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 | 101-61-1

中文名称
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
中文别名
4,4'-二(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亚甲基二(N,N-二甲基苯氨);米氏碱;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亚甲基双(N,N-二甲基苯胺)
英文名称
4,4'-methylene-bis(N,N-dimethylaniline)
英文别名
4,4′-methylenebis(N,N-dimethylaniline);bis[4-(N,N-dimethylamino)phenyl]methane;4,4'-bis(dimethylamino)diphenylmethane;bis[4-(dimethylamino)phenyl]methane;4,4’-methylenebis(N,N-dimethylaniline);4,4-dimethylamino diphenylmethane;4,4'-Methylenebis(N,N-dimethylaniline);4-[[4-(dimethylamino)phenyl]methyl]-N,N-dimethylaniline
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化学式
CAS
101-61-1
化学式
C17H22N2
mdl
MFCD00008317
分子量
254.375
InChiKey
JNRLEMMIVRBKJ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8-89 °C(lit.)
  • 沸点:
    390 °C
  • 密度:
    1.0344 (rough estimate)
  • 闪点:
    178 °C
  • 物理描述:
    Yellowish glistening leaflets or plates or tan crystals. Weak odor. Sublimes without decomposition. (NTP, 1992)
  • 颜色/状态:
    Lustrous leaflets
  • 溶解度:
    In water, 3.105 mg/L at 25 °C (est)
  • 蒸汽压力:
    3.32X10-6 mm Hg at 25 °C (est)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nitrogen oxides/.
  • 稳定性/保质期:
    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4
  • 拓扑面积:
    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没有关于人类的数据。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总体评估:第3组:该物质对人类致癌性无法分类。
No data are available in humans. Limited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in animals. OVERALL EVALUATION: Group 3: The agent is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分类:B2;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分类依据:动物实验中有充分证据:大鼠甲状腺肿瘤,雌性小鼠肝脏癌/腺瘤,雄性小鼠有显著阳性趋势。存在致突变活性的证据。没有人类数据。人类致癌性数据:无。动物致癌性数据:充分。
CLASSIFICATION: B2;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Sufficient evidence from animal experiments: thyroid tumors in male and female rats, and liver carcinoma/adenoma in the female mice with significant positive trend in male mice. There is evidence of mutagenic activity. There are no human data. HUMAN CARCINOGENICITY DATA: None. ANIMAL CARCINOGENICITY DATA: Sufficient.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4,4'-亚甲基双( N,N-二甲基)苯胺:合理预期为人类致癌物。
4,4'-Methylenebis(N,N-dimethyl)benzamine: reasonably anticipated to be a human carcinoge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米歇尔碱(4,4'-亚甲基双(N,N-二甲基)苯胺)
IARC Carcinogenic Agent:Michler�s base [4,4´-methylenebis(N,N-dimethyl)­benzenamine]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IARC Carcinogenic Classes:Group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大鼠体内注射了随机标记的(3)H-4,4'-亚甲基双(N,N-二甲基)苯胺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与肝脏核酸结合。
Following injection of randomly labelled (3)H-4,4'-methylenebis(N,N-dimethyl)- benzenamine to rats, radioactivity was found bound to liver nucleic acid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45,S53,S60,S61
  • 危险类别码:
    R45,R50/53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15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RTECS号:
    BY52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01,P273,P308+P313
  • 危险性描述:
    H350,H410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及防静电措施。保持容器密封,并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内应备有合适的材料以收容泄漏物。

SDS

SDS:d153434ef0ba5eaee41996685693ebf7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4,4′-Methylenebis(N,N-dimethylanili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N,N,N′,N′-Tetramethyl-4,4′-diaminodiphenylmethane
N,N,N′,N′-Tetramethyl-4,4′-methylenedianiline
Arnolds bas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致癌性 (类别 1B)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50 可能致癌。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01 在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请勿搬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1 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91 收集溢出物。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只限于专业使用者。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N,N,N′,N′-Tetramethyl-4,4′-diaminodiphenylmethane
别名
N,N,N′,N′-Tetramethyl-4,4′-methylenedianiline
Arnolds base
: C17H22N2
分子式
: 254.3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N,N,N',N'-Tetramethyl-4,4'-methylenedianili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1-61-1
No.) 202-959-2
EC-编号 612-201-00-6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避免曝露:使用前需要获得专门的指导。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薄片
颜色: 浅灰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88 - 89 °C - lit.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178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log Pow: 4.641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小鼠 - 3,160 mg/kg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该产品是或包含被IARC, ACGIH, EPA, 和 NTP 列为可能是致癌物的组分
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食入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起苍白病。一般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BY52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077 国际海运危规: 3077 国际空运危规: 307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N,N,N',N'-Tetramethyl-
4,4'-methylenedianiline)
国际海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N,N,N',N'-Tetramethyl-
4,4'-methylenedianiline)
国际空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N,N,N',N'-Tetramethyl-4,4'-
methylenedianili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9 国际海运危规: 9 国际空运危规: 9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是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特殊防范措施
进一步信息
危险品独立包装,液体5升以上或固体5公斤以上,每个独立包装外和独立内包装合并后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有EHS
标识 (根据欧洲 ADR 法规 2.2.9.1.10, IMDG 法规 2.10.3),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在常温下为白色或淡蓝白色片状结晶,能在加热条件下升华而不分解。它易溶于热醇,并能溶于醚、苯、二硫化碳及酸类,但不溶于水且不能随水蒸气一同挥发。

用途

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用作染料中间体和测定铅、锰、臭氧等的灵敏试剂。其盐酸盐可用作铅试剂和染料中间体,在与氧化剂作用时会形成深蓝色氧化物,可用于检验铅、臭氧及其他氧化剂,并能沉淀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36%的产率得到米氏酮
    参考文献:
    名称:
    烷基芳烃用水选择性氧化成芳香酮或苯甲醛
    摘要:
    这里报道了一种钯催化的氧化方法,用于将烷基芳烃转化为芳族酮或苯甲醛,水作为唯一的氧供体。这种 C-H 键氧化功能化不需要其他氧化剂和氢受体,H 2是唯一的副产物。通过对18 O-标记水反应的产物进行 MS 分析,确认了引入产物中的氧原子来自水。
    DOI:
    10.1021/acs.orglett.1c04154
  • 作为产物:
    描述:
    米氏酮四乙基溴化铵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65%的产率得到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酮的电化学脱氧还原
    摘要:
    通过配对电解的电化学还原已被用于实现酮的脱氧还原。由于酮与阳极氧化产生的三苯基膦自由基阳离子络合,羰基的还原很容易发生。通过磷酰基自由基的自发β-断裂,C-O键被裂解形成苄基自由基中间体。这些自由基物质要么能够从 MeCN 中提取氢,要么在阴极进行还原以产生碳负离子,后处理形成酮的还原氢化。
    DOI:
    10.1039/d2cc04548f
  • 作为试剂:
    描述:
    Methyl 4-methyl-2-(phenoxycarbonylamino)pentanoate 在 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 作用下, 120.0~25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90%的产率得到methyl 2-isocyanato-4-methylvale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イソシア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摘要:
    【问题】提供一种抑制副反应并连续生产异氰酸酯的方法。 【解决方案】生产异氰酸酯的方法是通过卡巴酯的热分解来生产的,其中包括将卡巴酯和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X)的混合物连续引入热分解反应器中,进行卡巴酯的热分解反应,以及从热分解反应器中连续气态抽出低沸点分解生成物的低沸点分解生成物回收步骤和从低沸点分解生成物回收步骤中未被气态回收的液相成分作为高沸点成分从热分解反应器中连续抽出的高沸点成分回收步骤。 【选择图】无
    公开号:
    JP201919942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Benzidine Derivatives via FeCl<sub>3</sub>·6H<sub>2</sub>O-Promot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Anilines
    作者:Xuege Ling、Yan Xiong、Ruofeng Huang、Xiaohui Zhang、Shuting Zhang、Changguo Chen
    DOI:10.1021/jo4002504
    日期:2013.6.7
    Under open-flask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eCl3·6H2O, N,N-disubstituted anilines can be converted into diversely functionalized benzidines with yields of up to 99%. Oxidative coupling was extended to N-monosubstituted anilines, an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6,6′-biquinoline.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have also been performed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在烧瓶条件下,在可商购的FeCl 3 ·6H 2 O的存在下,N,N-二取代苯胺可以转化为功能多样的联苯胺,收率最高为99%。氧化偶联作用扩展至N-单取代苯胺,并将该方法用于有效制备6,6'-联喹啉。还进行了机械研究以解释观察到的反应性。
  • Transition-Metal-Free Synthesis of Unsymmetrical Diaryl Chalcogenides from Arenes and Diaryl Dichalcogenides
    作者:Ch Durga Prasad、Shah Jaimin Balkrishna、Amit Kumar、Bhagat Singh Bhakuni、Kaustubh Shrimali、Soumava Biswas、Sangit Kumar
    DOI:10.1021/jo302480j
    日期:2013.2.15
    A transition-metal-free synthet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unsymmetrical diaryl chalcogenides (S, Se, and Te) from diaryl dichalcogenides and arenes under oxidative conditions by using potassium persulfate at room temperature. Variously substituted arenes such as anisole, thioanisole, diphenyl ether, phenol, naphthol, di- and trimethoxy benzenes, xylene, mesitylene, N,N-dimethylaniline
    已开发出一种无过渡金属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室温条件下通过使用过硫酸钾,在氧化条件下由二芳基二卤化锑和芳烃合成不对称的二芳基硫属元素化物(S,Se和Te)。各种取代的芳烃,例如苯甲醚,硫代苯甲醚,二苯醚,苯酚,萘酚,二和三甲氧基苯,二甲苯,均三甲苯,N,N-二甲基苯胺,溴取代的芳烃,萘和二芳基二卤化碳经历了碳硫族键形成反应在三氟乙酸中生成不对称的二芳基硫属元素化物。为了理解反应的机理部分,由77进行了详细的中间体原位表征通过使用二苯基二硒化物为底物进行Se NMR光谱分析。77 Se NMR研究表明,亲电子物质ArE +是由二芳基二卤化二硫化物与过硫酸盐在三氟乙酸中反应生成的。芳基硫属元素离子对芳烃的亲电攻击可能是芳基-硫属元素键形成的原因。
  • nBu4NI-catalyzed C3-formylation of indoles with N-methylaniline
    作者:Lan-Tao Li、Juan Huang、Hong-Ying Li、Li-Juan Wen、Peng Wang、Bin Wang
    DOI:10.1039/c2cc31578e
    日期:——
    nBu4NI-catalyzed C3-selective formylation of N–H and N-substituted indoles by using N-methylaniline as a formylating reagent was first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nBu4NI催化的N-H和N-取代吲哚的C3选择性甲酰化反应,首次成功地使用了N-甲基苯胺作为甲酰化试剂。
  • NOVEL DYES WITH PHOSPHINIC ACID, PHOSPHINATE, PHOSPHONATE AND PHOSPHONAMIDATE SUBSTITUENTS AS AUXOCHROMIC GROUP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申请人: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 V.
    公开号:US20180223102A1
    公开(公告)日:2018-08-09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re disclosed: wherein X 1 , X 2 , X 3 , X 4 are independently H, F, Cl, Br, I, CN, NO 2 , OR 1 , SR 1 , NR 1 R 2 , COR 1 , COOR 1 , CONR 1 R 2 , PO 3 R 1 R 2 , SO 2 R 1 , SO 3 R 1 or R 3 ; R 1 and R 2 are, e.g., H, alkyl or aryl or optionally a ring; R 3 is, e.g., alkyl, alkenyl, alkynyl, aryl or cycloalkyl; Y is OR 1 , NR 1 R 2 , or NR 1 R 3 ; Q is O, S, SO 2 , NR, C(R 3 ) 2 , Si(R 3 ) 2 , Ge(R 3 ) 2 , P(═O)R 3 or P(═O)OR 3 ; Q and X 1 can optionally form part of a ring; L and M are independently OR 1 , SR 1 , NR 1 R 2 and R 3 ; L and M can optionally form part of a ring; Z is O, S, NR 1 , CR 1 R 3 or aryl; and Z and X 4 can optionally form part of a ring.
    式I的化合物已被披露: 其中X1、X2、X3、X4独立地为H、F、Cl、Br、I、CN、NO2、OR1、SR1、NR1R2、COR1、COOR1、CONR1R2、PO3R1R2、SO2R1、SO3R1或R3;R1和R2为H、烷基或芳基或可选地为环;R3为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或环烷基;Y为OR1、NR1R2或NR1R3;Q为O、S、SO2、NR、C(R3)2、Si(R3)2、Ge(R3)2、P(═O)R3或P(═O)OR3;Q和X1可选择地形成环的一部分;L和M独立地为OR1、SR1、NR1R2和R3;L和M可选择地形成环的一部分;Z为O、S、NR1、CR1R3或芳基;Z和X4可选择地形成环的一部分。
  •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Hydride Donor Ability Scale
    作者:Markus Horn、Ludwig H. Schappele、Gabriele Lang-Wittkowski、Herbert Mayr、Armin R. Ofial
    DOI:10.1002/chem.201202839
    日期:2013.1.2
    Rates of hydride transfer from several hydride donors to benzhydrylium ions have been measured at 20 °C and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mpirical nucleophilicity parameters N and sN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 log k20 °C=sN(N+E). Comparison of the rate constants of hydride abstraction by tritylium ions with those calculated from the reactivity parameters sN, N, and E showed fair
    从几个氢化物供体到benzhydrylium离子氢化物转移率在20℃下被测量和用于经验亲核性参数的确定Ñ和š Ñ根据线性自由能关系日志 ķ 20℃ =小号Ñ(Ñ + Ë)。ity离子对氢化物提取速率常数与根据反应性参数s N,N和E计算得出的速率常数的比较显示出合理的一致性。因此,有可能将大量关于三苯甲烷离子氢化物提取的文献数据转化为N和相应氢化物供体的s N参数,并为氢化物供体建立覆盖20个数量级以上的反应性标度。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