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6-三苯基吡啶 | 580-35-8

中文名称
2,4,6-三苯基吡啶
中文别名
2,3-二甲基-1H-苯并[e]吲哚
英文名称
2,4,6-tri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TPPy
2,4,6-三苯基吡啶化学式
CAS
580-35-8
化学式
C23H17N
mdl
MFCD00014630
分子量
307.395
InChiKey
FRZHWQQBYDFNT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9.0 to 143.0 °C
  • 沸点:
    220-230 °C(Press: 0.3 Torr)
  • 密度:
    1.103±0.06 g/cm3(Predicted)
  • 最大波长(λmax):
    312nm(EtOH)(li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8,6.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0,P305+P351+P33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923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5,H318,H335,H413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f1efd0c698e4d288038a8599c6a79740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4,6-Triphenylpyridi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3)
皮肤刺激 (类别2)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413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3H17N
分子式
: 307.3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4,6-Triphenylpyridine
-
CAS 号 580-35-8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以前和操作过此产品之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6.468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烧伤。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1 国际海运危规: 2811 国际空运危规: 2811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2,4,6-Triphenylpyridin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2,4,6-Triphenylpyridin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2,4,6-Triphenylpyridi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ilthey; Kiefer, Chemische Berichte, 1920, vol. 53, p. 62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乙酮肟potassium tert-butyl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 Petroleum ether 为溶剂, 反应 26.08h, 生成 2,4,6-三苯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N-(二苯基膦基)-1-氮杂烯丙基阴离子与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苯基取代的吡啶的新方法。一种新的初级乙烯基胺合成等效物
    摘要:
    N-膦酰基-1-氮杂烯丙基阴离子衍生自相应的亚胺或烯胺,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苯基取代的吡啶以及1-丙酮和1,5-戊二酮衍生物。描述了涉及一系列迈克尔加成和分子内氮杂-霍纳-维蒂希反应的合理机制,并且发现 1-氮杂烯丙基阴离子的行为与伯乙烯胺的合成等效物相同。
    DOI:
    10.1246/bcsj.63.1937
  • 作为试剂:
    描述:
    5-氨基-1-戊醇三乙胺 2,4,6-三苯基吡啶溶剂黄146 作用下, 20.0~170.0 ℃ 、2.0 kPa 条件下, 反应 4.0h, 生成 四氢吡喃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氨基醇和二胺的吡啶鎓的转化:新型​​的闭环
    摘要:
    衍生自氨基醇的吡啶鎓在加热时会环化为醚或重排为醛。来自二胺的单吡啶鎓可被酰化或转化为脲或硫脲:这些产物在溶液中加热后环化,得到二氢噻唑,-4H-噻嗪,-恶唑,-4H-恶嗪或四氢-3H-噻嗪类。
    DOI:
    10.1016/s0040-4020(01)8889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A NEW METHOD OF 18F LABELLING AND INTERMEDIATE SALTS<br/>[FR] NOUVEAU PROCÉDÉ D'ÉTIQUETAGE DE 18F ET DE SELS INTERMÉDIAIRES
    申请人:NAT UNIV SINGAPORE
    公开号:WO2021126080A1
    公开(公告)日:2021-06-24
    Disclosed herein is a salt of formula I: where R1, X, n, R, R1, Y, m, p, q, Z and o are as defined herein. Also disclosed herein are methods of using said salts in chemical synthesis, such as to prepare compounds isotopically enriched in 18F for use in PET imaging, as well as methods to make th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披露的是公式I的盐:其中R1、X、n、R、R1、Y、m、p、q、Z和o如本文所述定义。还披露了使用所述盐进行化学合成的方法,例如用于制备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中使用的18F同位素富集化合物,以及制造公式I化合物的方法。
  • Frustrated Lewis-Pair-Meditated Selective Single Fluoride Substitution in Trifluoromethyl Groups
    作者:Dipendu Mandal、Richa Gupta、Amit K. Jaiswal、Rowan D. Young
    DOI:10.1021/jacs.9b12167
    日期:2020.2.5
    developed a generic protocol that allows a single substitution of one fluoride in trifluoromethyl groups with neutral phosphine and pyridine bases. The resulting phosphonium and pyridinium salts can be further functionalized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photoredox coupling and electrophilic transfer reactions allowing the generation of a vast array of difluoromethyl products.
    三氟甲基芳烃中的单一氟化物取代是一个持续的合成挑战,通常会导致“过度反应”,即多个氟化物被取代。该反应的发展将允许简单地获得目前对制药、农业化学和材料科学感兴趣的范围广泛的二氟甲基衍生物。使用受挫的路易斯对方法,我们开发了一个通用协议,允许用中性膦和吡啶碱单次取代三氟甲基中的一个氟化物。所得的鏻盐和吡啶盐可以通过亲核取代、光氧化还原偶联和亲电转移反应进一步官能化,从而产生大量二氟甲基产物。
  • Transforming Benzylic Amines into Diarylmethanes: Cross-Couplings of Benzylic Pyridinium Salts via C–N Bond Activation
    作者:Jennie Liao、Weiye Guan、Brian P. Boscoe、Joseph W. Tucker、John W. Tomlin、Michelle R. Garnsey、Mary P. Watson
    DOI:10.1021/acs.orglett.8b01062
    日期:2018.5.18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benzylic pyridinium salt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was developed. Coupled with chemoselective pyridinium formation, this method allows benzyl primary amines to be efficiently converted to di(hetero)arylmethanes. Excellent heteroaryl an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is observed, and a one-pot procedure enables benzylic amines to be converted to diarylmethanes directly.
    开发了镍催化的苄基吡啶鎓盐与芳基硼酸的交叉偶联。结合化学选择性吡啶鎓的形成,该方法可使苄基伯胺有效地转化为二(杂)芳基甲烷。观察到优异的杂芳基和官能团耐受性,一锅法可使苄基胺直接转化为二芳基甲烷。
  •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supported vanadium oxo in the synthesis of 1,4-dihydropyridines and 2,4,6-triarylpyridines <i>via</i> anomeric based oxidation
    作者:Maliheh Safaiee、Bahar Ebrahimghasri、Mohammad Ali Zolfigol、Saeed Baghery、Abbas Khoshnood、Diego A. Alonso
    DOI:10.1039/c8nj02062k
    日期:——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synthesized catalyst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as a reusable catalyst in the synthesis of dihydropyridines and triarylpyridines.
    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聚合物,对与合适的金属离子络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它在制备稳定的生物有机-无机杂化多相催化剂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基钒氧羰基(ChVO)催化剂,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量分析(TGA),衍生热重量分析等多种技术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 (DTG),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定区域电子衍射(SAED),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Metal Carbonyl-Induced N–O Bond Cleavage of the Oxime Group
    作者:Makoto Nitta、Yukio Iino
    DOI:10.1246/bcsj.59.2365
    日期:1986.7
    The reaction of [Mo(CO)6] or [Fe2(CO)9] with oxime O-acetate of 1,3-diphenyl-2-propen-1-one undergoes a reductive N–O bond cleavage to give an imine which dimerises and/or is hydrolyzed to ketones. The dimer, so formed, undergoes fragmentations to give pyridine and pyrimidine derivatives. Similarly, the reaction of [Mo(CO)6] with several oxime O-acetates, oximes, and an oxime ether were shown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s. A reaction of oxime O-acetates with [Cr(CO)6] or with [W(CO)6]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s was also shown to proceed very slowly.
    [Mo(CO)6]或[Fe2(CO)9]与1,3-二苯基-2-丙烯-1-酮的O-缩酮反应,会导致还原性N-O键断裂,生成亚胺,该亚胺会二聚和/或水解成酮。所生成的二聚体经历断裂反应,产生吡啶和嘧啶衍生物。同样地,[Mo(CO)6]与多种O-缩酮、肟和肟醚反应,结果显示生成了相应的酮。O-缩酮与[Cr(CO)6]或[W(CO)6]反应生成相应酮的反应也被证明进行得非常缓慢。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