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邻苯二甲醛 | 643-79-8

中文名称
邻苯二甲醛
中文别名
鄰-鄰苯二甲醛;邻苯二醛;1,2-苯二醛;OPA
英文名称
Phthalaldehyde
英文别名
o-phthalic dicarboxaldehyde;o-Phthalaldehyde;ortho-phthalaldehyde;OPA;phthaldialdehyde;o-phthaldialdehyde
邻苯二甲醛化学式
CAS
643-79-8
化学式
C8H6O2
mdl
MFCD00003335
分子量
134.134
InChiKey
ZWLUXSQADUDCS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5-58 °C(lit.)
  • 沸点:
    83-84 °C (0.7501 mmHg)
  • 密度:
    1.13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邻苯二甲醛在20°C下的溶解度为3g/100mL;可溶于二异丙醚、5g/100mL去离子水、20g/100mL氯仿或20g/100mL丙酮。
  • 暴露限值:
    ACGIH: SL .025 mg/100 cm2; Ceiling 0.1 ppb (Skin)
  • LogP:
    0.99 at 30℃
  • 物理描述:
    YELLOW SOLID IN VARIOUS FORMS WITH CHARACTERISTIC ODOUR.
  • 颜色/状态:
    Long, pale yellow needles from petroleum ether (MP 56-56.5 °C). Also reported as colorless powder (MP: 54 °C)
  • 蒸汽密度:
    Relative vapor density (air = 1): 4.6
  • 蒸汽压力:
    0.0052 mm Hg at 21 °C (0.69 Pa)
  • 稳定性/保质期:

    远离氧化物。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acrid smoke and irritating fumes.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鉴定和使用:邻苯二甲醛OPA)用作消毒剂和试剂,用于荧光法测定伯胺醇。人体研究:OPA是用于医疗设备快速灭菌的常用溶液。有报道称,使用这种消毒剂进行膀胱镜检查后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也有描述使用OPA进行喉镜检查后发生的过敏性休克。在这些患者中,血清中检测到了OPA特异性IgE。内镜单元的4名工作人员出现了接触性皮炎,其中一人还发展成了哮喘。在仅使用含有OPA的抗菌溶液的80名女性消毒工作者中,与消毒相关的投诉发生率为:皮肤10%,眼睛9%,呼吸道症状16%。动物研究:在雄性小鼠中,注射OPA后,血清中产生了特异性IgE和IgG,表明OPA作为一种半抗原。总的来说,OPA引起了急性炎症,并作为一种半抗原性过敏原,尽管它仅引起了轻微的肝脏损伤。在对卵清蛋白(OVA)致敏的小鼠中,OPA增强了OV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向肺部的募集和对特异性过敏原IgE的产生,这表明OPA作为一种免疫佐剂。在大鼠和小鼠中,OPA暴露的主要靶标包括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和肺)、皮肤、眼睛、睾丸和附睾。在雄性和雌性大鼠和小鼠中,OPA吸入毒性的最敏感指标是鼻腔病变发生率的显著增加(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0.44 ppm)。在无外源代谢激活的情况下,OPA在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菌株中具有致突变性;在具有代谢激活的TA100或TA98或大肠杆菌WP2 uvrA/pKM101中,无论是否具有代谢激活,均未观察到致突变性。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Phthalaldehyde (OPA) is used as disinfectant and reagent in fluo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amines and thiols. HUMAN STUDIES: OPA is a commonly used solution for rapid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Cases of anaphylaxis following cystoscopy with endoscopes sterilized with this agent have been reported. OPA-induced anaphylaxis following laryngoscopy have also been described. In these patients, OPA-specific IgE was detected in the serum. Contact dermatitis occurred in 4 workers of the endoscopy unit, one of whom also developed asthma. Among 80 female disinfection workers who used only antiseptic solutions containing OPA, the incidence of disinfection-related complaints were 10% skin, 9% eye, and 16% respiratory symptoms. ANIMAL STUDIES: In male mice, injected OPA induced specific IgE and IgG in the sera, suggesting that OPA acts as a hapten. Overall, OPA caused acute inflammation and acted as a haptenic allergen, although it caused only mild liver injury. In mice sensitized to ovalbumin (OVA), OPA enhanced the OVA-induced recruitment of neutrophils to the lung and the production of allergen-specific IgE, suggesting that OPA acts as an immunological adjuvant. The major targets from OPA exposure in rats and mice included the respiratory system (nasal cavity, larynx, trachea, and lung), skin, eye, testis, and epididymis. The most sensitive measure of OPA inhalation toxicity in male and female rats and mic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cidences of nasal cavity lesions (lowest-observable-effect concentration = 0.44 ppm). OPA was mutagenic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rain TA100 in the absence of exogenous metabolic activation; no mutagenicity was seen in TA100 with metabolic activation or in TA98 or Escherichia coli WP2 uvrA/pKM101, with or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接触眼睛和皮肤时会产生严重的局部影响。该物质可以通过吸入其蒸汽或粉尘以及吞食而被人体吸收。
Serious local effects on contact with eyes and skin.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of its vapour or dust and by inges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吸入症状
咳嗽。呼吸急促。头痛。
Cough. Shortness of breath. Headache.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皮肤症状
红肿。疼痛。严重皮肤烧伤。
Redness. Pain. Serious skin burns.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眼睛症状
红肿。疼痛。严重烧伤。
Redness. Pain. Severe burns.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6,S28,S36,S36/37/39,S45,S61
  • 危险类别码:
    R34,R25,R43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2299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2923 8/PG 2
  • RTECS号:
    TH6950000
  • 危险标志:
    GHS05,GHS06,GHS09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4,H317,H4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73,P280,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P31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6.1
  • 储存条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请确保储存位置远离氧化剂。

SDS

SDS:2ab32512ce7e140b2f1c340c613fab3b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邻苯二甲醛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OPA
Benzene-1,2-dicarboxaldehyde
o-Phthalic dicarboxaldehyde
o-Phthalaldehy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3)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5)
皮肤腐蚀 (类别1B)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皮肤敏化作用 (类别1)
急性生毒性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3 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400 对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或吸烟。
P272 禁止将受污染的工作服带出工作场地.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3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 就诊。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1 收集溢出物。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OPA
别名
Benzene-1,2-dicarboxaldehyde
o-Phthalic dicarboxaldehyde
o-Phthalaldehyde
: C8H6O2
分子式
: 134.1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o-Phthalaldehyde
-
CAS 号 643-79-8
EC-编号 211-402-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肿,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对光线敏感 对湿度敏感 充气保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以前和操作过此产品之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沉浸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0,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 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 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55 - 58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83 °C 在 1.067 hPa
g) 闪点
132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辛醇--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934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胺,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78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大鼠 - > 2,00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腐蚀性 -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404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GPMT是一种用来确定皮肤过敏物质的试验 - 豚鼠 - 引起过敏。 -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406
生殖细胞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Ames 试验(艾姆斯试验) - 阴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误吞会中毒。 引致灼伤。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引起皮肤烧伤。
眼睛 引起眼睛烧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肿,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TH69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Oncorhynchus mykiss (红鳟) - 0.072 mg/l - 96.0 h
蚤和其他生无脊 半致死有效浓度(EC50) - Daphnia magna (大型蚤) - 0.087 mg/l - 48 h
椎动物的毒性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生物毒性极大。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923 国际海运危规: 2923 国际空运危规: 2923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TOXIC, N.O.S. (o-Phthalaldehyde)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TOXIC, N.O.S. (o-Phthalaldehyde)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toxic, n.o.s. (o-Phthalaldehy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6.1) 国际海运危规: 8 (6.1) 国际空运危规: 8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邻苯二甲醛

芳香醛

邻苯二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最新的外用高效安全抗菌消毒剂,可用于医院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此外,它还用于合成新抗血小板聚集药吲哚波芬,并在化学领域作为分析试剂

配制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中的规定,配制邻苯二醛试液的方法如下:取1.0克邻苯二甲醛,加入5毫升甲醇与95毫升0.4摩尔/升的硼酸溶液(用4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4),振摇使邻苯二甲醛溶解,再加2毫升乙醇酸,并用45%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至pH值为10.4。

化学性质

黄色针状晶体,熔点在54-56℃之间。主要用于医药、染料等。

用途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邻苯二甲醛吡啶盐酸 、 aluminum (III) chloride 、 硫酸甲基锂氢气sodium methylatemagnesium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7.0~140.0 ℃ 、4.0 MPa 条件下, 反应 48.75h, 生成 盐酸多塞平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以邻苯二甲醛为原料合成盐酸多塞平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以一种以邻苯二甲醛为原料合成盐酸多塞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来源广泛的邻苯二甲醛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康尼查罗反应、分子内酯化、取代、环化、亲核加成、消除反应、亲核取代、亲核取代、中和反应,得到柳氮磺吡啶。于第8步的亲核取代反应步骤中,采用有机锂化合物于醚的溶剂中,这样使得机锂化合物与二甲胺形成铵锂盐,接着该铵锂盐与卤代物进行烷基化反应,提高三级胺的收率,由此保证了最终盐酸多塞平的收率和纯度。邻苯二甲醛价廉,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开号:
    CN105418577A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二甲苯 在 C15H11ClN4SZn 、 对苯醌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66%的产率得到邻苯二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有机染料污染物、工业废水的光分解和甲基芳烃在可见光下光氧化的新型锌 (II) 配合物的合成
    摘要:
    报道了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合成用于甲基芳烃和二甲苯光氧化的新型希夫碱 Zn 配合物。所有合成的新配体和锌配合物都通过各种光谱分析进行了彻底的表征,并证实锌和配体的比例为 1:1,具有扭曲的八面体结构。配体的带隙能量高于其锌配合物。这些合成的新型 Zn(II) 配合物用于有机染料污染物的光裂解、食品工业废水的光降解和甲基芳烃的氧化,甲基芳烃在可见光照射下以中等产率转化为相应的醛。还研究了光氧化反应对可见光强度的依赖性。随着光催化剂用量的增加,甲基被氧化得到醛和单酸产物,这些产物也可以从 LC-MS 数据中识别出来。最后,据报道,在可见光驱动条件下,[Zn(PPMHT)Cl] 比 [Zn(PTHMT)Cl] 和 [Zn(MIMHPT)Cl] 具有更好的氧化甲基芳烃的效率。
    DOI:
    10.1016/j.jphotochem.2021.113455
  • 作为试剂:
    描述:
    甲醇 、 tetramethyl 2,2'-phthaloylbis(1,2-dihydro-1-isoquinolylphosphonate) 在 邻苯二甲醛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生成 异喹啉13-methoxy-8H-dibenzoquinolizin-8-onedimethyl 2--1,2-dihydro-1-isoquinolyl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烷基2,2'-邻苯二甲酰基双[1,2-二氢-1-异喹啉膦酸酯]的制备及其与碱的反应
    摘要:
    制备标题化合物并与二异丙基氨基锂反应,随后用醇猝灭,得到异喹啉、13-烷氧基-8H-二苯并[a,g]喹啉-8-酮和二烷基2-(邻-烷氧基羰基苯甲酰基)-1,2 -二氢-1-异喹啉基膦酸酯。
    DOI:
    10.1246/bcsj.57.23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p>ZnO</scp>/<scp>Fe<sub>3</sub>O<sub>4</sub></scp>nanoparticles promoted green synthesis of pyrazolo pyrimidinones: Study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作者:Mona Ghoorchibeigi、Kambiz Larijani、Parviz A. Azar、Karim Zare、Iraj Mehregan
    DOI:10.1002/jhet.4080
    日期:2020.10
    The preparation of pyrazolo pyrimidinone derivative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five component reactions of phthalaldehyde, cyanomethylamine, electron deficient acetylenic compounds, isocyanate, hydrazine, and catalytic amounts of ZnO/Fe3O4‐magnetic nanoparticles as a high performance catalyst under ultrasonic condition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n aquause media at room temperature. It should be mentioned
    吡唑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是在环境条件下,在超声条件下,利用苯甲醛甲胺,电子缺陷型炔属化合物,异氰酸酯和催化量的ZnO / Fe 3 O 4磁性纳米颗粒的五种组分反应进行的。室温下在族介质中的温度。应该提到的是,该催化剂是用菠菜制备的。提取物。另外,为了研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通过DPPH的自由基俘获和离子还原能力的实验。结果,合成的化合物显示出优异的被DPPH捕获的自由基和良好的离子还原能力。当前的方法具有例如优异的反应产率,绿色介质以及产物和催化剂易于分离的优点。
  • ZnO/Ag/Fe <sub>3</sub> O <sub>4</sub>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tubes employing <scp> <i>Petasites hybridus</i> </scp> rhizome water extract: A novel organometallic nano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new naphthyridines
    作者:Zinatossadat Hossaini、Navisa Tabarsaei、Samira Khandan、Peyman Valipour、Mona Ghorchibeigi
    DOI:10.1002/aoc.6114
    日期:2021.3
    magnetic NPs as a high performance catalyst was employ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aphthyridine derivatives in high yields via the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of phthalaldehyde, 2‐aminoactonitrile, activated acetylenic compounds, α‐haloketones, triphenyphophine, and ammonium acetate in aqueous media at ambient temperature. Due to having isoquinoline core, we investigate antioxidant property of some synthesized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Petasites hybridus根茎提取物作为可再生,温和且安全的合成了固定在碳纳米管(ZnO / Ag / Fe 3 O 4 / CNTs)上的ZnO / Ag / Fe 3 O 4 / CNTs纳米颗粒(NPs)。还原剂和有效的稳定剂,而无需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为了确认绿色合成NP的结构,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例如X射线衍射(XRD),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ZnO / Ag / Fe 3 O 4/ CNTs磁性NPs作为高性能催化剂,可通过在环境温度下在性介质中通过邻苯二甲醛,2-氨基乙腈,活化的炔属化合物,α-卤代酮,三苯膦和乙酸铵的多组分反应来高产率地制备啶衍生物。 。由于具有异喹啉核心,我们通过二苯基-吡啶甲基DPPH)自由基捕获和三价还原实验研究了某些合成化合物的抗氧化性
  • TAU-PROTEIN TARGETING PROTAC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申请人:Arvinas, Inc.
    公开号:US20180125821A1
    公开(公告)日:2018-05-10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bifunctional compounds, which find utility as modulators of tau protein.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directed to bifunctional compounds, which contain on one end a VHL or cereblon ligand which binds to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and on the other end a moiety which binds tau protein, such that tau protein is placed in proximity to the ubiquitin ligase to effect degradation (and inhibition) of tau. The present disclosure exhibits a broad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degradation/inhibition of tau protein. Diseases or disorders that result from aggregation or accumulation of tau protein are treated or prevented with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本公开涉及双功能化合物,其作为tau蛋白的调节剂具有实用性。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含有一端结合到E3泛素连接酶的VHL或cereblon配体,另一端结合到tau蛋白的双功能化合物,使得tau蛋白与泛素连接酶靠近,以实现tau蛋白的降解(和抑制)。本公开展示了与tau蛋白降解/抑制相关的广泛药理活性。本公开的化合物和组合物用于治疗或预防由tau蛋白聚集或积累导致的疾病或紊乱。
  • [EN]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HE TARGETED DEGRADATION OF 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br/>[FR] COMPOSÉS ET PROCÉDÉS POUR LA DÉGRADATION CIBLÉE DE PROTÉINES CONTENANT UN BROMODOMAINE
    申请人:ARVINAS INC
    公开号:WO2017030814A1
    公开(公告)日:2017-02-2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bifunctional compounds, which find utility as modulators of targeted ubiquitination, especially inhibitors of a variety of polypeptides and other proteins which are degraded and/or otherwise inhibited by bifunctional compound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compounds, which contain on one end a VHL ligand which binds to the ubiquitin ligase and on the other end a moiety which binds a target protein such that the target protein is placed in proximity to the ubiquitin ligase to effect degradation (and inhibition) of that prote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exhibits a broad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compound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degradation/inhibition of targeted polypeptides.
    本发明涉及双功能化合物,其作为靶向泛素化的调节剂具有实用性,特别是根据本发明抑制各种多肽和其他蛋白质的化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端含有结合泛素连接酶的VHL配体,另一端含有结合靶蛋白的基团的化合物,使得靶蛋白靠近泛素连接酶以促使该蛋白的降解(和抑制)。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表现出与靶向多肽的降解/抑制一致的广泛的药理活性。
  • PROCESS FOR PREPARING LACIDIPINE
    申请人:Sajja Eswaraiah
    公开号:US20070043088A1
    公开(公告)日:2007-02-22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lacidipine, comprising reacting a t-butoxy carbonyl methyl aryl phosphonium halide with o-phthalaldehyde, and further reacting a product comprising (E)-3-(2-formylphenyl)-2-propenoic acid, 1,1-dimethyl ethyl ester, without isolation, with ethyl-3-amino crotonate.
    一种制备拉西地平的方法,包括将叔丁氧羰基甲基芳基銨鹽与邻苯二甲醛反应,进一步将产物(E)-3-(2-甲酰基苯基)-2-丙烯酸1,1-二甲基乙基酯与乙基-3-巴豆酸酯在不经过分离的情况下反应。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