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癸基-1,4,7,10,13,16-六噁环十八烷 | 60742-60-1

中文名称
2-癸基-1,4,7,10,13,16-六噁环十八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ecyl 18-crown-6
英文别名
2-Decyl-1,4,7,10,13,16-hexaoxacyclooctadecane
2-癸基-1,4,7,10,13,16-六噁环十八烷化学式
CAS
60742-60-1
化学式
C22H44O6
mdl
——
分子量
404.588
InChiKey
YYGGFNZADNMHN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2999099

SDS

SDS:c28cb8909814fbc77f6c4d7f947bd59a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冠醚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研究
    摘要:
    采用荧光探针和核磁共振(NMR) 方法研究制备的冠醚表面活性剂如癸基15-crown-5 和癸基18-crown-6 的胶束化。芘被用作荧光探针来评估这些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而在非水溶液中应用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1) 和 H-1 NMR 的化学位移。在水溶液中,具有较低 CMC 的 Decyl 15-crown-5 比具有较高 CMC 的 decyl 18-crown-6 更容易形成胶束,而在非水溶液中,decyl 18-crown-6 比 decyl 15-crown-5 更容易形成胶束。比较了冠醚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如癸基六乙二醇的CMC。还研究了盐和溶剂对胶束形成的影响。通常,将碱金属盐和极性有机溶剂添加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会增加这些表面活性剂的 CMC。NMR方法成功地观察到了甲醇和乙腈等有机溶剂中胶束的形成,而芘荧光探针法很难研究这些表
    DOI:
    10.1002/jccs.200200092
  • 作为试剂:
    描述:
    1-溴辛烷氰化钾2-癸基-1,4,7,10,13,16-六噁环十八烷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壬基腈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Alkyl-Substituted Crown Ethers: Efficient Phase-transfer Catalysts
    摘要:
    DOI:
    10.1055/s-1976-241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rofluidic Chemical Reaction Circuits
    申请人:Lee Cheng-Chung
    公开号:US20080281090A1
    公开(公告)日:2008-11-13
    New microfluidic devices, useful for carrying out chemical reactions, are provided. The devices are adapted for on-chip solvent exchange, chemical processes requiring multiple chemical reactions, and rapid concentration of reagents.
    提供了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新微流体器件。这些器件适用于芯片内的溶剂交换、需要多种化学反应的化学过程以及试剂的快速浓缩。
  •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crown ethers from oligoethylene glycols
    作者:Isao Ikeda、Shingo Yamamura、Yohji Nakatsuji、Mitsuo Okahara
    DOI:10.1021/jo01314a030
    日期:1980.12
  • Khafizova, R. M.; Orlovskii, V. V.; Pantukh, B. I.,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91, vol. 64, # 12, p. 211 - 213
    作者:Khafizova, R. M.、Orlovskii, V. V.、Pantukh, B. I.、Zlot-skii, S. S.、Rakhmankulov, D. L.
    DOI:——
    日期:——
  • Bowsher, Brian R.; Rest, Antony J.; Main, Brian G.,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Dalton Transactions, 1984, p. 1421 - 1426
    作者:Bowsher, Brian R.、Rest, Antony J.、Main, Brian G.
    DOI:——
    日期:——
  • Zeleconok, Ju. B.; Orlovskij, S. S.; Zlotskij, S. S.,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90, vol. 332, # 5, p. 719 - 722
    作者:Zeleconok, Ju. B.、Orlovskij, S. S.、Zlotskij, S. S.、Rachmankulov, D. 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