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格列奈(英文名:Nateglinide)是一种非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内容物为类白色,是D-苯丙氨酸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与胰岛B细胞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阻滞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导致细胞膜去极化,进而激活钙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那格列奈是一种新型餐时血糖调节剂,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心血管副作用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的特点。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磺脲类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理化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甲醇、乙醇和氯仿中易溶,在丙酮、乙醚中溶解,水中几乎不溶。临床使用的有效晶型为H-型,熔点137~141℃。[α]D-37.5°,最大紫外吸收波长252, 257, 263 nm。
那格列奈与类似药物那格列奈(糖力)、米格列奈和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是目前常用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口服降糖药。这些药物由日本Ajomoto公司首次研制成功,化学结构属于甲酰甲基苯甲酸(CMBA),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是一种具有氨基酸结构的新型降糖药物,也是唯一具有氨基酸结构的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作用机制通过与胰岛β细胞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阻滞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导致细胞膜去极化,激活钙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作为一种新型餐时血糖调节剂,那格列奈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心血管副作用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的特点。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2%,15分钟即可产生胰岛素分泌效应,Tmax为0.5~0.9小时,0.2小时达到胰岛素峰值,1.5小时后与安慰剂相似。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当达到血药峰值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口服120 mg及静脉注射60 mg的T1/2为1.5~1.7小时,而血浆清除时间为7.4小时。肝脏内通过CYP2C9和CYP3A4同工酶途径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异构体氧化后的产物,可以是羟基、非对应异构体、异丙基异构体或不饱和异构体族。在血浆及尿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异丙基族甲川(methine carbon)羟基化后的代谢产物。约2/3的Nateg从粪便排泄,其余从尿中排泄。此种排泄方式对老年Ⅱ型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者是有益的。那格列奈消除T1/2为1.4小时,因其T1/2较短,尚未见到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报道。长期使用那格列奈也不会产生因药物蓄积而致药源性低血糖。
化学性质白色粉末状结晶,熔点136~139℃。
用途治疗糖尿病。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N-[(反式-4-异丙基环己基)羰基]-D-苯丙氨酸甲酯 | N-[(trans-4-Isopropylcyclohexyl)carbonyl]-D-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 105746-47-2 | C20H29NO3 | 331.455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N-[(反式-4-异丙基环己基)羰基]-D-苯丙氨酸甲酯 | N-[(trans-4-Isopropylcyclohexyl)carbonyl]-D-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 105746-47-2 | C20H29NO3 | 331.455 |
—— | nateglinide 4-(nitrooxymethyl)benzoate | —— | C27H34N2O6 | 482.577 |
—— | nateglinide 3-nitrooxymethylbenzoate | —— | C27H34N2O6 | 482.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