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2-(benzo[1,3]dioxol-5-yl)-6-isopropoxy-4-methoxy-2H-chromene-3-carboxylic acid (1S,2R)-(+)-norephedrine salt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2-(benzo[1,3]dioxol-5-yl)-6-isopropoxy-4-methoxy-2H-chromene-3-carboxylic acid (1S,2R)-(+)-norephedrine salt
英文别名
(1S,2R)-2-amino-1-phenylpropan-1-ol;(2R)-2-(1,3-benzodioxol-5-yl)-4-methoxy-6-propan-2-yloxy-2H-chromene-3-carboxylic acid
(R)-2-(benzo[1,3]dioxol-5-yl)-6-isopropoxy-4-methoxy-2H-chromene-3-carboxylic acid (1S,2R)-(+)-norephedrine salt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13NO*C21H20O7
mdl
——
分子量
535.594
InChiKey
KYUXTBXKIPVKIC-DGVPBWF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9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13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动态拆分4-甲氧基亚甲基-3-羧酸中间体,实际合成内皮素拮抗剂S-1255的对映体。
    摘要:
    描述了对映体纯的S-1255(1)(一种有效的口服活性ET(A)受体拮抗剂)的实用多千克级合成方法。利用容易获得的原料和试剂,从2,5-二羟基苯乙酮8开始的整个反应序列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以优异的化学收率(8步,总收率41%)和高对映体纯度(98%)得到1 ee)。合成的关键步骤是关键中间体16的动态拆分。从外消旋体16以结晶形式(1S,2R)获得具有97-99%ee的(R)-甲氧基酸(R)-16,产率为83-84%。 )-(+)-去氧麻黄碱或(+)-辛可宁盐的动态拆分包括同时结晶和原位外消旋。讨论了通过开环的两性离子中间体进行动态拆分的机理。在最后的合成步骤中,通过格氏试剂3与(R)-16的共轭加成-消除反应,在C4碳和对-茴香基之间有效地形成碳-碳键,得到具有98%ee的1。由于高效的官能团转化,碳-碳键形成和动态拆分,该合成方法无需进行色谱纯化,可进行多千克级的制备。通过此过程成功制
    DOI:
    10.1021/jo026109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动态拆分4-甲氧基亚甲基-3-羧酸中间体,实际合成内皮素拮抗剂S-1255的对映体。
    摘要:
    描述了对映体纯的S-1255(1)(一种有效的口服活性ET(A)受体拮抗剂)的实用多千克级合成方法。利用容易获得的原料和试剂,从2,5-二羟基苯乙酮8开始的整个反应序列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以优异的化学收率(8步,总收率41%)和高对映体纯度(98%)得到1 ee)。合成的关键步骤是关键中间体16的动态拆分。从外消旋体16以结晶形式(1S,2R)获得具有97-99%ee的(R)-甲氧基酸(R)-16,产率为83-84%。 )-(+)-去氧麻黄碱或(+)-辛可宁盐的动态拆分包括同时结晶和原位外消旋。讨论了通过开环的两性离子中间体进行动态拆分的机理。在最后的合成步骤中,通过格氏试剂3与(R)-16的共轭加成-消除反应,在C4碳和对-茴香基之间有效地形成碳-碳键,得到具有98%ee的1。由于高效的官能团转化,碳-碳键形成和动态拆分,该合成方法无需进行色谱纯化,可进行多千克级的制备。通过此过程成功制
    DOI:
    10.1021/jo02610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actical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ndothelin Antagonist S-1255 by Dynamic Resolution of 4-Methoxychromene-3-carboxylic Acid Intermediate
    作者:Toshiro Konoike、Ken-ichi Matsumura、Tadahiko Yorifuji、Shoji Shinomoto、Yutaka Ide、Takashi Ohya
    DOI:10.1021/jo0261092
    日期:2002.11.1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between the C4 carbon and the p-anisyl group was accomplished by a conjugate addition-elimination reaction of Grignard reagent 3 to (R)-16 to give 1 having 98% ee. Owing to high efficiencies of functional group transformations,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s, and the dynamic resolution, the synthesis required no chromatographic purification and was amenable to a multikilogram-scale preparation
    描述了对映体纯的S-1255(1)(一种有效的口服活性ET(A)受体拮抗剂)的实用多千克级合成方法。利用容易获得的原料和试剂,从2,5-二羟基苯乙酮8开始的整个反应序列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以优异的化学收率(8步,总收率41%)和高对映体纯度(98%)得到1 ee)。合成的关键步骤是关键中间体16的动态拆分。从外消旋体16以结晶形式(1S,2R)获得具有97-99%ee的(R)-甲氧基酸(R)-16,产率为83-84%。 )-(+)-去氧麻黄碱或(+)-辛可宁盐的动态拆分包括同时结晶和原位外消旋。讨论了通过开环的两性离子中间体进行动态拆分的机理。在最后的合成步骤中,通过格氏试剂3与(R)-16的共轭加成-消除反应,在C4碳和对-茴香基之间有效地形成碳-碳键,得到具有98%ee的1。由于高效的官能团转化,碳-碳键形成和动态拆分,该合成方法无需进行色谱纯化,可进行多千克级的制备。通过此过程成功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