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sodium malonate monohydrate | 26522-8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sodium malonate monohydrate
英文别名
sodium malonate monohydrate;malonic acid ; disodium-compound;Malonsaeure; Dinatrium-Verbindung;malonic acid; disodium salt monohydrate;Sodium;propanedioate;hydrate
disodium malonate monohydrate化学式
CAS
26522-85-0
化学式
C3H2O4*H2O*2Na
mdl
——
分子量
166.041
InChiKey
JXJOCJSGALOLHX-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C
  • 溶解度:
    H2O:1 Mat 20 °C,透明,无色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94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8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7190090

SDS

SDS:3f6ae29bb2a3425bd611d909b85e1d74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丙二酸钠盐 一水合物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Propanedioic acid disodium saltmonohydrate
Malonic acid disodium saltmonohydrat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Propanedioic acid disodium saltmonohydrate
别名
Malonic acid disodium saltmonohydrate
: C3H2Na2O4 · H2O
分子式
: 166.04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眼睛接触
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用于有机合成。

用途简介

暂无相关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s(2-pyridylmethyl)amine)Cr(OH)2Cr(tris(2-pyridylmethyl)amine))(ClO4)4*4H2O 、 disodium malonate monohydrate乙腈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桥氧基和二羧基取代基的四核铬(III)配合物
    摘要:
    丙二酸和琥珀酸二价阴离子与[(tmpa)Cr(OH)2 Cr(tmpa)] 4+在CH 3 CN中的反应生成四核“二聚体”络合物,其中含有一对双核CrOCr单元,由通过1,3- CO锚定丙二酸二乙酯(1,5)或琥珀酸酯(1,6)2 -连接到铬中心在两端,[(μ-O 2 C(CH 2)ñ CO 2){(TMPA) Cr(μ-O)Cr(tmpa)} 2 ](ClO 4)6 ·4H 2 O(n= 1或2);tmpa =三(2-吡啶基甲基)胺。两个桥接氧代每四核单元组的质子化,得到类似的羟-桥连的阳离子,[(μ-O 2 C(CH 2)Ñ CO 2){铬(TMPA)(μ-OH)的Cr(TMPA)} 2 ] 8 +。另一个琥珀酸盐络合物,[(TMPA)的Cr(μ-O)(μ-O 2)C(CH 2)2 CO 2)的Cr(TMPA)](CLO 4)2 ·6H 2 O,从反应中分离丁二酸铬二醇与甲醇中的琥
    DOI:
    10.1016/s0277-5387(00)8167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rroborative cobalt and zinc model compounds of α-amino-β-carboxymuconic-ε-semialdehyde decarboxylase (ACMSD)
    作者:Jessica Gätjens、Christopher S. Mullins、Jeff W. Kampf、Pierre Thuéry、Vincent L. Pecoraro
    DOI:10.1039/b809453e
    日期:——
    We have synthesised and characterised a series of new CoII complexes (1–4, 6, 7) and one new ZnII complex (5) employing N3- and N3O-donor ligands [biap: N,N-bis(2-ethyl-5-methyl-imidazol-4-ylmethyl)amino-propane, KBPZG: potassium N,N-bis(3,5-dimethylpyrazolylmethyl) glycinate, KBPZA: potassium N,N-bis(3,5-dimethylpyrazolylmethyl) alaninate, KBiPrPZG: potassium N,N-bis(3,5-di-iso-propylpyrazolylmethyl) glycinate, and KB(tBuM)PZG: potassium N,N-bis(3-methyl-5-tert-butyl-pyrazolylmethyl)glycinate] as structural models of the metalloenzyme α-amino-β-carboxymuconic-ε-semialdehyde decarboxylase (ACMSD). 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sed by several techniques including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X-band EPR, and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2, 6, 7 revealed that they exist as mononuclear Co(II) complexes with trigonal-bipyramidal geometry in the solid state. Compounds 3 and 5 form infinite polymeric chains of CoII or ZnII complexes, respectively, linked by the pendant carboxylate arms of the BPZG− ligand. By comparing the degree of distortion in the penta-coordinate complexes, defined by the Addison-parameter τ, with the value determined for the five-coordinate centres found in the active site of ACMSD, it could be seen that complexes 5 and 7 are very good matches for the geometry of the zinc(II) centre in monomer A of the native enzyme. All complexes could be seen as model compounds for the active site of the enzyme ACMSD, where the Co(II) complexes reflected the structural flexibility found in case of two histidine (His177 and His228) residues found in the active site of the enzyme.
    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新的CoII配合物(1–4,6,7)和一个新的ZnII配合物(5),采用了N3和N3O供体配体 [biap:N,N-bis(2-ethyl-5-methyl-imidazol-4-ylmethyl)amino-propane,KBPZG:N,N-bis(3,5-dimethylpyrazolylmethyl)甘酸,KBPZA:N,N-bis(3,5-dimethylpyrazolylmethyl)丙酸,KBiPrPZG:N,N-bis(3,5-di-iso-propylpyrazolylmethyl)甘酸,以及KB(tBuM)PZG:N,N-bis(3-methyl-5-tert-butyl-pyrazolylmethyl)甘酸],作为酶α-基-β-羧基美克酮-ε-半醛脱羧酶(ACMSD)的结构模型。这些配合物通过包括X射线晶体学分析、X波段电子顺磁共振(EPR)和质谱(ESI-MS)等多种技术进行了表征。1、2、6、7的晶体结构表明,它们在固态下作为单核Co(II)配合物存在,具有三角双锥几何结构。化合物3和5分别形成无限的聚合链,这些链由BPZG配体的挂链羧酸臂连接的CoII或ZnII配合物所组成。通过比较五配位配合物中扭曲程度(以Addison-参数τ定义),与在ACMSD活性位点中发现的五配位中心的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配合物5和7与天然酶单体A中(II)中心的几何形状非常吻合。所有配合物都可以视为酶ACMSD活性位点的模型化合物,其中Co(II)配合物反映了在酶活性位点发现的两种组酸(His177和His228)残基所体现的结构灵活性。
  • Layered, network and chain structures of cadmium(II) malonate: crystal structure and cadmium-1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作者:Kun H. Chung、Eunkee Hong、Youngkyu Do、Christopher H. Moon
    DOI:10.1039/dt9960003363
    日期:——
    Three structurally non-identical cadmium(II) malonate compounds have been obtained: polymeric tetraaquabis(malonato)dicadmium(II)1, polymeric monoaqua(malonato)cadmium(II) monohydrate 2 and polymeric triaqua(malonato)cadmium(II) monohydrate 3. The layered-structure compound 1 is the initial product form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has two cadmium sites in distinct chemical and magnetic environments:
    三种结构不相同的(II已经获得)丙二酸二乙酯的化合物:聚合tetraaquabis(丙二酸)dicadmium(II)1,聚合monoaqua(丙二酸(II)一合物2和聚合物triaqua(丙二酸(II)一合物3。层状结构化合物1是在室温下形成的初始产物,在不同的化学和磁性环境中具有两个位点:含氧供体的六坐标和八坐标,包括两个分子,其特征在于两个113 Cd NMR分别在δ18和–107处发生共振。化合物2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当1在60°C加热或暴露于日光下时不可逆地形成:其七坐标位点涉及一个六元螯合物环和两个四元螯合环以及一个分子(δ–47)。化合物3具有不寻常的链结构,当2在100°C加热时可逆地形成:另一个7位协调的位点涉及两个4元环和3个分子(δ-53)。六,七和八配位位点的交叉极化幻角旋转113 Cd NMR研究的结果表明,配位数较高的原子倾向于受到更多的屏蔽。
  • Unusual six- and eight-coordinated cadmium(II) malonate complex: relevance to 113Cd NMR probe of metal binding sites on metalloproteins
    作者:Kun H. Chung、Eunkee Hong、Youngkyu Do、Christopher H. Moon
    DOI:10.1039/c39950002333
    日期:——
    The 113Cd NMR spectrum of polymeric tetraaquobis(malonato)dicadmium(II)1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resonance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wo cadmium sites in distinct chemical environments; the six- and eight-coordinate sites formed by oxygen donors are correlated with chemical shifts at δ 18 and –107, respectively.
    聚合四水双(丙二酸)二(II)1的113Cd NMR谱具有两个共振特征,其晶体结构显示不同化学环境中的两个位点;由氧供体形成的六配位位点和八配位位点分别与 δ 18 和 –107 处的化学位移相关。
  • Sigel, Gary A.; Weyh, John A., Inorganic Chemistry, 1984, vol. 23, # 20, p. 3246 - 3249
    作者:Sigel, Gary A.、Weyh, John A.
    DOI:——
    日期:——
  • Bianchini, Robert J.; Geiser, Urs; Place, Helen, Inorganic Chemistry, 1986, vol. 25, # 13, p. 2129 - 2134
    作者:Bianchini, Robert J.、Geiser, Urs、Place, Helen、Kaizaki, Sumio、Morita, Yasuyo、Legg, J. Iva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