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ilver heptafluorobutyrate | 3794-6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ilver heptafluorobutyrate
英文别名
silver(I) heptafluorobutyrate;silver(I) heptafluorobutanoate;Silber-heptafluor-n-butyrat;silver;2,2,3,3,4,4,4-heptafluorobutanoate
silver heptafluorobutyrate化学式
CAS
3794-64-7
化学式
C4AgF7O2
mdl
——
分子量
320.9
InChiKey
GPNIJXACCBKBEP-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92-294 °C (lit.)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安全信息

  • TSCA:
    No
  • 危险品标志:
    Xi,T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
  • WGK Germany:
    2
  • RTECS号:
    EK7875000
  • 危险标志:
    GHS05
  • 危险性描述:
    H318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密封保存。

SDS

SDS:35b5c1efe7ac506b1526fa055053ef67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Silver heptafluorobutyrat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Heptafluorobutyric acidsilver salt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Heptafluorobutyric acidsilver salt
别名
: C4AgF7O2
分子式
: 320.9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Silver heptafluorobutyrat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3794-64-7
EC-编号 223-266-1
根据相应法规,无需披露具体组份。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可能引起银中毒(由于银引起不溶性的白朊化物沉积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呈蓝色或蓝灰色),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氟化氢, 银/氧化银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光线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292 - 294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分配系数:n-辛醇/水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碱,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2,140 mg/kg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 - 兔子 -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 - 兔子 -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烧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可能引起银中毒(由于银引起不溶性的白朊化物沉积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呈蓝色或蓝灰色),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EK7875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Perfluoroalkyl Halides Prepared from Silver Perfluoro-fatty Acid Salts. II. Perfluoroalkyl Bromides and Chlorides1
    摘要:
    DOI:
    10.1021/ja01125a511
  • 作为产物:
    描述:
    七氟丁酸 为溶剂, 生成 silver heptafluorobuty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esticidal polyhaloalkene derivatives
    摘要: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TR1## 其中X为硫、氧或氮,Y.sup.1和Y.sup.2为氟,Z为氢或与Y.sup.1和Y.sup.2相同,n为1-4;但要注意:(A)当X为硫时,Z为氟,R为噻吩基或取代噻吩基、噻并芘基或取代噻并芘基、噻唑啉基或取代噻唑啉基、噁二唑啉基或取代噁二唑啉基、3,4,4-三氟-3-丁烯氧羰基甲基、卤素或R.sup.2S取代的噻唑啉基,其中R.sup.2为3,4,4-三氟-3-丁烯基或苯甲基或苯硫甲基,每个基都可以选择性地取代卤素或硝基;或R为取代基为R.sup.3的噻唑啉基,其中R.sup.3为取代芳基、芳基烷基、芳氧基烷基、烷硫基、卤代烷硫基、卤代芳基硫基、氰基烷硫基、芳基烷硫基、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烷硫基、杂环烷基硫基、烯基硫基、卤代烯基硫基、卤代环烷基烯基硫基,其中R.sup.3的芳基或杂环基可以是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或五取代的;或R.sup.3为氨基,单取代或双取代,所取代的基可以独立地选择为烷基、烷基羰基、卤代烷基羰基、芳基、芳基氨基羰基、芳基烷基羰基、芳基烷氧羰基或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羰基;(B)当X为氧时,Z为氟,R为C(O)R.sup.1,其中R.sup.1为全氟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噻吩基或取代噻吩基、呋喃基或取代呋喃基、吡咯基或取代吡咯基、或二氢噻唑啉基硫甲基;(C)当X为氮时,R与氮结合成异硫氰酸酯、琥珀酰亚胺或糖精基团。这些化合物对植物线虫和寄生虫具有活性,这些寄生虫是动物驱虫活性的指标,因此在农业和兽医实践中有用。
    公开号:
    US04952580A1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2-(1-炔基)-2-烯烃1的金催化脱氢杂环环化生成的呋喃基邻二甲odi甲烷:2,3-呋喃熔融碳环化合物的模块化入口。
    摘要:
    在吡啶N存在下,金(I)介导的2-(1-炔基)-2-烯键-1-酮的氢脱氢杂环化反应原位生成呋喃基邻喹啉二甲烷(o -QDMs)的策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产生了氧化物。这些原位基于呋喃的o - QDM被缺电子的烯烃和炔烃捕获,从而以高收率提供了各种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各种2,3-呋喃融合的碳环。
    DOI:
    10.1002/anie.2014037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organotellurium(IV) bis(fluorocarboxylates)
    作者:Sanjay Kumar Srivastava、T.N. Srivastava、Jai Deo Singh、Arun K. Srivastava、P. Kumar
    DOI:10.1016/0022-1139(93)02955-e
    日期:1994.5
    Diorganotellurium(IV) bis(fluorocarboxylates)[R2Te(OCOR')2] [R = Me, Ph,p-MeOC6H4 and p-EtOC6H4; R' = CF3, C2F5, C3F7]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R2Te(OMe)2 with fluorocarboxylic acids (R'COOH). Identical products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athetical reaction of R2TeCl2 with silver salts of the fluorocarboxylic acids in 1:2 molar ratios. However, when the reaction proceeded in a 1:1 molar ratio, the product
    二有机碲(IV)双(氟代羧酸盐)[R 2 Te(OCOR')2 ] [R = Me,Ph,p -MeOC 6 H 4和p- EtOC 6 H 4 ; 通过R 2 Te(OMe)2与氟代羧酸(R'COOH)的相互作用制备了R'= CF 3,C 2 F 5,C 3 F 7 ] 。通过R 2 TeCl 2的易位反应获得相同的产物与氟羧酸的银盐的摩尔比为1:2。然而,当反应以1:1摩尔比进行时,产物为R 2 TeCl(OCOR')。然而,R 2 TeO与CF 3 COOH的反应产生了[(R 2 TeOCOCF 3)2 O] 2 ·H 2 O}和[(R 2 TeOCOCF 3)2 O]种类。产品在溶液中为非导电单体。根据理化和光谱(IR,质量,1 H,13 C,19 F和125 Te NMR)研究。
  • Mechanistic Insights on the Reduction of CO<sub>2</sub> to Silylformates Catalyzed by Ir-NSiN Species
    作者:Alejandro Julián、Jefferson Guzmán、E. A. Jaseer、Francisco J. Fernández-Alvarez、Raquel Royo、Víctor Polo、Pilar García-Orduña、Fernando J. Lahoz、Luis A. Oro
    DOI:10.1002/chem.201702246
    日期:2017.9.4
    that using 1 as catalyst precursor above 328 K decreases the activity through a thermally competitive mechanistic pathway. Indeed, the reduction of the ancillary trifluoroacetate ligand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ilylether CF3CH2OSiR3 has been observed. Moreover, mechanistic studies for the 1‐catalyzed CO2‐hydrosilylation reac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1 prefers an
    CO的氢化硅烷化2具有不同硅烷如HSiEt 3,HSiMe 2 PH,HSiMePh 2,HSiMe(OSiMe 3)2,和在HSi(OSiMe 3)3中的铱的催化ammounts的存在(III)配合物[Ir( H)(CF 3 CO 2)(NSiN *)(coe)](1 ; NSiN * = fac-双-(4-甲基吡啶-2-基氧基); coe =顺式-环辛烯)。基于1的氢化硅烷化催化体系的活性取决于还原剂的性质,其中HSiMe(OSiMe 3)2被证明是最活跃的。发现前述反应对形成相应甲硅烷基甲酸酯具有高度选择性。已经发现在328K以上使用1作为催化剂前体通过热竞争机制途径降低了活性。实际上,已经观察到辅助三氟乙酸酯配体的还原以得到相应的甲硅烷基醚CF 3 CH 2 OSiR 3。此外,基于实验和理论研究的1催化CO 2加氢硅烷化反应的机理研究表明,1偏爱CO 2的内层机理还原,而密切相关的[Ir(H)(CF
  • Quaternary trialkyl(polyfluoroalkyl)ammonium salts including liquid iodides
    作者:Om D. Gupta、Paul Douglas Armstrong、Jean'ne M. Shreeve
    DOI:10.1016/j.tetlet.2003.09.231
    日期:2003.12
    New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that contain polyfluorinated alkyl substituents were prepared by the polyfluoroalkyl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with polyfluorinated alkyl iodides. Metathesis reactions of the iodide salts with fluorine-containing anions resulted in new low melting salts. The iodide salts of the tri(isooctyl)polyfluoroalkyl amines are also liquids at 25°C.
    通过叔胺与多氟烷基碘的多氟烷基化反应制备了含有多氟烷基取代基的新型季铵盐。碘化物盐与含氟阴离子的复分解反应产生了新的低熔点盐。三(异辛基)多氟烷基胺的碘化物盐在25℃下也是液体。
  • Emission tuning in Re(I) complexes: Expanding heterocyclic ligands and/or introduction of perfluorinated ligands
    作者:Pavel A. Abramov、Konstantin A. Brylev、Aleksei Yu. Vorob'ev、Yuriy V. Gatilov、Gennadiy I. Borodkin、Noboru Kitamura、Maxim N. Sokolov
    DOI:10.1016/j.poly.2017.08.046
    日期:2017.11
    Abstract Reactions of new heterocyclic ligands 2-(pyridin-2-yl)-[1,2,4]triazolo[1,5-a]quinolin-9-ol (L-OH), 2-(pyridin-2-yl)-[1,2,4]triazolo[1,5-a][1,10]phenanthroline (L-Py) and 2-methyl-[1,2,4]triazolo[1,5-a][1,10]phenanthroline (L-Me) with [Re(CO)5Br] in toluene afforded the complexe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L)Re(CO)3Br]. Substitution of the Br− ligand in [(L)Re(CO)3Br] by C3F7COO− leads to [(L)Re(CO)3(OOCC3F7)]
    新的杂环配体2-(吡啶-2-基)-[1,2,4]三唑并[1,5-a]喹啉-9-ol(L-OH),2-(吡啶-2-基)的抽象反应)-[1,2,4] triazolo [1,5-a] [1,10]菲咯啉(L-Py)和2-甲基-[1,2,4] triazolo [1,5-a] [1 ,10]菲咯啉(L-Me)与[Re(CO)5Br]的甲苯溶液,得到通式[(L)Re(CO)3Br]的配合物。C3F7COO-取代[(L)Re(CO)3Br]中的Br-配体会导致[(L)Re(CO)3(OOCC3F7)],并导致发射寿命增加。
  • Silver(I) Compounds Consisting of [2.2]Paracyclophane:  Reversible Guest-Driven Solid-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Incorporation Behavior
    作者:Takayoshi Kuroda-Sowa、Shu Qin Liu、Yuji Yamazaki、Megumu Munakata、Masahiko Maekawa、Yusaku Suenaga、Hisashi Konaka、Hisao Nakagawa
    DOI:10.1021/ic0400742
    日期:2005.3.21
    guest benzene molecules are intercalated. Pcp shows mu-di-eta1-eta2 coordination mode in 1, mu-tetra-eta1 coordination mode in 2 and 3, and mu-tetra-eta2 coordination mode in 4. The reversible guest exchang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complex 1, 2, or 3 and intercalation compound 4. It is unprecedented for metal-organic inclusion complexes that the guest exchange occurs where the guest is the solute molecule
    [2.2]对环环烷与七氟丁酸银(I)(AgC3F7CO2)的反应分离出三个新颖的网络:[Ag4(pcp)(C3F7CO2)4] x((1),[Ag4(pcp)(C3F7CO2)4] x phen( phen =菲)(2)和[Ag4(pcp)(C3F7CO2)4] x芴(3)和插层化合物[Ag4(pcp)(C3F7CO2)4] x 2苯(4)。这四个复合物均显示二维(2D)薄片结构,其中AgC3F7CO2形成无限链,而pcp充当连接。图1、2和3显示了带有腔体的二维平面板,其中客体分子位于其中,而图4则显示了二维Z字形层,客体苯分子插入其中。Pcp在1中显示mu-di-eta1-eta2协调模式,在2和3中显示mu-tetra-eta1协调模式,在4中显示mu-tetra-eta2协调模式。在复合物1、2之间观察到可逆的客体交换 或3和嵌入化合物4。对于金属-有机夹杂物,在客体为溶质分子的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