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司莫(Elesclomol)是一种触发癌细胞凋亡的氧化应激诱导剂,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中能有效引发细胞死亡,主要是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它作为一种新的靶向药物,在治疗转移性黑素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10月,Synta制药公司与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和销售Elesclomol,并于2010年上半年获美国FDA上市批准。
功能伊利司莫是一种选择性线粒体类抗癌药物,“第一类”能够引发癌细胞凋亡,同时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或仅有较小影响。目前该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作用机制伊利司莫能够与细胞外的Cu2+螯合形成复合物,并选择性地将Cu2+转运进线粒体,在线粒体中Cu2+被还原为Cu+并诱导大量活性氧物质(ROS)产生,从而促使癌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Elesclomol (STA-4783)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氧化应激诱导剂,在肿瘤细胞中引发促凋亡作用。临床试验已进行至第三阶段。
靶点Target | Value |
---|---|
HSP70 (Cell-free assay) |
使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分析,Elesclomol按100 nM处理Hs294T细胞6小时,显著诱导热休克应激反应基因和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Elesclomol (100 nM) 处理Ramos Burkitt’s淋巴瘤B细胞1小时和6小时分别快速诱导 Hsp70 RNA水平提高4.8倍和160倍,与细胞内ROS含量一致。处理0.5小时和6小时后,ROS含量分别增加20%和385%,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Tiron预处理可抑制对Hsp70的诱导作用。
200 nM Elesclomol 处理HSB2细胞18小时,通过诱导氧化应激提高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分别为3.7倍和11倍。以上作用可通过NAC完全抑制而无效果于正常细胞。Elesclomol显著抑制SK-MEL-5, MCF-7, 和HL-60细胞活力,IC50分别值为110 nM、24 nM和9 nM。
在酵母细胞中,Elesclomol 诱导铜依赖性的ROS生成和毒性。与作用于细胞内特定靶点不同,Elesclomol与电子传递链(ETC)相互作用, 电子传递链是发生在线粒体中的一整套连贯的生物过程,在细胞器中可获得高水平的ROS,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体内研究虽然Elesclomol按25-100 mg/kg剂量单独处理携带人乳腺癌(MDA435, MCF7 和ZR-75-1), 肺癌 (RER)或淋巴癌 (U937)的裸鼠模型,没有抗癌活性,但Elesclomol可大幅增强化疗药物的功效,如紫杉醇,使肿瘤衰退,并延长小鼠寿命。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tert-butyl 2-methyl-2-(phenylcarbonothioyl)hydrazinecarboxylate | 1189371-78-5 | C13H18N2O2S | 266.364 |
N-甲基-N-硫代苯甲酰肼 | N-methylbenzothiohydrazide | 21048-05-5 | C8H10N2S | 166.247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hydroxyimino)-N'1,N'3-dimethyl-N'1,N'3-di(phenylcarbonothioyl)malonohydrazide | 1183894-81-6 | C19H19N5O3S2 | 429.524 |
—— | 1-N',3-N'-bis(benzenecarbonothioyl)-2-(dimethylaminomethylidene)-1-N',3-N'-dimethylpropanedihydrazide | 1183894-59-8 | C22H25N5O2S2 | 455.605 |
—— | N1-acetyl-N'1,N'3-dimethyl-N'1,N'3-di(phenylcarbonothioyl)malonohydrazide | —— | C21H22N4O3S2 | 442.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