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氯丁基)-5-氰基吲哚被用于制备变构IGF-1R抑制剂,并作为双5-HT1A受体激动剂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反应物。
合成方法该化合物可通过以下步骤合成:首先,以5-氰基吲哚为原料与4-氯丁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在二氯甲烷中并以二氯化异丁基铝为催化剂,得到氯丁酰基取代的5-氰基吲哚(收率82%)。随后,在同样条件下使用硼氢化钠还原剂,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3-(4-氯丁基)-5-氰基吲哚。
应用3-(4-氯丁基)-5-氰基吲哚作为维拉佐酮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维拉佐酮。具体方法如通过以3-(4-氯丁基)-1H-吲哚-5-氰基为关键中间体制备盐酸维拉佐酮。
概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心境低落、睡眠不安、思维迟缓、兴趣减退和食欲不振等。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10月9日的报告,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自杀者伴有抑郁症状。这表明抑郁症已成为亟待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尽管病因尚未完全明朗,但一般认为由心理和生物(包括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等)两方面共同引起。由于不同的发病机理导致治疗手段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对于因心理问题引起的症状可通过心理咨询、行为疗法、艺术疗法等多种非药物方式进行缓解;而对于由神经递质失调或遗传因素引起的抑郁症,则需要借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主要以西药为主导。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4-氯丁酰基)-1H-吲哚-5-甲腈 | 3-(4-chlorobutanoyl)-1H-indole-5-carbonitrile | 276863-95-7 | C13H11ClN2O | 246.696 |
—— | 1-p-toluenesulfonyl-3-(4-chlorobutyl)-5-cyanoindole | 1398358-69-4 | C20H19ClN2O2S | 386.902 |
5-氰基吲哚 | 1H-indole-5-carbonitrile | 15861-24-2 | C9H6N2 | 142.16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tert-butyl 3-[4-(5-cyano-1H-indol-3-yl)-butylamino]-propanoate | 741262-61-3 | C20H27N3O2 | 341.453 |
3-(4-氯丁酰基)-1H-吲哚-5-甲腈 | 3-(4-chlorobutanoyl)-1H-indole-5-carbonitrile | 276863-95-7 | C13H11ClN2O | 246.696 |
—— | 3-(4-chlorobutyl)-1-methyl-1H-indole-5-carbonitrile | 816429-22-8 | C14H15ClN2 | 246.739 |
—— | 3-{4-[4-(4-Cyano-phenyl)-piperazin-1-yl]-butyl}-1H-indole-5-carbonitrile | —— | C24H25N5 | 383.496 |
—— | 3-[4-(4-p-hydroxyphenylpiperazino)butyl]-5-cyanoindole | —— | C23H26N4O | 374.486 |
—— | 3-[4-(4-p-methoxyphenylpiperazino)butyl]-5-cyanoindole | 143612-66-2 | C24H28N4O | 388.513 |
维拉佐酮 | vilazodone | 163521-12-8 | C26H27N5O2 | 441.533 |
5-(4-(4-(5-氰基-1H-吲哚-3-基)丁基)哌嗪-1-基)苯并呋喃-2-羧酸 | 5-(4-(4-(5-cyano-1H-indol-3-yl)butyl)piperazin-1-yl)benzofuran-2-carboxylic acid | 163521-19-5 | C26H26N4O3 | 442.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