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尼培南由日本盐野义公司开发,并以Finibax为商品名。强生公司获得了该药的开发上市权,并在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Doribax(多尼培南)注射剂用于治疗复杂性腹内感染和复杂性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
应用多尼培南抗菌谱广,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其低肾毒性及极小的中枢神经毒性将成为市场推广的主要优势。此外,它能有效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NP),治疗效果高达81%,显著优于其他抗生素在临床抗NP中的表现。
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尼培南是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由日本盐野义公司研发。它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包括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并且对抗厌氧或需氧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表现出强大的抗菌活性。
在体外研究中,多尼培南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活性与伊米培南相当,MIC90值为0.5mg/ml或更低;同时具有很高的抗菌效果针对肠杆菌、嗜血流感杆菌以及卡他莫拉菌科细菌(MIC90值为 0.032~0.5mg/ml);对耐药绿脓杆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90值为8mg/ml。多尼培南对临床分离的常见妇科及产科感染细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和1mg/ml,并且在大鼠子宫感染模型中表现出良好效果。
体外研究表明:多尼培南对来自人、犬、猪、豚鼠、大鼠、小鼠以及兔的DHP-1均稳定,在小鼠皮下注射后可以达到很高的血药水平,对于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包括耐药菌)感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多尼培南在人体内稳定,不受人DHP-1酶影响,静脉给药半衰期为0.85h,24小时尿中药物回收率为75%,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与美罗培南相似。250mg~1000mg剂量每天一次、两次或三次使用时,对复杂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3.8%~95.2%,细菌清除率为87.5%~98.2%,表现出强大的抗菌作用。
各国批准可以治疗的疾病2007年10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强生公司的多尼培南注射剂用于治疗复杂性腹内感染和复杂性尿道感染,包括由敏感菌所致的肾盂肾炎。该药已在欧洲被批准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
强生公司于2005年9月在日本上市了多尼培南,商品名为Finibax。目前,多尼培南正在申请将医院获得性肺炎(NP)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列为适应证。在欧洲,欧盟人用医疗产品委员会对本品治疗cIAI、cUTI和NP给出了肯定性意见。
2008年7月16日,强生制药研发公司宣布:美国FDA抗感染药物咨询委员会投票结果肯定多尼培南注射液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NP)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疗性及安全性数据。该委员会认为500mg多尼培南1小时与4小时输注方案都是安全、有效的。
2008年8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向强生公司提出:目前的研究数据尚不足以支持将医院获得性肺炎列为多尼培南(Doribax)的适应证。
生物活性多尼培南是一种β-内酰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1R,5S,6S)-2-[(3S,5S)-1-allyloxycarbonyl-5-(N-sulfamoylamino) methylpyrrolidin-3-yl]thio-6-[(1R)-1-hydroxyethyl]-1-methyl-1-carba-2-penem-3-carboxylic acid allyl ester | 148017-61-2 | C22H32N4O8S2 | 544.65 |
多尼培南缩合物 | (4R,5S,6S)-3-[[(3S,5S)-5-[[(aminosulfonyl)amino]methyl]-1-[[(4-nitrophenyl)methoxy]carbonyl]-3-pyrrolidinyl]thio]-6-[(1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ic acid (4-nitrophenyl)methyl ester | 491878-07-0 | C30H34N6O12S2 | 734.765 |
—— | (4-methoxyphenyl)methyl (4R,5S,6S)-6-[(1R)-1-hydroxyethyl]-3-[(3S,5S)-1-[(4-methoxyphenyl)methoxycarbonyl]-5-[[(4-methoxyphenyl)methoxycarbonylsulfamoylamino]methyl]pyrrolidin-3-yl]sulfan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148017-54-3 | C41H48N4O13S2 | 868.983 |
—— | diphenylmethyl (4R,5S,6S)-6-[(1R)-1-hydroxyethyl]-4-methyl-3-[[(3S,5S)-1-(tert-butoxycarbonyl)-5-[N-sulfamoyl-N-(tert-butoxycarbonyl)aminomethyl]pyrrolidin-3-yl]thio]-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148017-57-6 | C38H50N4O10S2 | 786.968 |
—— | 4-nitrobenzyl (4R)-3-[(diphenoxyphosphoryl)oxy]-6-[(1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 | C29H27N2O10P | 594.515 |
杂氮双环磷酸酯 | (4-nitrophenyl)methyl (4R,5R,6S)-3-[(diphenoxyphosphinyl)oxy]-6-[(1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90776-59-3 | C29H27N2O10P | 594.515 |
—— | 4-nitrobenzyl (4R,5R,6S)-3-[(diphenoxyphosphoryl)oxy]-6-[(1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ate | —— | C29H27N2O9P | 578.515 |
—— | 4-nitrobenzyl (4R,5R,6S)-6-[(1R)-1-hydroxyethyl]-4-methyl-3,7-dioxo-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ate | 104873-15-6 | C17H18N2O7 | 362.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