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是一类含有头孢烯结构的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是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因此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繁殖期进行杀菌。这类药物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对人体几乎无毒性,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是一类高效、低毒的重要抗生素。
头孢维星(Cefovecin)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通常使用其钠盐——头孢维星钠。1994年由SmithKlineBeecham公司首次合成成功,生产成本较高,后来由辉瑞开发成宠物专用药,并于2006年在欧盟首次用于猫、狗的皮肤感染治疗。直到2008年,美国才允许将其用于猫、狗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治疗。目前在中国尚未上市。
与已经应用的头孢拉定、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噻呋相比,头孢维星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更长的消除半衰期。
作用机制头孢维星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似,主要通过抑制胞壁黏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合成,导致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这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多杀性巴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包括肺炎克雷伯菌)、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如梭杆菌属、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棒状杆菌属和梭状芽胞杆菌属)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大多数第三代头孢菌素会在胃中被灭活,十二指肠也会限制药物的吸收。因此,口服给药是不可行的。头孢维星通常以头孢维星钠注射液的形式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给予。与大多数其他头孢菌素相比,头孢维星具有高蛋白结合率和亲水性特征,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并仅发生轻微的肝脏代谢,经尿液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