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除草剂——草铵膦
草铵膦又名草丁膦,是一种非选择性叶面喷施的有机磷除草剂。1979年,由联邦德国赫司特(Hoechst)化学公司首先合成开发。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叶片吸收后,具有部分内吸作用,可由叶片基部向端部转移,对未出土的幼芽和种子无害。施药后短期内植物体内铵代谢紊乱,强烈的细胞毒剂铵离子在植物体内积累,导致植物中毒而死;同时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受害植物失绿呈黄白色,2~5天后开始枯黄死去。接触土壤后失去活性,适宜作苗后茎叶喷雾。
草铵膦主要用于果园、葡萄园、马铃薯田、苗圃、森林、牧场、观赏灌木及免耕地灭生性除草,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野燕麦、马唐、稗草、狗尾草、早熟禾、匍匐冰草、狗牙根、剪股颖、芦苇、羊茅等。也可防除藜、苋、蓼、荠、龙葵、繁缕、马齿苋、猪殃殃、苦苣菜、田蓟、田旋花、蒲公英等阔叶杂草,对莎草和蕨类植物也有一定效果。当阔叶草在生长旺盛始期及禾本科杂草分蘖始期将0.7~1.2千克/公顷的药量喷于杂草群体上,控草期为4~6周,必要时可再次施药,显著延长有效期。马铃薯田宜在芽前施用,亦可在收获前喷施,杀除地上残茬,便于收获。防除蕨类植物,每公顷用药量1.5~2千克。一般单用或与西马津、敌草隆或2甲4氯等混用。
化学结构和性质
草铵膦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在常见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低,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pH值5~9时水解,土壤中半衰期<10d。对光稳定。
毒性分级与应用
草铵膦为高毒农药,雄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2000mg/kg,雌大鼠为1620mg/kg;雄小鼠急性经口LD₅₀431mg/kg,雌小鼠为416mg/kg;狗急性经口LD₅₀200~400mg/kg。雄大鼠急性经皮LD₅₀>2000mg/kg,雌大鼠为4000mg/kg。无显著致癌、致畸及生殖毒性。
生产方法
草铵膦的合成涉及多个步骤:将O,O-二乙基甲基膦酸与二溴乙烷反应,在80℃加热2h得BrCH₂CH₂P(O)(OC₂H₅)CH₃, 再与(C₂H₅O₂C)₂CNa(NHCOCH₃)于85℃反应制得(C₂H₅O₂C)₂C(NHCOCH₃)CH₂CH₂P(O)(OC₂H₅)CH₃,后者与盐酸回流,所得化合物与28%氢氧化铵在60~70℃反应8h制得草铵膦。此外,还有高压催化合成法、低温定向合成法、斯特累克尔反应和密切尔加成法等。
储存运输及灭火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可燃;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磷氧化物烟雾。使用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或雾状水进行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