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是最常用的广谱高效消炎药之一,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其常见剂型包括罗红霉素胶囊、肠溶片、分散片和干混悬剂等。该药常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以及其他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炎症。
药理作用罗红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类似但更为强大,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强。体外研究证实,罗红霉素对各种链球菌(包括A、B、C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MRSA外)、表皮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杜克雷嗜血杆菌、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及口腔或阴道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与红霉素几乎相同。卡他布兰汉球菌对罗红霉素高度敏感,对弯曲杆菌、百日咳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杆菌和白喉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罗红霉素口服吸收良好,见效快。其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均高于红霉素。研究表明,单次口服150毫克后,血药峰浓度可达6.6~7.9微克/毫升,而同等条件下红霉素仅为0.2~0.4微克/毫升。
适应症罗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感染)、非典型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注意事项罗红霉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乙醇或丙酮,较易溶于甲醇或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其旋光度为[α]₂₃D-77.5°±2°(C=0.45,氯仿)。
生产方法罗红霉素的生产以红霉素为原料,通过与盐酸羟胺在三乙胺和甲醇中反应生成肟,再与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在丙酮中反应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