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核非血红素
钌 (IV)-
氧配合物 [Ru(IV)(O)(terpy)( bpm)](2+) (1),已进行。在
烷烃羟基化(即
氧回弹与
氧非回弹机制)中,实验和理论结果均表明,通过
烷烃的 1 速率决定性 H 原子抽吸形成的底物自由基比
氧回弹和去饱和过程更喜欢解离。在
烯烃被1
氧化时,对 1 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KIE) 值和
氧化苯乙烯形成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通过
氧原子转移 (
OAT) 从 Ru(IV)O 配合物到 C=C 双键的环
氧化反应是主要的途径。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表明,环
氧化反应是一个两步、双自旋状态的过程。相比之下,
环己烯被 1
氧化得到源自
烯丙基 CH 键
氧化的产物,其 KIE 值为 38(3)。通过 DFT 计算阐明了在
环己烯氧化 1 时,H 原子提取优于 C=C 双键环
氧化,这表明 CH 活化的能垒比环
氧化的能垒低 4.5 kcal mol(-1) . 在
硫化物的
氧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