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偶氮苯 | 103-33-3

中文名称
偶氮苯
中文别名
二苯基二氮烯;1,2-二苯基二氮烯
英文名称
Azobenzene
英文别名
1,2-diphenyldiazene;diphenyldiazene
偶氮苯化学式
CAS
103-33-3
化学式
C12H10N2
mdl
——
分子量
182.225
InChiKey
DMLAVOWQYNRWN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5-68 °C (lit.)
  • 沸点:
    293 °C (lit.)
  • 密度:
    1.09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00 °C
  • 溶解度:
    6.4mg/l
  • 物理描述:
    Azobenzene appears as orange-red crystals or dark brown chunky solid. (NTP, 1992)
  • 颜色/状态:
    Orange-red leaflets
  • 蒸汽压力:
    3.61X10-4 mm Hg at 25 °C
  • 稳定性/保质期: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 分解:
    WHEN STRONGLY HEATED, IT EMITS HIGHLY TOXIC FUMES OF /NITROGEN OXIDES/.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6266 @ 78 °C/D
  • 解离常数:
    pKa = -2.950E+00
  • 保留指数:
    1556;1591;1566;1597.2;1556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代谢
在给大鼠腹腔注射偶氮苯后,在尿液中发现了苯胺和一种在酸化后能生成联苯胺的水溶性化合物...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azobenzene by ip injection to rats, aniline and water-soluble compound that gives benzidine on acidification were found in urin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肝微粒体酶催化的代谢途径。偶氮苯还原为苯胺。/来自表格/
Metabolic pathways catalyzed by liver microsomal enzymes. Azobenzene reduced to aniline. /from tabl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一些以原形从尿液中排出,但主要部分以代谢物形式存在于尿液中,包括肼苯、联苯胺、邻-和对-羟基偶氮苯、邻-和对-氨基酚以及它们的结合物。
Some is also excreted unchanged in urine, but major fraction is present in urine as metabolites hydrazobenzene, benzidine, o- and p-hydroxyazobenzenes, o- and p-aminophenols and their conjugat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偶氮化合物在体外代谢的影响因素已经得到研究,并建立了允许最大代谢的条件。在N-氧化作用的程度上有明显的物种差异,活性的顺序取决于所使用的底物类别。对于双芳基偶氮化合物,活性的顺序是家兔>仓鼠>小鼠>豚鼠>大鼠,而对于双烷基和混合烷基-芳基偶氮化合物,顺序是仓鼠>豚鼠>小鼠>家兔>大鼠。报告了N-氧化偶氮苯的适宜动力学因素,Km和Vmax。在大鼠中观察到了偶氮苯N-氧化酶活性的性别差异,但在仓鼠中没有。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tabolism of azo compounds in vitro have been studied and conditions which allow maximal metabolism established. A species difference in the extent of N-oxidation was evident, the order of activity depending on the class of substrate used. With the bisaryl azo compound, the order of activity was rabbit > hamster > mouse > guinea pig > rat, while for the bisalkyl and mixed alkyl-aryl azo compounds, the order was hamster > guinea pig > mouse > rabbit > rat. The appropriate kinetic factors, Km and Vmax for the N-oxidation of azobenzene are reported. A sex difference in azobenzene N-oxidase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rats but not in hamster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没有关于人类的数据。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总体评估:第3组:该物质对人类致癌性无法分类。
No data are available in humans. Limited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in animals. OVERALL EVALUATION: Group 3: The agent is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癌症分类:B2组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Cancer Classification: Group B2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分类:B2;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分类依据:偶氮苯通过饮食给药在雌雄F344大鼠的脾脏和其他腹部器官中诱导了侵入性肉瘤。它具有基因毒性,并可能在胃的酸性条件下转化为苯肼,后者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人类致癌性数据:无。动物致癌性数据:足够。/基于历史分类系统/
CLASSIFICATION: B2;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Azobenzene induced invasive sarcomas in the spleen and other abdominal organs in male and female F344 rats following dietary administration. It is genotoxic and may be converted to benzidine, a known human carcinogen, under the acidic conditions in the stomach. HUMAN CARCINOGENICITY DATA: None. ANIMAL CARCINOGENICITY DATA: Sufficient. /SRP: Based on histor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偶氮苯
IARC Carcinogenic Agent:Azobenzene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第3组:无法归类其对人类致癌性
IARC Carcinogenic Classes:Group 3: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吸收、分配和排泄
给兔子的500毫克/千克体重的偶氮苯中,有30%出现在粪便中;吸收的偶氮苯中,有23%……以未改变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
Of 500 mg/kg bw azobenzene given to rabbits, 30% appears in feces; of absorbed azobenzene, /23%/... is excreted in urine... unchange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偶氮苯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偶氮苯和其他偶氮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涉及二级价键。
Azobenzene binds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The interaction of azobenzene and other azo compounds with proteins involves secondary valence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Xn,F,T,N
  • 安全说明:
    S16,S29,S33,S36/37,S45,S53,S60,S61,S62,S7,S9
  • 危险类别码:
    R4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70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危险类别:
    6.1(b)
  • RTECS号:
    CN140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01,P202,P260,P264,P270,P271,P273,P281,P301+P312+P330,P304+P340+P312,P308+P313,P391,P405,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2+H332,H341,H350,H373,H410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并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需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内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38d608de5ea3b03966aec5df692025f4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偶氮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Azobenzene;Azodibenz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3-33-3
分子式: C 12 H 10 N 2
分子量: 182.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偶氮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具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属可疑致癌物。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476.7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建议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橙色片状晶体。
pH:
熔点(℃): 68
沸点(℃): 293
相对密度(水=1): 1.20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0.133/103.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476.7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 12 H 10 N 2
分子量: 182.23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
主要用途: 用于制联苯染料,橡胶促进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000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专人保管。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偶氮苯是最简单的芳香偶氮化合物,也是众多偶氮染料的母体结构。其含有两个苯基分别与偶氮基–N=N–两端相连的结构。反式为橙红色棱形结晶,溶于乙醇、乙醚和乙酸;顺式为橙红色片状晶体,不稳定,会缓慢转化为反式异构体。它有毒且易燃,在碱性条件下可还原成氢化偶氮苯,也可在锌/乙酸的条件下还原成苯胺。此外,偶氮苯还可通过二氧化铬氧化生成氧化偶氮苯。

用途

偶氮苯可用于制造联苯染料,并用作橡胶促进剂。

生物活性

偶氮苯可用作光触发器,适用于设计和合成各种光响应系统。

化学性质

偶氮苯又名二苯基二酰亚胺。其为橙红色片状结晶体,熔点为68.5℃,沸点为293℃,相对密度为1.203(20/4℃),折光率为1.6266。它能溶于醇、醚、苯和冰醋酸,而不溶于水。偶氮苯及其衍生物都是有颜色的化合物,其中许多用作偶氮染料。有毒!大鼠口服LD50为1000毫克/千克,会损害肝脏。

用途

偶氮苯还用于有机合成、杀螨剂以及制造联苯染料和橡胶促进剂等。

生产方法

偶氮苯由硝基苯通过以下反应制备:将硝基苯、甲醇及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76℃,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锌粉,保温搅拌16小时;再加入锌粉,继续保温反应48小时。趁热过滤后冷却,在粗品中加入20%盐酸并在70℃下溶解,随后冷却过滤并结晶于水浴中的70-80℃,放冷后再过滤,最后经乙醇重结晶、干燥而得。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50: 1000毫克/千克;腹腔-小鼠LD50: 50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应储存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中,并与食品原料分开储存和运输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偶氮苯盐酸硫酸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对氨基苯磺酸
    参考文献:
    名称:
    Laar, Chemische Berichte, 1881, vol. 14, p. 193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亚硝基苯乙醇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85%的产率得到偶氮苯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fficient catalyst-free and chem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zobenzenes from nitrobenzenes
    摘要:
    在80°C的温度下,应用NaOH介导的反应在乙醇中进行硝基苯的反应,获得了优良产率的偶氮苯。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从易得的硝基苯衍生物合成多种偶氮化合物的简便途径。
    DOI:
    10.1039/c4ra06027j
  • 作为试剂:
    描述:
    甲醇一氧化碳4-硝基甲苯bis(acetylacetonate)oxovanadium三氯化铁偶氮苯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160.0 ℃ 、5.07 MPa 条件下, 反应 1.0h, 以5%的产率得到N-苯基香豆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methyl-N-arylcarbamates by the carbonylation of azoxy, azo, and nitro compounds
    摘要:
    DOI:
    10.1007/bf009956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氢化反应方法
    申请人:郑州大学
    公开号:CN11109998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反应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氢化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氢受体化合物、频哪醇硼烷、催化剂在质子氢存在的条件下于溶剂中进行氢转移反应,使得氢受体化合物进行氢化反应;所述催化剂为钯催化剂、铱催化剂、铑催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氢受体化合物包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氧双键、碳氮双键、氮氮双键、硝基、碳氮三键、环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官能团。本发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易操作,收率高,反应时间短,底物适用范围广,适应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氧双键、碳氮双键、氮氮双键、硝基、碳氮三键、环氧官能团,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反应专一性强。
  • Invisible Silver Guests Boost Order in a Framework That Cyclizes and Deposits Ag<sub>3</sub>Sb Nanodots
    作者:Shengxian Cheng、Yinger Xin、Jieying Hu、Weijin Feng、Dohyun Ahn、Matthias Zeller、Jun He、Zhengtao Xu
    DOI:10.1021/acs.inorgchem.1c00012
    日期:2021.4.19
    curiously remain highly disordered and absent in the strucutral model. The enhanced order of the framework can be generally ascribed to interaction of the silver guests with the host alkyne and thioether functions, while the invisible heavy-atom guest represents a new phenomenon in the metalation of open framework materials. (2) The AgSbF6 guests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thermocyclization of the vicinal alkyne
    将金属客体注入(金属化)金属有机框架(MOF)的多孔介质中是实现广泛功能化目的的一种局部方法。我们报告了AgSbF 6来宾与MOF主持人Zr L1 [Zr 6 O 4(OH)7(L1)4.5(H 2 O)4 ]的显着相互作用。(1)AgSbF 6的重原子客体在MOF主体中诱导顺序,以允许可移动的炔烃侧臂通过X射线衍射完全定位,但是奇怪的是,它们本身在结构模型中仍然高度混乱且不存在。骨架的有序化通常可以归因于银客体与主体炔烃和硫醚官能团的相互作用,而无形的重原子客体代表了开放骨架材料金属化中的一种新现象。(2)AgSbF 6来宾还参与了L1接头的邻位炔烃单元的热循环(在450°C时),并形成了稀有的Ag 3纳米颗粒。锑负载在随之形成的纳米石墨烯网络上。所得复合材料显示出高电导率(1.0 S / cm)以及有用的,减弱的催化活性,可用于选择性地将硝基芳烃转化为工业上重要的偶氮化合物,即不过度形
  • Application of Silicon-Initiated Water Splitting for the Reduction of Organic Substrates
    作者:Ashot Gevorgyan、Satenik Mkrtchyan、Tatevik Grigoryan、Viktor O. Iaroshenko
    DOI:10.1002/cplu.201800131
    日期:2018.5
    several important classes of organic compounds is describe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ductive water splitting can be promoted by several metalloids among which silicon shows the best efficiency.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ies were applied for the reduction of nitro compounds, N-oxides, sulfoxides, alkenes, alkynes, hydrodehalogenation as well as for the gram-scale synthesis of several substrates of industrial
    描述了使用水作为氢的供体,其适合于还原几种重要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发现还原水分解可以通过几种准金属来促进,其中硅显示出最佳的效率。所开发的方法学被用于还原硝基化合物,N-氧化物,亚砜,烯烃,炔烃,加氢脱卤作用以及几种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底物的克级合成。
  • <i>t</i>BuOK-triggered bond formation reactions
    作者:Yulong Xu、Xiaonan Shi、Lipeng Wu
    DOI:10.1039/c9ra04242c
    日期:——
    Recently, inexpensive and readily available tBuOK has seen widespread use in transition-metal-free reactions. Herein, we report the use of tBuOK for S–S, S–Se, NN and CN bond formations, which significantly extends the scope of tBuOK in chemical synthesi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we have realized mild and general methods for disulfide, azobenzenes imine etc. synthesis.
    最近,廉价且容易获得的t BuOK 已广泛应用于无过渡金属的反应中。在此,我们报告了t BuOK 在 S-S、S-Se、N 中的应用 氮和碳 N 键的形成,显着扩展了t BuOK 在化学合成中的范围。与传统方法相比,我们实现了二硫化物、偶氮苯亚胺等合成方法的温和通用。
  • Stabilis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by N-heterocyclic thiones
    作者:Leonardo C. Moraes、Bertrand Lacroix、Rute C. Figueiredo、Patricia Lara、Javier Rojo、Salvador Conejero
    DOI:10.1039/c7dt01856h
    日期:——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N-heterocyclic thiones (NHTs) as ligand stabilisers. These Au-NPs have been shown to be very stable, even in air, and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techniques (TEM, HR-TEM, STEM-HAADF, EDX, DLS, elemental analysis and 1H NMR). These nanoparticles are active in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arenes to anilines.
    金纳米颗粒(Au-NPs)已使用N-杂环硫酮(NHTs)作为配体稳定剂制备。这些Au-NP甚至在空气中也显示出非常稳定的特性,并且已通过多种技术(TEM,HR-TEM,STEM-HAADF,EDX,DLS,元素分析和1 H NMR)的组合进行了表征。这些纳米颗粒在将硝基芳烃催化还原成苯胺中具有活性。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黑洞猝灭剂-2,BHQ-2ACID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24S)- 颜料橙61 阿利新黄GXS 阳离子红X-GTL 阳离子红5BL 阳离子橙RN 阳离子橙GLH 间甲基红 镨(3+)丙烯酰酸酯 镍酸酯(1-),[3-羟基-4-[(4-甲基-3-硫代苯基)偶氮]-2-萘羧酸根(3-)]-,氢 钴,[二[m-[[1,2-二苯基-1,2-乙二酮1,2-二(肟酸根-kO)](2-)]]四氟二硼酸根(2-)-kN1,kN1',k2,kN2']-,(SP-4-1)- 钠5-氯-2-羟基-3-[(2-羟基-4-{[(4-甲基苯基)磺酰基]氧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5-[[3-[[5-[[4-[[[4-[(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苯基]氨基]羰基]苯基]偶氮]-2,4-二羟基苯基]偶氮]-4-羟基苯基]偶氮]水杨酸盐 钠4-[(4-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酯 钠4-[(4-{[4-(二乙基氨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4-({3-甲氧基-4-[(4-甲氧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3-({5-甲氧基-4-[(4-甲氧基苯基)偶氮]-2-甲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重氮基烯,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 重氮基烯,[4-[(2-乙基己基)氧代]-2,5-二甲基苯基](4-硝基苯基)- 重氮基烯,(2-氯苯基)苯基- 酸性金黄G 酸性棕S-BL 酸性媒介棕6 酸性媒介棕48 酸性媒介棕4 酸性媒介棕24 邻氨基偶氮甲苯 达布氨乙基甲硫基磺酸盐 赛甲氧星 茴香酸盐己基 苯重氮化,2-甲氧基-5-甲基-4-[(4-甲基-2-硝基苯基)偶氮]-,氯化 苯酰胺,4-[4-(2,3-二氢-1,4-苯并二噁英-6-基)-5-(2-吡啶基)-1H-咪唑-2-基]- 苯胺棕 苯胺,4-[(4-氯-2-硝基苯基)偶氮]- 苯甲酸,2-[3-[4-(苯偶氮基)苯基]-1-三氮烯基基]- 苯基-(4-苯基偶氮苯基)二氮烯 苯基-(4-哌啶-1-基苯基)二氮烯 苯基-(4-吡咯烷-1-基苯基)二氮烯 苯乙酸,-α-,4-二甲基-,(-alpha-S)-(9CI) 苏丹红 苏丹橙G 苏丹Ⅳ 膦酸,[(2-羟基苯基)[[4-(苯偶氮基)苯基]氨基]甲基]-,二乙基酯 脂绯红 耐晒深蓝R盐 耐晒枣红GBC 羰基[苯基(丙烷-2-基)氨基]乙酸 美沙拉嗪杂质06 美沙拉嗪杂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