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盐酸布普品在给药后会被广泛代谢,主要通过肝脏中的CYP3A4酶介导的氧化反应。会产生羟基化衍生物,包括一种药理活性代谢物1-嘧啶基哌嗪(1-PP)。在动物研究中,1-PP具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盐酸布普品的药理活性。
来源:DrugBank
代谢
在肝脏代谢,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 3A4的氧化作用,产生多个羟基化衍生物和一个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物,1-嘧啶基哌嗪(1-PP)
消除途径:在一项使用14C标记的丁螺环酮的单次给药研究中,24小时内尿液中排出了29%至63%的剂量,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粪便排泄占剂量的18%至38%。
半衰期:2-3小时(尽管单次剂量的作用远比短暂的半衰期所表明的时间长)。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Buspirone binds to 5-HT type 1A serotonin receptors on presynaptic neurons in the dorsal raphe and on postsynaptic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thus inhibiting the firing rate of 5-HT-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dorsal raphe. Buspirone also binds at dopamine type 2 (DA2) receptors, blocking presynaptic dopamine receptors. Buspirone increases firing in the locus ceruleus, an area of brain where norepinephrine cell bodies are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 The net result of buspirone actions is that serotonergic activity is suppressed while noradrenergic and dopaminergic cell firing is enhanced.
布普品隆结合到位于背侧缝核的突触前神经元和海马区的突触后神经元的5-HT型1A血清素受体上,从而抑制背侧缝核中含5-HT神经元的放电率。布普品隆还结合到多巴胺型2(DA2)受体上,阻断突触前的多巴胺受体。布普品隆增加了蓝斑的放电,这是大脑中富含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体的区域。布普品隆作用的净结果是抑制了血清素能活动,同时增强了去甲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能细胞的放电。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丁螺环酮与偶尔的血清转氨酶升高有关联,但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并未发现与临床上明显的肝脏损伤案例有关。实际上,丁螺环酮通常被用作对照药物,在体内外评估其他精神药物的细胞毒性。尽管如此,丁螺环酮还是在肝脏中通过P450系统(CYP 3A4)代谢,并有可能导致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可能性评分:E(不太可能是临床上明显肝脏损伤的原因)。
药物类别:镇静剂和催眠药,其他。
来源:LiverTox
毒理性
化合物:布斯比龙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DILI标注:模糊的DILI关注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严重性等级:3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吸收、分配和排泄
盐酸布普品口服给药后可以迅速吸收。由于其广泛的首次通过代谢,生物利用度低且变化较大(大约5%)。虽然与食物同服会降低盐酸布普品的吸收,但药物的首次通过代谢也会降低,导致生物利用度增加,以及Cmax和AUC的增加。在单次口服20毫克剂量后,Cmax的范围为1至6 ng/mL,Tmax的范围为40至90分钟。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使用14C标记的丁螺环酮表明,在大约24小时内,给药剂量的29-63%通过尿液排出,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大约18%到38%的剂量通过粪便排出。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一项评估丁螺环酮在10至40毫克剂量范围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分布体积为5.3升/千克。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一项评估丁螺环酮在10至40毫克剂量范围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系统清除率为1.7升/小时/公斤。
来源:Drug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