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乌苯美司侧链 | 59969-65-2

中文名称
乌苯美司侧链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R)-3-benzyloxycarbonylamino-2-hydroxy-4-phenyl-but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S,3R)-3-((benzyloxycarbonyl)amino)-2-hydroxy-4-phenylbutyric acid;(2S,3R)-3-(((Benzyloxy)carbonyl)amino)-2-hydroxy-4-phenylbutanoic acid;(2S,3R)-2-hydroxy-4-phenyl-3-(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butanoic acid
乌苯美司侧链化学式
CAS
59969-65-2
化学式
C18H19NO5
mdl
——
分子量
329.353
InChiKey
JXJYTERRLRAUSF-CVEARBP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2-153 °C
  • 沸点:
    581.9±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9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95.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存储条件:2-8°C,干燥密封。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乌苯美司(Ubenimex 或 Bestatin)是一种从网状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oreticuli)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二肽类化合物。该药物于1987年在日本首次上市,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用于白血病治疗;随后在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商品名“百士欣”进行销售。

Bestatin 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抗肿瘤活性。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免疫系统:

  • 有效增强T、B淋巴细胞的功能。
  • 提升自然杀伤细胞(NK)的杀伤活力。
  • 促进集落刺激因子的合成,进而刺激骨髓细胞的再生与分化,从而整体调节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此外,Bestatin 还能够抑制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株 B16BL6 的侵袭,并阻止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在小鼠移植瘤实验中,观察到 Bestatin 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及肿瘤诱发的血管生成。

作为一款小分子免疫增强剂,乌苯美司(Ubenimex)在临床上常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他实体瘤等,并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过,单独使用时疗效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乌苯美司的侧链是合成乌苯美司过程中的中间体。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乌苯美司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国药集团川抗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141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苯美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L‑亮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HOBt缩合得到活化酯溶液;将(2S,3R)‑3‑苄氧甲酰胺基‑2‑羟基‑4‑苯基丁酸、弱酸强碱无机盐混合,滴加活化酯溶液反应得到N‑[(2S,3R)‑3‑苄氧甲酰胺基‑2‑羟基‑4‑苯基丁酰]‑L‑亮氨酸;N‑[(2S,3R)‑3‑苄氧甲酰胺基‑2‑羟基‑4‑苯基丁酰]‑L‑亮氨酸在氢气还原得到乌苯美司。本发明的乌苯美司的制备方法中,有机溶剂仅仅采用乙酸乙酯,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使用四氢呋喃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弱酸强碱无机盐作为碱催化剂,节约成本的同时,整个制备方法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操作过程简便。
  • 一种乌苯美司合成中的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721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苯美司原料药中的杂质,该杂质的结构得以确认,有利于乌苯美司的质量控制以获得高质量的乌苯美司原料药。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杂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纯度高,能够作为乌苯美司原料药质量研究过程的杂质对照品使用。
  • 多功能靶向免疫小分子抗癌药枸橼酸 Bestazomib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人:潍坊博创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
    公开号:CN10905378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靶向免疫小分子抗癌药枸橼酸Bestazomib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多功能靶向免疫小分子抗癌药枸橼酸Bestazomib的结构如下:本发明的多功能靶向免疫小分子抗癌药枸橼酸Bestazomib对APN/CD13具有抑制活性,同时对肿瘤蛋白酶体也具有抑制活性,可用于恶性肿瘤治疗药物的开发。
  • An enantiodivergent synthesis of threo β-amino alcohols: Preparation of key intermediates for bestatin and the related peptides
    作者:Takeo Kawabata、Yoshimitsu Kiryu、Yukio Sugiura、Kaoru Fuji
    DOI:10.1016/s0040-4039(00)60694-9
    日期:1993.8
    An enantiodivergent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threo β-amino alcohols and threo 1,2-diamines has been developed starting with a chiral aziridine 1. Unusual amino acid derivatives 3 and 5, which are key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for bestatin and the related peptides, have been prepared.
    从手性氮丙啶1开始,已开发出一种对映体分散的方法,用于制备苏式β-氨基醇和苏式1,2-二胺。已经制备了不常见的氨基酸衍生物3和5,它们是Bestatin及其相关肽的关键合成中间体。
  • Tributyltin Cyanide, a Novel Reagent for the S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3-Amino-2-hydroxy Acids via Cyanohydrin Intermediates
    作者:Rosario Herranz、Julia Castro-Pichel、Teresa García-López
    DOI:10.1055/s-1989-27367
    日期:——
    Reaction of tributyltin cyanide with optically active 2-N-benzyloxyearbonylamino aldehydes 1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O-tributylstannyl cyanohydrins 2 and 3 stereoselectively. Compounds 2 and 3 are transformed in situ into the methyl 3-N-benzoyloxycarbonyl-amino-2-hydroxy esters 4 and 5, respectively, via the imidate hydrochloride intermediates. Saponification of 4 and 5 provide 3-amino-2-hydroxy acids 6 and 7, respectively, key intermediat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Bestatin, Amastatin, and analogues.
    三丁基氰化锡与光学活性2-N-苯甲氧羰基氨基醛1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得到相应的O-三丁基甲锡烷基氰醇2和3。化合物2和3通过亚氨酸盐酸盐中间体分别原位转化为甲基3-N-苯甲酰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酯4和5。 4和5的皂化分别提供3-氨基-2-羟基酸6和7,它们是制备Bestatin、Amastatin和类似物的关键中间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