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溴新戊二醇 | 3296-90-0

中文名称
二溴新戊二醇
中文别名
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二溴新戊乙二醇;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二溴戊二醇;二溴新戊醇
英文名称
2,2-Bis(bromomethyl)-1,3-propanediol
英文别名
bis(bromomethyl)bis(hydroxymethyl)methane;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dibromoneopentyl glycol
二溴新戊二醇化学式
CAS
3296-90-0
化学式
C5H10Br2O2
mdl
MFCD00004688
分子量
261.941
InChiKey
CHUGKEQJSLOLH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2-114 °C(lit.)
  • 沸点:
    235°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8049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略微加热)、甲醇(略微加热)
  • LogP:
    1.08
  • 物理描述:
    2,2-bis(bromomethyl)-1,3-propanediol is an off-white powder. (NTP, 1992)
  • 颜色/状态:
    Needles from benzene
  • 蒸汽压力:
    6.4X10-6 mm Hg at 25 °C (est)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Bromine/.
  • 保留指数:
    1547.6;1563.9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其熔点为112-114°C,呈现白色结晶状,且毒性较低。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ADMET

代谢
在为期2年的生物分析中,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BMP)在大鼠和小鼠中被证明是一种多点致癌物。因为在大鼠体内,葡萄糖苷酸化是BMP的关键代谢转化,所以在这项研究中,比较了几个物种的体外肝脏葡萄糖苷酸化BMP的能力。此外,还确定了人类肠道微粒体和特定的人类肝脏UDP-葡萄糖苷酸转移酶(UGT)酶对BMP的葡萄糖苷酸化活性。为了探索BMP可能的其它代谢途径,使用大鼠和人类肝细胞进行了研究。在存在UDP-葡萄糖醛酸的情况下,将肝脏微粒体与BMP一起培养,形成了BMP单葡萄糖苷酸。BMP的肝脏微粒体葡萄糖苷酸化活性的顺序是:大鼠、小鼠 >> 仓鼠 > 猴子 >>> 人类。大鼠肝脏微粒体的葡萄糖苷酸化速率是人类肝脏微粒体的90倍。人类肠道微粒体将BMP转化为BMP葡萄糖苷酸的速率甚至低于人类肝脏微粒体。在测试的人类UGT酶中,只有UGT2B7对BMP具有可检测到的葡萄糖苷酸化活性。当BMP与新鲜分离的F-344雄性大鼠肝细胞悬液或冷冻保存的人类肝细胞一起培养时,形成的唯一代谢物是BMP单葡萄糖苷酸。人类肝细胞对BMP的葡萄糖苷酸化非常低。总的来说,这些结果支持大鼠的体内研究,其中BMP葡萄糖苷酸是唯一发现的代谢物。人类对BMP的葡萄糖苷酸化能力较差,这表明BMP在人类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将与啮齿类动物截然不同。
In a 2-year bioassay 2,2-bis(bromomethyl)-1,3-propanediol (BMP) was shown to be a multisite carcinogen in rats and mice. Because glucuronidation is the key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of BMP by rats, in this study the in vitro hepatic glucuronidation of BMP was compared across several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glucuronidation activities of human intestinal microsomes and specific human hepatic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UGT) enzymes for BMP were determined. To explore other possible routes of metabolism for BMP,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rat and human hepatocytes. Incubation of hepatic microsomes with BMP in the presence of UDP-glucuronic acid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BMP monoglucuronide. The order of hepatic microsomal glucuronidation activity of BMP was rats, mice >> hamsters > monkeys >>> humans. The rate of glucuronidation by rat hepatic microsomes was 90-fold greater than that of human hepatic microsomes. Human intestinal microsomes converted BMP to BMP glucuronide at a rate even lower than that of human hepatic microsomes. Among the human UGT enzymes tested, only UGT2B7 had detectable glucuronidation activity for BMP. BMP monoglucuronide was the only metabolite formed when BMP was incubated with suspensions of freshly isolated hepatocytes from male F-344 rats or with cryopreserved human hepatocytes. Glucuronidation of BMP in human hepatocytes was extremely low. Overall, the results support in vivo studies in rats in which BMP glucuronide was the only metabolite found. The poor glucuronidation capacity of humans for BMP suggests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of BMP in humans will be drama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oden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己糖酸-2-羧酸[6-[2,2-双(溴甲基)-3-羟基丙氧基]-3,4,5-三羟基环己烷-2-羧酸]
Pentaerythritol Dibromide has known human metabolites that include (2R,3R,4R,5S,6S)-6-[2,2-Bis(bromomethyl)-3-hydroxypropoxy]-3,4,5-trihydroxyoxane-2-carboxylic acid.
来源:NORMAN Suspect List Exchange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关于2,2-双(溴甲基)丙烷-1,3-二醇的致癌性,没有可用的流行病学数据。在实验动物中,有充分的证据表明2,2-双(溴甲基)丙烷-1,3-二醇具有致癌性。总体评估:2,2-双(溴甲基)丙烷-1,3-二醇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2B组)。
No epidemiological data relevant to the carcinogenicity of 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 were available.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for the carcinogenicity of 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 Overall evaluation 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 i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Group 2B).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合理预期为人类致癌物。
2,2-bis-(Bromomethyl)-1,3-propanediol: reasonably anticipated to be a human carcinoge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2,2-双(溴甲基)丙烷-1,3-二醇
IARC Carcinogenic Agent: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IARC Carcinogenic Classes:Group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论:第77卷:(2000年)一些工业化学品
IARC Monographs:Volume 77: (2000) Some Industrial Chemical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吸收、分配和排泄
对Fischer-344雄性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BMP)后,对其处置和代谢命运进行了研究。单次口服(14)C-BMP (10或100 mg/kg)后,低剂量超过80%,高剂量48%在大约12小时内以葡萄糖苷酸代谢物的主要形式通过尿液排出。连续口服5天或10天后,消除途径和速率与单次给药后得到的相似。在所有研究中,粪便中回收的放射性活性很低(<15%)。单次口服BMP(100 mg/kg)后72小时内,组织中残留的总放射性活性不到剂量的1%,并且连续每日给药没有导致组织中残留。静脉给药后,血液中发现的放射性标记迅速下降。排泄曲线与口服给药后的相似。口服或静脉给药后,血液血浆中存在母体BMP和BMP葡萄糖苷酸。静脉注射BMP(15 mg/kg)后,肝BMP葡萄糖苷酸主要排入胆汁(6小时内超过50%),但它在肠肝循环后随后在尿液中排出。这些数据表明,肝脏的广泛提取和快速葡萄糖苷酸化极大地限制了口服暴露后内部组织对BMP的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系统的生物利用度。
...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spositional and metabolic fate of 2,2-bis(bromomethyl)-1,3-propanediol (BMP) after oral 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o male Fischer-344 rats. After a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14)C-BMP (10 or 100 mg/kg) >80% of the low dose and 48% of the high dose were excreted by 12 hr in the urine predominantly as a glucuronide metabolite. After repeated daily oral doses for 5 or 10 days, route and rate of elimination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after single administrations of BMP. In all studies, the radioactivity recovered in feces was low (<15%). The total amount of radioactivity remaining in tissues at 72 hr after a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BMP (100 mg/kg) was less than 1% of the dose, and repeated daily dosing did not lead to retention in tissue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he radiolabel found in blood decreased rapidly. Excretion profil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Parent BMP and BMP glucuronide were present in blood plasma after oral or intravenous dosing. After an intravenous dose of BMP (15 mg/kg) the hepatic BMP glucuronide was primarily exported into the bile (>50% within 6 hr), but it underwent enterohepatic recycling with subsequent elimination in the urine.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extensive extraction and rapid glucuronidation by the liver limits exposure of internal tissues to BMP by greatly reducing its systemic bioavailability after oral exposur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分析选定的组织中,发现摄入100毫克/千克/天的FR 1138的大鼠组织中溴含量增加。在5毫克/千克/天的FR 1138剂量下,只有部分组织的溴含量略有增加,大多数组织的值与对照组相似。
Analysis of selected tissues indicated an increase in bromide content in tissues of rats ingesting 100 mg FR 1138/kg/day. At 5 mg FR 1138/kg/day, there was only a marginal increase in bromide content of some tissues, with most values in same range as control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3,S26,S36/37,S36/37/39,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45,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559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811
  • RTECS号:
    TY3195500
  • 危险标志:
    GHS07,GHS0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H35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1 + P312 + P33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SDS

SDS:4c9c69fbace2f200ab7faa23b1f9982d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致癌性 (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351 怀疑会致癌。
警告申明
预防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5H10Br2O2
分子式
: 261.9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
-
CAS 号 3296-90-0
EC-编号 221-967-7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溴化氢气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12 - 114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33 hPa 在 200 °C
13 hPa 在 178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88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该产品是或包含被IARC, ACGIH, EPA, 和 NTP 列为致癌物的组分
在对动物的研究中,只有有限的致癌迹象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2,2-Bis(bromomethyl)propane-1,3-diol)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TY31955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 一种反应性阻燃剂,使用后能达到更加严密的阻燃效果。
  • 有机合成中间体。

生产方法: 在配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55g季戊四醇(0.40mol)、200g 40%氢溴酸溶液(1.0mol)和一定量的冰醋酸。开启搅拌器,缓慢加热,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脱除水和未反应的溴化氢,然后加入300ml等体积的甲苯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3小时。过滤后,用热水重结晶,并添加活性炭脱色。再次过滤并真空干燥,最终得到成品84.7g,收率为80.8%(以季戊四醇计)。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溴新戊二醇 在 sodium az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2,2-bis(azidomethyl)trimethylene carb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MONOMERS AND POLYMERS FOR FUNCTIONAL POLYCARBONATES AND POLY (ESTER-CARBONATES) AND PEG-CO-POLYCARBONATE HYDROGELS
    [FR] MONOMÈRES ET POLYMÈRES POUR POLYCARBONATES ET POLY(ESTER-CARBONATES) FONCTIONNELS ET HYDROGELS DE PEG-CO-POLYCARBONATE
    摘要:
    这项发明通常涉及功能性聚合物和水凝胶。更具体地,该发明提供了具有明确定义功能的多用途单体和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以及它们的组合物,以及制备和使用它们的方法。该发明还提供了细胞相容性的聚乙二醇-共聚碳酸酯水凝胶(例如,通过无铜、应变促进的“点击”化学交联)。
    公开号:
    WO201211625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季戊四醇硫酸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34%的产率得到二溴新戊二醇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两亲性Janus Glycodendrimers自组装的可编程聚糖配体模拟生物膜
    摘要:
    加速的模块合成产生了18种两亲性Janus糖树状聚合物,具有由两个或一个碳水化合物头基或具有非碳水化合物亲水性臂的混合构象形成的三种不同拓扑。通过将它们的THF溶液简单地注入到水或缓冲液中,所有Janus化合物就会自组装成均匀,稳定和柔软的单层囊泡,称为糖树状大分子。混合的星座拓扑糖树状大分子被证明在结合植物,细菌和人凝集素方面最有效。具有生物医学相关受体的证据为这种糖类树状小体在靶向药物递送,疫苗和纳米医学的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希望的前景。
    DOI:
    10.1002/anie.2014031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焦磷酸盐化胆固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西南医科大学
    公开号:CN10765234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磷酸盐化胆固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点击化学连接胆固醇与焦磷酸盐,将胆固醇在药物制剂中的广泛应用与焦磷酸盐的骨靶向性二者相结合,制备出对骨具有强亲和力的靶向辅料—焦磷酸盐化胆固醇(PPi‑Chol),大大提升骨靶向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升骨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 [3-(胺甲基)-氧杂环丁烷-3-基]氨基甲酸对 甲氧基苄酯对氯苯甲酸盐合成方法
    申请人: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017599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本发明提供一种[3‑(胺甲基)‑氧杂环丁烷‑3‑基]氨基甲酸对甲氧基苄酯对氯苯甲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使用环状酰亚胺基团取代化合物1的溴基生成化合物2,环状酰亚胺基团为邻苯二甲酰亚胺、丁二酰亚胺、马来酰亚胺的任一种;b.使用伯胺与化合物2进行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3;c.化合物3与对氯苯甲酸反应得到化合物4;反应路线如下: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更加环保,并且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EN] MODULAR SYNTHESIS OF AMPHIPHILIC JANUS GLYCODENDRIMERS AND THEIR SELF-ASSEMBLY INTO GLYCODENDRIMERSOMES<br/>[FR] SYNTHÈSE MODULAIRE DE GLYCODENDRIMÈRES AMPHIPHILES DE TYPE JANUS ET LEUR AUTOASSEMBLAGE EN GLYCODENDRIMÈRESOMES
    申请人:PERCEC VIRGIL
    公开号:WO2014190024A1
    公开(公告)日:2014-11-27
    The invention concerns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Y1 and Y2 are independently a monosaccharide or disaccharide; X1 and X2 are independently -(R9-O)m-, -(R10)P-, -O-(R11-O)q-, -R16-O-R17-O- or a covalent bond; Q1 and Q2 are independently a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e moiety; Z1 and Z2 are independently -(O-R7)-, -(O-C(=O)-R8)a-, -O-C(=O)-R12-C(=0)-R13-, -O- C(=O)-R14-C(=O)-R15 or a covalent bond; R7-R17 are each independently C1-C6 alkyl; R1-R6 are each independently a linear or branched alkly group; b, c, d, e, f, and g are 0 or 1, provided b + c + d equals at least 2 and e + f + g equals at least 2; and a, m, p, and q are each an integer from 1-6.
    该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Y1和Y2分别是单糖或二糖;X1和X2分别是-(R9-O)m-,-(R10)P-,-O-(R11-O)q-,-R16-O-R17-O-或共价键;Q1和Q2分别是含氮杂环基;Z1和Z2分别是-(O-R7)-,-(O-C(=O)-R8)a-,-O-C(=O)-R12-C(=0)-R13-,-O- C(=O)-R14-C(=O)-R15或共价键;R7-R17各自独立地是C1-C6烷基;R1-R6各自独立地是线性或支链烷基;b、c、d、e、f和g为0或1,但要求b + c + d至少等于2,e + f + g至少等于2;a、m、p和q各自是1-6的整数。
  •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COMPRISING CF30 GROUPS
    申请人:Ignatyev Nikolai (Mykola)
    公开号:US20110082312A1
    公开(公告)日:2011-04-07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F 3 O groups u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group Y, in which Y=—Hal, —OSO 2 (CF 2 ) z F, —OSO 2 C z H 2z+1 (z=1-10), —OSO 2 F, —OSO 2 Cl, —OC(O)CF 3 — or —OSO 2 Ar, to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F 3 O groups using KOCF 3 and/or RbOCF 3 , and to novel compounds containing CF 3 O groups, and to the use thereof.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含有至少一个基团Y的化合物制备含有CF3O基团的化合物的方法,其中Y=—Hal,—OSO2(CF2)zF,—OSO2CzH2z+1(z=1-10),—OSO2F,—OSO2Cl,—OC(O)CF3—或—OSO2Ar;涉及一种利用KOCF3和/或RbOCF3制备含有CF3O基团的化合物的方法,以及涉及含有CF3O基团的新化合物及其用途。
  • Synthesis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azidomethyl-substituted oxetanes: the morphology of statistical block copolymers
    作者:Timur I. Mukhametshin、Aleksei I. Petrov、Nina V. Kuznetsova、Vladimir A. Petrov、Natalia V. Averianova、Ilgiz Kh. Garaev、Anatoly V. Kostochko、Aidar T. Gubaidullin、Dmitry B. Vinogradov、Pavel V. Bulatov
    DOI:10.1007/s10593-017-2128-3
    日期:2017.6
    3,3-Bis(azidomethyl)oxetane and 3-azidomethyl-3-methyloxetane were obtained by bromination of pentaerythritol and metriol with a mixture of hydrobromic, acetic, and sulfuric acids, followed by cycl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phase-transfer catalyst TBAB, with the formation of oxetane ring and replacement of bromide substituents with azide ions. The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of 3,3-bis-(azidomethyl)oxetane
    3,3-双(叠氮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和3-叠氮基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是通过季戊四醇和间苯二酚与氢溴酸,乙酸和硫酸的混合物溴化,然后在相转移催化剂TBAB的存在下环化而获得的,形成氧杂环丁烷环并用叠氮化物离子取代溴化物取代基。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和3-叠氮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的共聚反应在由三异丁基铝和水制备的催化体系的存在下进行。使用小角度和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确定合成共聚物的无定形晶体和畴结构。我们还提供了有关这些统计共聚物中构象和弛豫转变的数据。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