-1-yl)quinol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2N2O
mdl
——
分子量
212.251
InChiKey
BGPWXVQSNFRYH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3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2-oxopyrrolidin-1-yl)quinoli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37%的产率得到5-(pyrrolidin-1-yl)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经由中间体(3-吡咯啉-1-基)-和(2-氧吡咯烷基-1-基)喹啉合成功能化的3-,5-,6-和8-氨基喹啉并评估其抗血浆和抗真菌活性
    摘要:
    (3-吡咯啉-1-基) -和(2-氧代吡咯烷-1-基)喹啉制备经由diallylaminoquinolines和4-氯环化Ñ -quinolinylbutanamides分别作为新的合成中间体途中到Ñ功能化的3、5、6和8氨基喹啉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3-吡咯啉-1-基)喹啉经过溴化反应后,评估了(2-氧吡咯烷-1-基)喹啉对氢化铝锂和甲基锂的反应性,为广泛的新型功能化(吡咯烷-1-基)-和(羟烷基氨基)喹啉。对这些新型喹啉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抗血浆评价表明,它对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菌株具有中等微摩尔效价,并且两种最有效的化合物还对恶性疟原虫的抗氯喹菌株具有微摩尔活性。。对(羟烷基氨基)喹啉类药物的抗真菌评估显示,三种化合物具有对抗Bogoriensis的MIC值和一种具有有效抗黄曲霉活性的化合物。
    DOI:
    10.1016/j.ejmech.2014.12.02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经由中间体(3-吡咯啉-1-基)-和(2-氧吡咯烷基-1-基)喹啉合成功能化的3-,5-,6-和8-氨基喹啉并评估其抗血浆和抗真菌活性
    摘要:
    (3-吡咯啉-1-基) -和(2-氧代吡咯烷-1-基)喹啉制备经由diallylaminoquinolines和4-氯环化Ñ -quinolinylbutanamides分别作为新的合成中间体途中到Ñ功能化的3、5、6和8氨基喹啉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3-吡咯啉-1-基)喹啉经过溴化反应后,评估了(2-氧吡咯烷-1-基)喹啉对氢化铝锂和甲基锂的反应性,为广泛的新型功能化(吡咯烷-1-基)-和(羟烷基氨基)喹啉。对这些新型喹啉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抗血浆评价表明,它对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菌株具有中等微摩尔效价,并且两种最有效的化合物还对恶性疟原虫的抗氯喹菌株具有微摩尔活性。。对(羟烷基氨基)喹啉类药物的抗真菌评估显示,三种化合物具有对抗Bogoriensis的MIC值和一种具有有效抗黄曲霉活性的化合物。
    DOI:
    10.1016/j.ejmech.2014.12.0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bstituted Quinolines and Their Use As Medicaments
    申请人:HOFFMANN Matthias
    公开号:US20130029949A1
    公开(公告)日:2013-01-31
    Disclosed are substituted quinolines of formula 1 wherein R 1 and R 2 are defined herein, the processing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揭示了公式1的取代喹啉,其中R1和R2在此处定义,以及制备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 US8912173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912173B2
    公开(公告)日:2014-12-16
  • US9199937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199937B2
    公开(公告)日:2015-12-01
  •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3-, 5-, 6- and 8-aminoquinolines via intermediate (3-pyrrolin-1-yl)- and (2-oxopyrrolidin-1-yl)quinoline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plasmod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作者:Stéphanie Vandekerckhove、Sofie Van Herreweghe、Jasmine Willems、Barbara Danneels、Tom Desmet、Carmen de Kock、Peter J. Smith、Kelly Chibale、Matthias D'hooghe
    DOI:10.1016/j.ejmech.2014.12.020
    日期:2015.3
    (2-oxopyrrolidin-1-yl)quinolines toward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and methyllithium was assessed, providing an entry into a broad range of novel functionalized (pyrrolidin-1-yl)- and (hydroxyalkylamino)quinolines. Antiplasmodial evaluation of these novel quinolines and their functionalized derivatives revealed moderate micromolar potency against a chloroquine-sensitive strain of the malaria parasi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3-吡咯啉-1-基) -和(2-氧代吡咯烷-1-基)喹啉制备经由diallylaminoquinolines和4-氯环化Ñ -quinolinylbutanamides分别作为新的合成中间体途中到Ñ功能化的3、5、6和8氨基喹啉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3-吡咯啉-1-基)喹啉经过溴化反应后,评估了(2-氧吡咯烷-1-基)喹啉对氢化铝锂和甲基锂的反应性,为广泛的新型功能化(吡咯烷-1-基)-和(羟烷基氨基)喹啉。对这些新型喹啉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抗血浆评价表明,它对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菌株具有中等微摩尔效价,并且两种最有效的化合物还对恶性疟原虫的抗氯喹菌株具有微摩尔活性。。对(羟烷基氨基)喹啉类药物的抗真菌评估显示,三种化合物具有对抗Bogoriensis的MIC值和一种具有有效抗黄曲霉活性的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