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四氢喹啉-6-甲酸甲酯 | 177478-49-8

中文名称
1,2,3,4-四氢喹啉-6-甲酸甲酯
中文别名
1,2,3,4-四氢喹啉-6-羧酸甲酯
英文名称
methyl 1,2,3,4-tetrahydroquinoline-6-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1,2,3,4-tetrahydroquinoline-6-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1,2,3,4-四氢喹啉-6-甲酸甲酯化学式
CAS
177478-49-8
化学式
C11H13NO2
mdl
——
分子量
191.23
InChiKey
PPSPOJUGGLXCI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3-76 °C
  • 沸点:
    349.4±31.0 °C(Predicted)
  • 密度:
    1.12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25
  • 海关编码:
    2933499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

SDS

SDS:98ffc00f54d42b11105fa13479fd5f36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2,3,4-四氢喹啉-6-甲酸甲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2,3,4-Tetrahydroquinoline-6-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3)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2,3,4-Tetrahydroquinoline-6-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别名
: C11H13NO2
分子式
: 191.2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yl 1,2,3,4-tetrahdyroquinoline-6-carboxylate
-
CAS 号 177478-49-8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以前和操作过此产品之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99型(US)
或P2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棕灰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73 - 76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143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1 国际海运危规: 2811 国际空运危规: 2811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Methyl 1,2,3,4-tetrahdyroquinoline-6-carboxylat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Methyl 1,2,3,4-tetrahdyroquinoline-6-carboxylat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Methyl 1,2,3,4-tetrahdyroquinoline-6-carboxyl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3,4-四氢喹啉-6-甲酸甲酯 在 sodium hydr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1.0h, 生成 N-甲基-1,2,3,4-四氢喹啉-6-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EN] FUSED 1,4-DIHYDRODIOXIN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 OF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1
    [FR] DÉRIVÉS DE 1,4-DIHYDRODIOXINE FUSIONNÉS À UTILISER EN TANT QU'INHIBITEURS DE FACTEUR DE TRANSCRIPTION 1 DU CHOC THERMIQUE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A1、A2、R4和Q如本文所定义。本发明的化合物是热休克因子1(HSF1)的抑制剂。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将这些化合物用作治疗和/或预防增殖性疾病,如癌症的治疗剂。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公开号:
    WO2015049535A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Benzimidazole compounds as bradykinin antagonists
    摘要:
    这项发明涉及一种杂环化合物,其化学式为:##STR1## 其中,##STR2## 是一个化学式为:##STR3## 的基团,X为O、S或N--R.sup.5,R.sup.1为较低烷基等,R.sup.5为氢、较低烷基等,R.sup.2为氢、卤素、较低烷基等,R.sup.3为卤素、较低烷基等,R.sup.4为氨基,可选地具有适当的取代基,A为较低烷基,以及其盐,制备方法和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人类或动物体内由激肽酶或其类似物介导的疾病。
    公开号:
    US06083961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四氢苯并噻吩化合物
    申请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552405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肠道磷酸转运蛋白(NPT‑IIb)抑制作用、作为高磷血症的治疗剂和/或预防剂的有效成分的四氢苯并噻吩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物、水合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它的前药和药物组合物。
  • [EN] HETEROAROMATIC AND HETEROBICYCLIC AROMATIC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FERROPTOSIS-RELATED DISORDERS<br/>[FR] DÉRIVÉS AROMATIQUES HÉTÉROBICYCLIQUES ET HÉTÉROAROMATIQUES POUR LE TRAITEMENT DE TROUBLES LIÉS À LA FERROPTOSE
    申请人:COLLABORATIVE MEDICINAL DEV LLC
    公开号:WO2020185738A1
    公开(公告)日:2020-09-17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heteroaromatic and heterobicyclic aromatic derivative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ferroptosis-related disorders and diseases in patients using the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as disclosed herein.
    本申请公开了杂芳和杂双环芳香衍生物化合物和组合物,以及利用所公开的化合物和组合物治疗患者的铁死亡相关疾病和疾病的方法。
  • A General Catalyst Based on Cobalt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N‐Heteroarenes Including Pyridines
    作者:Kathiravan Murugesan、Vishwas G. Chandrashekhar、Carsten Kreyenschulte、Matthias Beller、Rajenahally V. Jagadeesh
    DOI:10.1002/anie.202004674
    日期:2020.9.28
    core–shell based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template synthesis of cobalt‐pyromellitic acid on silica and subsequent pyrolysis. The optimal catalyst material allows for general and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pyridines, quinolines, and other heteroarenes including acridine, phenanthroline, naphthyridine, quinoxaline, imidazo[1,2‐a]pyridine, and indole under comparabl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In addition
    在此,我们报道了通过二氧化硅上钴均苯四酸的模板合成和随后的热解制备的特定二氧化硅负载的Co/Co 3 O 4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最佳的催化剂材料允许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吡啶、喹啉和其他杂芳烃(包括吖啶、菲咯啉、萘啶、喹喔啉、咪唑并[1,2-a]吡啶和吲哚)进行全面和选择性氢化。此外,还展示了这些钴纳米颗粒的回收利用及其脱氢催化能力。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ron–Nitrogen-Doped Graphene/Core–Shell Catalysts: Efficient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i>N</i>-Heterocycles
    作者:Xinjiang Cui、Yuehui Li、Stephan Bachmann、Michelangelo Scalone、Annette-Enrica Surkus、Kathrin Junge、Christoph Topf、Matthias Beller
    DOI:10.1021/jacs.5b05674
    日期:2015.8.26
    and stable core-shell catalysts. In this respect, we present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ron oxides surrounded by nitrogen-doped-graphene shells immobilized on carbon support (labeled FeOx@NGr-C). Active catalytic materials are obtained in a simple, scalable and two-step method via pyrolysis of iron acetate and phenanthroline and subsequent selective leaching. The optimized FeOx@NGr-C catalyst
    纳米催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灵活有效的方法来制备活性稳定的核壳催化剂。在这方面,我们介绍了由固定在碳载体上的氮掺杂石墨烯壳包围的氧化铁的合成和表征(标记为 FeOx@NGr-C)。通过醋酸铁和菲咯啉的热解和随后的选择性浸出,以简单、可扩展的两步法获得活性催化材料。优化的 FeOx@NGr-C 催化剂在几种 N-杂环的氧化脱氢中表现出高活性。药学相关喹啉的合成证明了这种良性方法的效用。此外,机理研究证明反应通过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进行。
  • Nitrogen-coordinated cobalt nanocrystals fo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and hydrogenation of N-heterocycles
    作者:Yue Wu、Zheng Chen、Weng-Chon Cheong、Chao Zhang、Lirong Zheng、Wensheng Yan、Rong Yu、Chen Chen、Yadong Li
    DOI:10.1039/c9sc00475k
    日期:——
    positive charge on the Co surface, thereby promoting the reaction. In contrast, cobalt nanocrystals supported by pristine carbon (Co NCs/C) proved to be inactive fo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wing to the lack of nitrogen. Moreover, in Co NCs/N-C, the N-doped graphitized carbon formed a protective layer for Co NCs, which preserved the active valence of Co species and prevented the catalyst from leaching.
    赋予非贵金属通常具有贵金属的高催化活性是替代贵金属的核心但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此,我们利用氮的配位效应,制备了氮掺杂石墨化碳稳定的钴纳米晶(Co NCs/NC)。所获得的Co NC/NC催化剂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对N-杂环的氧化脱氢及其逆加氢过程表现出非凡的性能。即使在室温(25℃)下,氧化脱氢也能实现近乎定量的转化,这归因于氮的配位效应:Co-N的相互作用在Co表面诱导部分正电荷,从而促进反应。相比之下,由于缺乏氮,由原始碳支撑的钴纳米晶体(Co NCs/C)被证明对于氧化脱氢没有活性。此外,在Co NCs/NC中,N掺杂的石墨化碳形成了Co NCs的保护层,保留了Co物种的活性价态并防止催化剂浸出。结果发现,催化剂经过5次再生循环后仍保持优异的催化活性;相比之下,其对应的氧化钴 (CoO x /NC) 几乎没有活性。至于其机制,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揭示了脱氢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